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11-07-15T16:00:32.29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26期供稿作者:刘有霞[导读] 作为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

固始一中刘有霞作为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

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上课时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显得很疲惫,因而容易开小差,可能一节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时候,或许由于内容太难,或许由于天气问题,普遍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整节课都很沉闷:只有老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却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昏昏
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太差了。

如果老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好课堂气氛,那么老师精心备的一堂课不就被浪费了?我们应当如何使学生在疲惫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呢?
如果把学生的头脑比喻成一台机器,他们疲倦时,就相当于机器缺乏润滑油了。

因此,本文旨在从教师适当充当“润滑油”的作用方面,谈谈如何调动数学课堂学习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

一、对学习基础欠佳的学生的精神调节
首先,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通过观察和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练习情况等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

高中的数学课毕竟不同于初中小学,高中的数学学习,由于课堂任务重,要学习的内容多,涉及的概念增多,题目相对复杂,要求学生具备的相关知识面要广,而且课时比较紧,因此,老师不可能整节课在跟学生“做秀”一般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又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则容易出现无所适从,却又无可奈何的情况。

有些人或者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或者看其他书籍,或者干脆伏台睡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从心理角度去帮助这些学生调节他们的精神状态。

从心理角度来说,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尤其自尊心。

一方面,他们由于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周围的同学却似乎总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课堂表现积极,学习的压力和面子问题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一点自卑感。

然而,他们很不愿意被别人瞧不起,潜意识中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鼓励。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多关注他们,多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多”并代表要放弃其他学生而专门理会这些学生。

对待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可偏心。

而对不同的学生,可用不同的办法去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基础欠佳的学生,也许只需要你的一个肯定又带鼓励且和蔼的眼神就满足了。

当他们上课精神疲倦时,教师可以走到他们身边,或者提问他们一两个简单的问题,或者眼睛对视着他们来讲课,同时用眼神提醒他们要集中精神,或者透过眼神表达“我这样说,你明白吗?”由于课堂上突然受到老师的关注,而回答问题时又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心理上的“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得到满足,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

当他们精神好转时,可以转向其他学生,不至于令他们感到大家都在注意他们而觉不好意思。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明显不想听课而精神开小差的学生,可以用一些较严肃的方法使他们集中精神。

教师可以不点名地提醒他们要集中精神,或者走到他们身边敲敲桌子以提醒,又或者通过提问形式来督促他们。

有时候,老师可以说一句“让我来提问一些精神不集中或打瞌睡的同学。

”然后点其中一两个精神分散的学生的名字,让他/她回答一个较简单的问题。

通常这种做法挺奏效,能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二、适当插入题外话的调节作用
对于普遍学生的精神不佳,怎么办呢?学生不集中精神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难有好的效果。

当发现大部分学生精神不振时,最好不要再喋喋不休地自顾自地讲下去,否则,不但老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结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时,教师不要吝惜几分钟的时间来当一下“润滑剂”,以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师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题外话,或通过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节沉闷的课堂气氛。

三、变换教学方法、节奏,通过让学生实践来激发学习热情
有时候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学习的内容太简单,老师还唠唠叨叨地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内容太难,无法理解,老师却一带而过,学生会觉得老师不负责任,对老师产生反感,这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容易的话,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变换讲练的角度,让学生讲解或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内容偏难时,应放慢节奏,寻找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深入浅出,以图突破。

最好让学生在操练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不是让学生疲倦地忙于记忆一堆不易检索和提取的知识。

练习时可分层次进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听课效率,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例如,对新感知的知识,可先叫基础好的学生操作,带动中差生;较简单的操作可让基础差的学生完成。

另外,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协同操练和记忆,以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沉闷的课堂气氛还有很多方法,例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实物、图片、幻灯和简笔画等视觉刺激,录音机以及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和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听力刺激,驱走学生疲惫的精神状态,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影响,教师的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只要用心体验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感知过程,便能有效抓住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因素。

只有操纵了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