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8分)
1.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跳跃、投掷等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

2.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走平衡木、转圈后停下等游戏加强儿童大脑皮层抑制过程
3.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走、爬等动作属于周期型动作。

4.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方法时要与示范或动作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5.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结果、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活动任务、活动情节和活动规则等
成分所构成。

6. 衡量幼儿体质的强弱可以从体格体能、生理功能、人体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考虑。

7. 可以通过追逐跑、躲闪跑、躲避他人掷来的沙包等游戏促使儿童神经过程更兴奋,提高神经过程
灵活性。

8. 教师对幼儿活动量的掌握,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脉搏。

活动中心率最好在130次
/分钟以上,最高不超过180次/分钟,心率恢复时间为10 分钟以内。

9. 三浴锻炼是指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

10. 构成体育游戏的基础是各种基本动作。

11.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

先判断对、错,如有错请改正。


1. 幼儿在剧烈运动后应马上喝大量的白开水。

(错,喝盐开水)
2. 从大班开始,幼儿渴望独立完成体操动作,对动作结果感兴趣。

(错,中班)
3. 影响幼儿体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

(错,是科学,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4. 运动负荷是指生理负荷。

(错,是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
5. 从中班开始,幼儿体育游戏中开始出现竞赛因素,分队游戏也增加了。

(对)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以体操为基本手段。

(错,以体育游戏为基本手段)
6. 能让幼儿在饭前饭后立即进行身体活动,一般至少间隔半小时。

(对)
7.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然后立即结束。

(错,由低到高后,还需由高到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1. 请简述健康的涵义
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2.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答:1)初略掌握动作阶段,提供大量练习机会,不需要细节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给予大量练习机会,要细节。

3) 动作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改变外部条件和环境
3. 学前儿童钻的练习指导的基本要点
答:1)教师提供的机械要适应2)正面钻的空隙要在幼儿胸部以下,耳部以上。

宽度要大于幼儿体宽。

3)侧面钻的空隙要在幼儿胸部以下
4. 幼儿模仿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动作形象易理解和记2)对动作准确性要求不高3)让孩子自由发挥
5. 个人体育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答:1)个人较多独立性,随意性。

游戏内容往往与创造性游戏相结合。

2)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种动作,开展游戏。

6. 身体运动是如何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
7. 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答:1)巩固和提高体育课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动作技能。

2)扩大儿童对体育活动技能的范围,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

3)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经常地、自觉地到户外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通过户外体育活动,教师能有较多的机会充分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可以培养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
8.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活动之间有怎么样的区别?
答:1)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是让幼儿学习基本活动技能和简单的体操动作,不教授专项动作和技术动作。

2)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内容和方式,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3)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的特点是: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4)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不仅体育课是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而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也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因素。

5)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约束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随机变动。

6)在学前儿童阶段中不搞考试,不搞达标测验。

7)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阶段性强,托儿、小、中、大班的年龄不同,在教材、教法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9. 学前儿童体质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答:1)根据评价的指标不同,学前儿童体质的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单项评价、多想评价和综合评价。

2)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学前儿童体质评价可以分为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

10. 学前儿童投掷练习指导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1)练习掷准的距离应由近到远;投准的目标应由大到小、由静到动;
2)经常变化投掷物和投掷目标;3)投掷物安全
11. 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和条件上有哪些要求?
答:1)时间:最好上、下午各组织一次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根据儿童的年龄、体力、活动内容、气候等条件而定。

托儿、小班20分钟左右;中、大班30分钟左右。

2)准备一定数量的各种大小型体育器材和玩具;
3)最好选择宽敞、平坦的室外场地,四周有树木和围栏。

12. 身体运动是如何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
答:对幼儿身体施加一定刺激,承受这种刺激要相应的身体负荷,使幼儿内部经常化,促进幼儿机动内部不断调整,逐渐产生适应的变化.
13.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答:1)身体全面发展原则2)适量性原则3)循序渐进性原则4)从实际出发原则5)多样化原则
14. 学前儿童体质的范畴?
答:1)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2)生理功能水平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4)心理发育水平5)适应能力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在早晨的户外活动中,教师特别开辟了“骑车区”,试分析教师用意。

答:1)使儿童有机会联系不同部位的肌肉2)发展协调性,获得视觉运动经验
3)发展空间知觉和判断能力,产生独立感和自豪感4)激发愉快情绪和想象力5)熟悉基本交通规则
2. 试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领导工作。

答:一)游戏前的准备
1. 首先教师要熟悉游戏内容,领会游戏的教育作用;其次,自己要学会动作;最后要考虑好讲解和示范
2. 选择好场地,将教具和玩具准备齐全
二)游戏的进行
1. 讲解和示范
1)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明扼要,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

为帮助儿童理解,讲解时伴有示范。

2)讲解顺序:游戏名称、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游戏的结果
2. 角色的分配,选定某位幼儿的角色时,必须考虑到:
1)对开展游戏是否有利,能否保证游戏顺利地进行;
2)该儿童能力如何,能否担当3)对全体儿童或他本人能否起到教育作用
3. 游戏进行重要科学地掌握活动量
1)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能力,适当地调解活动量
2)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每位幼儿的体力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4. 严格要求儿童遵守规则:尊重规则是培养儿童纪律性的有利手段。

教师要严格要求和培养儿童自觉地遵守规则。

5. 培养正确的动作姿势:开展体育游戏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并能形成熟练地技能。

6. 注意安全
三)游戏的结束
1. 结束游戏既要按原订计划,同时也要随时地掌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

2. 整理活动
3. 儿童酷爱攀爬,他们可以去攀登各种类型的攀登设备,去登小山坡乃至登大山坡,试分析“攀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
价值。

答:1)攀登能强壮儿童的肌肉,发展儿童身体的控制能力
儿童在从一个位置移动到龄一个位置时,需要靠手脚不停地用力和支撑,调整平衡外,还需判断身体的重心该放在哪一个部位上才能保持平很。

这时,对整个身体控制,尤其是对大肌肉的控制便是对儿童的一个重要挑战。

因此,攀登的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身体与运动技能。

2)攀登活动为儿童提供了难得的感知觉体验,并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空间知觉的发展
在攀登过程中,儿童会认识到,在位置上观察周围环境,所看到的东西会因为位置关系,看上去会有一些不同。

在攀登设备上所体验到的和获得的经验,都将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尤其是空间知觉的发展。

3)攀登活动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经常地攀登活动能克服胆怯、害怕和恐惧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4. 为什么要重视学前儿童家庭体育活动?
答:1)学前儿童家庭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与托幼园所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家园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2)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庭幸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

3)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操、玩游戏,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增进母(父)子情感。

家长在活动中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了解、引导和教育工作,更是受益匪浅。

4)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以及对科学知识认识水平的不一致,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着误区,导致了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偏差。

这些如不能及时认识和纠正,将会影响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也会影响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五、设计题(每题15分,共15分)
请以“跳跃”这一基本动作为主,设计一则中班或大班体育游戏(并配以场地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