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项目建议书及可研编制方法项目建议书编制要点一、项目建议书编制提纲和说明1.总论重点说明项目概况,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内容和原则,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结论。
2.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重点阐述项目应用领域及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
3.市场分析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定量分析);发展趋势及本企业所处的地位。
4.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项目建设内容部分重点阐述:需要新建或改造的内容和面积;项目建设地点部分请阐述:项目投资发生的地点,如果不止一处场址(门店)发生投资,请分别说明;建设期限请注意:原则上建设期在 3 年以内,一般不超过 5 年,如确需 5 年以上建设期,请详细说明原因。
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单位简介:包括主营业务、资本构成、所属行业及行业地位、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量、利润、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单位所有制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请简介主管单位、非国有有限公司请简介绝对或相对控股股东情况;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总投资主要包括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转移原有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新增铺底流动资金等五个部分,铺底流动资金可以按新增全部流动资金的 30估算;资金筹措方案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包括部分现有资产的投入)、银行贷款(还贷的初步方案)、申请国家资本金投入及其它来源。
其中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30。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需说明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材料:一般按照 10 年为计算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市场占有率情况预测及依据、预计每年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率及财务费用、税率及税收优惠计算方法等;经济效益的主要财务指标:年新增销售收入、年税后利润、年上缴税收、盈亏平衡点、投资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等。
总投资超过1 亿元的项目需进行动态分析并提供相应附表。
8.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二、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请用 a4 纸打印,其封面格式如下: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申报日期:××××年××月××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要点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2 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1.2.1 依据1.2.2 范围1.3 项目建设书主要内容及审批意见1.4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经济意义1.5 推荐方案及报告结论1.5.1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5.2 厂址概述1.5.3 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1.5.4 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1.5.5 环境保护1.5.6 全厂劳动定员及劳动力来源1.5.7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1.5.8 总投资及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市场预测2.1 产品性质及市场概况2.2 国内外需求预测2.3 产品销售2.4 产品售价第三章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3.1 产品方案3.2 生产规模3.3 产品规格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4.1 工艺技术方案4.1.1 工艺技术概况4.1.2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4.2 生产工艺流程图4.2.1 生产工艺流程图4.2.2 生产工艺过程、特点4.3 消耗定额4.4 主要设备选择4.5 仪表及分析化验检验4.6 引进设备来源、国内外分交或合作制造设想4.7 设备清单、造价第五章原辅材料、燃料供应5.1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5.2 原辅材料来源5.3 主要原辅材料价格预测第六章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6.1 厂区条件6.1.1 自然条件6.1.2 建厂条件6.2 厂址选择方案第七章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7.1 总平面设计7.1.1 依据7.1.2 总平面布置7.1.3 总平面布置特点7.2 土建工程7.2.1 主辅车间7.2.2 辅助用房7.2.3 其他建筑7.2.4 污水处理场7.3 给排水7.3.1 给水7.3.2 排水7.3.3 供气7.4 供配电7.4.1 负荷7.4.2 供电7.4.3 备用电源7.5 供热7.6 交通运输布置第八章综合利用及节能第九章环境保、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9.1 环境保护措施9.1.1 污染情况分析:渣、气、水9.1.2 处理方案及流程9.2 三废治理设施及造价9.3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9.3.1 劳动安全9.3.2 安全卫生措施第十章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10.1 生产组织10.2 工作制度10.3 劳动定员10.3.1 劳动定员编制原则10.3.2 劳动定员10.4 人员培训10.4.1 培训方式10.4.2 培训对象及人员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11.1 项目工程量估算11.1.1 土建部分11.1.2 安装工程11.2 项目实施计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 固定资产投资12.1.1 估算范围12.1.2 估算依据12.1.3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2.2 流动资金12.2.1 估算依据12.2.2 流动资金估算12.3 总投资12.4 资金筹措及运用12.4.1 资金来源12.4.2 用款计划12.4.3 外汇收支安排第十三章财务评价13.1 产品成本估算13.1.1 成本估算依据13.1.2 成本估算13.2 财务评价13.2.1 依据及说明13.2.2 财务评价计算13.2.3 财务评价分析13.2.4 不确定性分析1 盈亏平衡分析2 敏感性分析13.2.5 主要经济价指标13.2.6 评价结论第十四章结论和建议14.1 项目建设的意义14.2 工艺技术14.3 经济效益分析14.4 建议主要附件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过储委正式批准的地质报告;各出资方承诺项目资本金的文件及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评估证明;供电、供水及建设用地等外部条件落实情况。
篇二: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成县抛沙灌区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1 项目建设的依据1.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1.1.2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1.1.3 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
1.1.4 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灌溉。
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及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灌溉及排水的要求。
1.2.2 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1.3 项目建设的任务1.3.1 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
1.3.2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标与任务。
1.4 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2000000)。
(2)工程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10000~1∶1000000)。
2 建设条件2.1 水文2.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
2.1.2 简述工程地点的气候特性和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值。
2.1.3 简述工程地点及其附近河段的水文站网和基本资料情况。
2.1.4 径流:(1)简述工程区域内的地表、地下径流的来源、范围和补给方式。
(2)提出天然年、月径流系列,并作系列代表性初步分析,必要时进行系列的插补、延长。
(3)初步确定径流统计特征值,简述本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4)对灌溉和供水工程应简述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水质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5)对供水和水电工程应提出枯水径流初步分析计算成果。
2.1.5 洪水:(1)简述工程区域的暴雨和洪水的成因、特性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2)简述对工程设计有影响的历史特大暴雨和洪水的范围、量级及重现期。
(3)简述洪峰、洪量的还原及插补延长方法,系统的统计原则和代表性分析,并进行频率分析。
(4)简述工程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
对下游有防洪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初步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5)简述施工设计洪水系列的统计原则,初步确定施工设计洪水成果。
(6)无实测洪水资料时,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量,提出初步成果。
(7)平原排水工程,可用实测流量资料或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
2.1.6 对多泥沙河流需简述工程地点泥沙的主要来源,统计(或估算)多年平均输沙量和特征值。
2.1.7 提出工程设计代表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
2.1.8 其他水文要素:(1)简述工程地点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其特征。
(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应简述本河段冰凌特性。
(3)有潮汐影响的河段,应初步确定潮汐水位统计特征值、潮汐流向、流量及影响时间。
(4)对裸露水面较大的输、蓄水工程,应考虑水体蒸发影响,初步统计(或估算)工程地点的水面蒸发值。
2.1.9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应按调出区(水源区)和调入区(受水区)分别简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水文气象概况。
2.2 地质2.2.1 简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质勘察工作项目与工作量。
2.2.2 简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构造稳定性,并初步确定工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
2.2.3 简述水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环境,初步分析库区可能存在的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固体径流来源、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
说明水库工程区内有无重要矿产及古文化遗址。
2.2.4 简述闸坝工程枢纽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岩溶规律、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特性等。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岩基承载能力、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渗透流量以及边坡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岩体风化卸荷、软岩、软弱结构面、大断层等工程地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