一、名词解释
1、基因:是一个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1、基因工程(狭义):Gene engineering又gene manipulation,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完全打破生物界物种的界限,在体外对大分子DNA进行剪切、加工、重组后引入细胞中表达,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定向改造生物。
2、柯斯质粒:是一类由人工构建的含有λ噬菌体的cos位点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质粒载体。
①具有噬菌体载体特点
②具有质粒载体特点
③高容量特点(30kb)
④常具后性基因
3、克隆载体:能够携带目的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获得大量目的DNA的一类DNA分子。
4、细菌转化: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捕获了另一种细菌菌株DNA,而导致性状特征发生遗传改变的生命过程。
5、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的酶。
6、融合基因: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的编码区手尾相连,置于同一套调控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核糖体结合序列、终止子等)调控之下,构成嵌合基因。
7、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是一类从多核苷酸链的一头开始按顺序降解核苷酸的酶。
8、表达载体:能够携带目的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获得目的DNA 蛋白质产物的一类DNA分子。
9、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指用于转化的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途径或其他非组织培养途径,能高效稳定的再生无性系,并能接受外源DNA整合,对转化选择抗生素敏感的再生系统。
10、冈崎片段:在DNA后随链的合成中先以片段的形式合成岗崎片段,多个岗崎片段再连接成完整的链。
二、问答题
1、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用PCR扩增某一基因,必须先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进行DNA的变性、复性和引物延伸。
至少要预先知道足够合成一对引物的靶DNA序列。
2、在细菌细胞中表达真核基因,为什么要用cDNA而不用基因组DNA?为什么要在cDNA 前加上细菌的启动子?
(1)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编码DNA序列是含有内含子的间断序列,而细菌是原核生物,他们的编码基因组DNA是连续的不含内含子的。
所以如果在细菌中表达真核生物的基因产物,用基因组DNA的话,那么在细菌中表达的时候因为内含子序列在转录成mRNA的时候mRNA就会同样含有内含子序列,于是基因产物表达不出来。
所以我们要用真核生物的mRNA反转录而成的cDNA来进行原核表达基因产物。
真核生物的mRNA在成熟过程中内含子序列已经被剪切掉了,所以cDNA序列是完整的不含间隔序列的编码序列,不含阻碍基因产物的表达。
(2)细菌没有内含子剪接系统,不能识别的真核生物的启动子,要在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就必须有原核表达系统,所以要在cDNA前加上细菌的启动子。
3、描述Northern杂交和RT-PCR的原理,相对于Northern杂交而言,RT-PCR的优点是什么?
(1)Northern杂交原理:用来检测真核生物RNA量和大小的试验方法,是一种将RNA 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将RNA进行变性和电泳分离后,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的过程称为Northern blott.
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的外源基因如果能正常表达,则转化植株细胞内有其转录产物——特异mRNA的生成。
将提取的植物总RNA或mRNA用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则不同的RNA分子将按分子质量大小依次排布在凝胶上;将他们原位转移到固定膜上;在适宜的离子强度及温度条件下,用探针与膜杂交;然后通过探针的标记性质检测出杂交体。
若经杂交,样品无杂交带出现,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但在该取材部位及生理状态下该基因并未有效表达。
(2)RT-PCR原理: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
(3)用Northern印记法分析RNA水平需要有足够的RNA含量,对低丰度的mRNA的定量更是够取,而RT-PCR可对微量RNA进行定量。
4、在序列5’-CGAACATATGGAGT-3’中含有一个6bp的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该位点的序列可能是什么(4分)?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是:一般能识别和切割 4~8 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数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没有修饰性甲基化酶功能。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三种:切割产生 5 '突出的粘性末端( sticky ends );切割产生 3 '突出的粘性末端;切割产生平头末端( blunt ends )。
5’-CGAACATATGGAGT-3’
3’-GCT TGTATACCTCA-3’
5、请设计PCR引物,用于扩增下图所示序列之间的DNA序列。
(5分)
5’-GACCTGTGGAATC---CATACGGGATTG-3’
前引物F:5’-GACCTGTGGAAG-3’
后引物R:5’-CAATCCCGTATG-3’
6、用连接酶将Sau3AI( ↓GATC)切割的DNA与经BamHI(G↓GATCC)切割的DNA连接起来后,能被BamHI切割的几率有多大(用百分比表示)?
25%
7、
Smal和EcoRV;BamHI和BssHII;Bg1II和Sau3A;BamHI和Sau3A;MspI和TapI;
8、
AIuI:44=256;EcRI:46=4096;AcyI:44×2=1024
9、
50µg/ml=50ng/µl,按1:40稀释,为50×40=2000ng/µl
质粒有80ng/µl×1µl=80ng,设DNA片段为Xng,
80ng/4Kb 1
Xng/1Kb 5
X=100ng;100ng/2000ng=0.05µl
(1)①BamHI
5’-G-----3’5’-----GATCC-3’
3’-CCTAG-----5’3’-----G-5’
②PstI
5’-CTGCA------3’5’-----G-3’
3’-G------5’3’-----ACGTC-5’
(2)BamHI的末端能够被DNA聚合酶填补,而PstI的末端却不能,这种差异是由于DNA 聚合酶的作用条件所决定的:dNTP只加到具有3’-OH的引物上,并且要有一条保证正确添加的模板链。
BamHI的末端可以满足这些条件,但PstI的末端却不能,因其具有隐藏的5’末端,这种末端不能作为引物,故不能被填补,因此BamHI的末端会变成平末端,PstI不会。
(3)
①BamHI ②PstI
5’-G---- ---GATCC-3’5’-CTGCA--- --G-3’
3’-CCTAG---- ---G-5’3’-G-- --ACGTC-5’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5’-GGATC GATCC-3’5’-CTGCA G-3’
3’-CCTAG CTACG-5’3’-G ACGTC-5’
T4DNA聚合酶T4DNA聚合酶5’-GGATCGATCC-3’5’-CTGCAG-3’
3’-CCTAGCTACG-5’3’-GACGTC-5’
(4)BamHI不能;PstI 能。
11
(1)
(2)2号的2.5Kb 和6号的1Kb 和1.5Kb 没有条带。
(3)2号的2.5Kb 和5Kb 没有条带,1Kb 、1.5Kb 、2Kb 、3Kb 和4.5Kb 有条带。
Hind Ⅲ
tetR Hind Ⅲ tetR EcoR V EcoR V 3 2
1.5 1
三、综合题
研究表明,某细菌含有一种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先已将该蛋白纯化并从N端到C 端各测定了10个aa序列,请设计实验,克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
拟将该基因转入杨树,请问
(1)如何进行受体系统的选择和建立
(2)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3)转化方法选择
(4)转化系统如何优化
(5)如何鉴定转基因植株
(6)如何解决嵌合体
(7)如何推广转基因植株
(1)如何进行受体系统的选择和建立
1)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①具有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②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③具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
④对选择性抗生素敏感
⑤对农杆菌侵染有敏感性
2)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程序
①建立高频再生系统
②最佳培养基的建立
③进行抗生素敏感实验
④进行农杆菌敏感实验即菌种的选择
(2)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想要转基因,则必须建立遗传转化系统,杨树一般都是农杆菌介导进行遗传转化,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因素有很多,
(3)转化方法选择
(4)转化系统如何优化
(5)如何鉴定转基因植株
(6)如何解决嵌合体
(7)如何推广转基因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