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第2期(约稿):短波通信,十年巨变

2010年第2期(约稿):短波通信,十年巨变

短波通信,十年巨变新维电信有限公司何滨《专业无线通信》杂志做了一个回顾近十年专业无线通信设备发展的专题,邀我写文章回顾短波方面。

我感谢编辑部的盛情,但站在本企业和局部产品的角度,很难全面和准确讲述短波通信这十年来的发展,只能就自己所知谈谈感想,作为与众多专家和行业同仁的心得交流吧。

历史回顾篇21世纪的前十年,可以说是短波通信发展变化最大的十年。

从技术层面看,应该说移动公网、超短波专网、卫星、图传等领域发展更快,但从应用层面看,短波通信在这十年中经历的起落变化或许为其他领域所不及。

在20世纪,短波通信历经几次大的发展变化,变化的结果可以概括为:设备体积由大变小;设备品种由简单变为多样化;通信功能越来越丰富;等等。

可以说,短波通信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处于普及应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像在《永不逍逝的电波》、《长征》等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所见,当时短波通信的作用不仅仅在日常工作层面,它影响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甚至历史进程。

20世纪后二十年,随着各种新型通信工具的蓬勃发展和应用,短波需求渐入低谷,用户范围和采购量明显萎缩,很多使用单位甚至产生了“短波无用”的看法。

这期间短波设备采购主要集中在部队、林业、海上、石油、战备等少数领域,其他众多领域的采购量不大。

作为短波市场萧条的佐证,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地方大专院校的无线电类本科都不设短波专业,有的甚至连短波课程都不安排。

市面上也很难买到短波方面的书籍。

这些现象是很不正常的。

唤醒重视短波通信的契机,或许出现于近些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

从云南丽江地震、长江中下游大水灾,到2008年汶川地震,在报灾和救灾的过程中,人们重新发现了短波不可替代的作用,误解和忽视开始有所纠正。

以汶川地震为例,平时使用的通信公网和专网都毁掉了,一段时间全靠短波和卫星电话来指挥救灾。

但由于平时不重视短波,缺少设备,初期报不出灾情,后期救灾时调去了大量短波电台又用不好,造成很大被动。

卫星电话当时也是主要通信工具,但由于天侯影响和用户数量剧增导致卫星资源紧张,不易打通。

例次灾害的经验教训明确地告诫了我们两点:一是报灾和救灾初期,远距离通信只能靠短波和卫星电话;二是这两种设备必须配合使用。

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短波需求持续升温。

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变化之巨大:一是用户面急剧扩大;二是国家级和省级大用户订单剧增;三是项目的建设规模加大;四是采购设备的等级变高,对通信网络功能的要求更全面。

解放军自不待言,武警部队、公安系统、党政系统、大型企业集团等,对短波应急通信系统的投资规模都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这些变化说明全社会对短波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短波需求的另一个热点是业余通信,这十年来业余短波爱好者队伍加速壮大,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好,通信经验越来越丰富,而且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烈。

在汶川救灾和其他救灾中,短波电台已经成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公益爱心活动的必要联络工具。

技术和设备回顾篇应该说,短波设备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与其他无线电通信设备大同小异,无不依赖于无线通信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元器件的发展。

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对无线电设备突出的奉献之一就是大大缩小了体积。

对于历来笨重的短波设备,这一变化尤为明显。

回顾上世纪50年代,我国广泛使用的苏式短波设备和由此衍化而来的国产设备,都很笨重。

改革开放后,在电子技术上领先一步的日本小型化短波电台涌入我国,占领了从军用到民用的几乎所有领域。

日本电台不仅体积小,而且由于电路集成化和流水线生产,产品成本很低。

后来的结果就是我国的短波生产企业普遍不景气。

记得日本ICOM公司的一款IC725电台,仅军方就采购了数万台。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我国电子装备制造业的落后,也说明了短波电台在那一时期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长期在无线通信市场工作的人士大概都记得一些曾经流行的著名机型,除了IC725之外,还有健伍的TK-80、ICOM的IC700等等。

我军的现代化短波设备,可能起步于80年代中期国际范围的选型引进。

先后引进的有美国柯林斯、哈里斯、摩托罗拉、环球(Transworld)电台以及欧洲一些电台,其中特别著名的是哈里斯3200。

我国短波大厂从引进国外整机到SKD、CKD,一步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最终实现了国产化。

近几年我军列装的国产电台已经基本实现了立足于自有技术的数字化,在这些新型电台的身上已经不易找到国外电台的身影了。

短波设备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在近十年中,主要标志就是数字化。

实际上不仅短波,所有无线电设备都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现在我们使用的小巧玲珑的手机和卫星电话、数字集群等都是数字化的。

没有数字化技术,让这么小的设备具有丰富和强大的功能是无法想象的。

我国说的数字化,在国外称为软件无线电,英文缩写SDR。

其基本概念是以新型DSP和CPU芯片构建设备的可编程硬件平台,尽可能在电路中靠近天线的部位通过宽带模/数和数/模转换完成信号的数字化,然后用软件按照通信要求的技术条件编程和定义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参数,包括接收、发射、中频处理和信号的基带处理等。

软件模型由各种算法库组成,加载软件算法或升级软件,就可以实现通信功能的扩张,并可以通过升级软件不断优化技术参数。

可见软件无线电的实质是把过去靠硬件完成的工作尽量转移到软件上来,使无线电设备具有充分数字化、灵活编程、模块化、多业务支持、不同系统和设备兼容和互联等特点。

此外大大缩小设备体积,跃升设备可靠性。

容易混淆的是软件无线电设备和软件控制的无线电设备。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软件无线电设备的系统和功能是完全可编程的,如射频和中频参数、信道接入模式、信号调制解调制方式等。

而软件控制的无线设备只是通过独立的CPU实现对某些通信功能的控制。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日本和澳大利亚多数短波电台,像IC7000、NGT-SR和CR等,虽然都提供多种网络通信功能,但还是属于后者。

属于前者的电台包括宝丽2050和2040电台以及新推出的PRC-2090军用电台,柯顿最新推出的NGT-MR和2110M等电台。

从使用的角度看,数字化电台与模拟电台的区别在于:一是功能之全面非模拟电台可比,除了短波常规功能和多功能模拟电台能够实现的选呼、拨号、GPS跟踪、ALE自适应等功能之外,还具有跳频、软件加密等数字化功能,与其它电台的兼容能力也是最强的。

二是电台的很多参数都可以由用户设置,例如频带宽可调。

三是电台的所有功能设置都是电子码植入式的,购买某项功能的电子码就可以享有这项功能。

四是硬件大量减少,体积更小,而且质量更可靠,设备故障率比非数字电台至少降低一个数量级。

市场回顾篇短波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细分格局。

从用户群看,大致分为军用市场、准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专用市场、一般民用和业余爱好者市场。

从设备价格看,也可以分为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和高端市场。

但实际的市场划分并非这样绝对,很多需求是交叉存在的。

我国军用市场相对独立。

由于部队列装技术规范和电子对抗等特殊要求,列装电台肯定是国产的。

部队在早期曾装备过一部分国外电台,但近年来进口电台只有国际维和及演习等零散需求。

以日本ICOM、KENWOOD、VERTEX(包括YAESU)、ALINCO等厂家电台为主流的低端市场,电台数量肯定最多,但销售总额不一定最大。

低价格和漂亮的外观是日本电台占领市场的优势条件,因此30年来一直大行其道,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也是如此。

低端电台的用户群包括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和广大资金不充裕的公务用户。

短波专用市场主要包括海用和航空等专用短波设备,进入中国的有日本、丹麦等制造厂商。

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想重点谈谈近些年越来越受重视的准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

这个市场中目前唱主角的是澳大利亚宝丽和柯顿的短波设备。

18年来我们公司一直担任澳大利亚宝丽通信集团(包括宝丽和科麦克两个品牌)的中国总代理,90年代还曾担任柯顿公司的中国总代理,对澳大利亚短波产品了解较多。

澳大利亚短波厂商主要是宝丽、柯顿、科麦克三家。

2009年宝丽与科麦克合并为宝丽通信集团,所以现在是宝丽和柯顿两家。

两家企业的市场定位有重合之处,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宝丽集团主要生产军用和准军用短波设备和军用超短波设备。

从产品线可以看出宝丽的用户群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军用,主供设备为PRC-2090系列野战短波设备和PRC-2080系列(30~88MHz)战术通信设备。

这两大类产品的结构和技术性能都是按照美军AN/PRC移动通信设备的规格生产。

另一部分是准军用和高端民用,主供设备为2050系列军民两用短波设备。

宝丽PRC-2090电台宝丽PRC-2090移动坞柯顿公司从短波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卫星、微波、广电、短波等类综合企业。

十年来主打的短波电台是NGT-SR/CR/VR、2110/2110V等高端和中端商用电台。

最新推出的NGT-MR电台和2110M背负台则属于与宝丽2050和2040电台同类的军民两用电台(提供跳频等军用功能)。

除去军民两用电台,宝丽和柯顿的其它产品都不重合。

宝丽2050电台宝丽2040背负台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短波设备能被市场认可呢?我认为根本因素是市场定位准确,既我国准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需要这类性能优越而价格又可以接受的产品。

澳大利亚电台价格贵过日本电台,但明显低于进口和国产军用电台;其技术性能与军用电台相近,而网络通信功能又比军用电台明显要多。

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就形成在特定市场的性价比优势。

我当初在国内主推荐澳大利亚电台,目标用户就是政府、警用、准军用、大企业等公务用户。

这些用户资金相对充裕,使用要求高。

日本低端电台难于胜任,花大价钱买纯军用电台又没有必要,综合评价通信功能、造价和质量,澳大利亚电台肯定是最佳选择。

近二十年的市场发展,证实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

产品与市场的相互对位,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几款热销的短波天线最能说明这一点。

一个例子是柯顿的9350自调谐车载鞭天线。

1993年我们引进这款天线后,它凭借粗壮威猛的外观、抗摔抗震的性能、远距离通信的良好效果,很快成为市场宠儿。

有些用户甚至说就是冲着这副天线来买柯顿设备的。

宝丽公司新推出的2019军用高能车载鞭天线外观与柯顿9350相近,但性能又新的发展,不仅能够进入水中1米深1小时不损坏,还可以将GPS接收机装入机箱内,简化通信车的设备结构。

柯顿9350天线宝丽2019天线另一个例子是科麦克的ML-91是高能半环车载天线。

这种天线以电磁环形态结合特殊调谐方式,实现高仰角高能天波辐射,可靠覆盖0~1000公里区域,特别是在近距离盲区中表现出鹤立鸡群的通信效果,解决了很多用户长期的难题,因此获得极高知名度。

科麦克ML-91无盲区车载天线第三个例子是三线式基站天线。

2000年以前,我国军地用户大量使用双极宽带天线、笼形天线等,存在多方面不尽人意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