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 2 分,共40 分)三、判断题改错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五、论述题(共10分)1.幼儿八大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A.骨骼:①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的过程中②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受压力时易弯曲变形;B.关节:①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②牢固性较差C.肌肉:①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②肌肉灵活性、协调性较差③大肌肉发展早、小肌肉发展晚(2)呼吸系统的特点:①鼻: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鼻腔狭窄,易感染,易发生鼻堵,引起呼吸困难;②咽: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③喉:血管和淋巴结丰富,喉腔、声门较狭小,易感染引起呼吸困难;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发音时间不宜过长;④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出现感染,并引发呼吸道阻塞;⑤肺:肺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肺的弹性差,肺泡数量减少;肺含血多,含气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⑥呼吸运动:新陈代谢快,需氧量大,但肺容量小,呼吸频率快;以腹式呼吸为主(3)循环系统的特点:①心脏:新陈代谢旺盛,需求大,故心率快。

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年龄越小,心脏的节奏性越不稳定;心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②血管:动脉血管弹性好,血管内径大,血液流动阻力小,血压低,且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年龄越小,血管壁越薄,血管弹性越好;血管比成人短,循环一周的时间也比成人短;③血液:血小板含量低,凝血时间长。

年龄越小血液相对比成人越多,血液总量增加也快;④淋巴系统:淋巴组织发育旺盛;但是淋巴结的屏幕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

(4)消化系统的特点:①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学前儿童乳牙已经全部萌出,但是牙釉质薄,牙本质密度低,容易被酸腐蚀患龋齿;②胃:学前儿童的胃容量小,胃蠕动慢,胃液中消化酶含量较成人低,故消化能力弱;③肠:学前儿童小肠总长度相对比成人低,小肠壁通透性好;肠道肌肉组织发育差,肠蠕动能力差,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长,一方面提高了食物被吸收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体内脂肪少,小肠在腹腔中固定差,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④消化腺:学校儿童胰腺发育尚未完善,胰腺组织中血管、缔结组织丰富,实体细胞少。

故学前儿童消化脂肪、蛋白质的能力渐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学前儿童肝解毒功能差胆汁中胆盐较少,消化脂肪的能力差,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

(5)泌尿系统的特点:①肾:学前儿童肾相对比成人大,肾小管短,肾功能差,重吸收、尿浓缩能力较差,年龄越小,尿量越多;②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性差,容易发生尿梗阻,诱发感染;③膀胱:容量小,肌肉组织及弹性差,储尿功能差,年龄越小排尿次数越多;④尿道:尿道较成人较短,尤其是女孩,女孩尿道接近肛门,容易被污染,细菌上行致尿道感染。

(6)内分泌系统的特点:①脑垂体: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等重要功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②甲状腺:学前期若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呆小症(又称克汀病)③胰岛: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重要激素。

(7)神经系统的特点①神经系统发育迅速②容易兴奋,容易疲劳③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④脑的耗氧量大⑤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8)感觉器官的特点:①眼睛:幼儿眼睛发育不成熟,眼球前后径较短,多为生理性远视,6岁左右从远视逐渐变为正视;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②耳:学前儿童听觉较成人敏锐,对噪音更加敏感,耳咽管较短,管胫宽,易患中耳炎:③鼻:具有非常敏感的嗅觉④舌:具有敏感的味道识别能力和味觉偏好⑤皮肤:保护机能较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2.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其评价(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按一定的程序进行②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③生长发育存在不平衡性④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性(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营养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环境(3)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①体格指标及测量②生理功能指标③生化指标④心理行为发育指标3.幼儿心理卫生(1)心理卫生的概念(各阶段幼儿的心理卫生及重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各阶段幼儿的心理卫生及重点(1)乳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对乳儿进行感官、动作、言语三大训练,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

让乳儿饱尝母爱(2)婴幼期儿童的心理卫生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心理卫生问题、逗着孩子玩的心理卫生问题(3)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口吃和遗尿症等疾病、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支持孩子多做游戏、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C.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①学前儿童的气质和个性特征②儿童的发育水平③学前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④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⑤托幼机构因素⑥社会因素中的媒体因素D.幼儿常见的几种心理卫生问题:1)恐惧症表现: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原因:A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B共鸣性的学习C受恐吓的结果矫治:A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B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C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D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2)焦虑症表现:以惶恐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这种恐惧并没有具体的指向性。

焦虑症患者常有一种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原因:A不良的环境C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B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

矫治:A给幼儿提供心理支持,平时多关心幼儿,倾听幼儿的倾诉,了解幼儿的需要B鼓励幼儿多与同伴玩耍、多交朋友,注意培养幼儿的积极健康情绪及抗挫折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健康人格C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

3)夜惊表现: 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

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

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

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原因:A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B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

C生理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细胞发育不完善。

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

矫治:A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B改变不良环境。

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C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4)梦魇表现: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

多见于学前期儿童原因:A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B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C睡眠和饮食习惯不良矫治:A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B及时治疗躯体疾病C生活有规律5)睡行症又称夜游症、梦游症表现: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或做些机械动作。

表情呆滞,神态迷惘,步态不稳,难以唤醒。

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然后上床入睡或睡在别处。

醒后完全遗忘原因:A与儿童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不完善有关,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是主要诱因B与机体疾病也有关系C家庭遗传矫治:A功能性的,不需进行特殊治疗。

B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

C非功能性的,要消除引起紧张、恐惧的各种因素,避免过度疲劳,不要在儿童面前谈论梦游情况,发作时应予以保护6)语言发展迟缓表现:儿童口头表达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如果两岁左右的儿童人不能理解生活中常有的言语指令,或说话含糊不清,词汇贫乏,语言表达,让别人难以理解其意思时,可认定为语言发育迟缓。

原因:①生物因素,大脑发育迟缓、脑瘫,缺乏语言的刺激环境②心理因素,过分溺爱剥夺了婴儿练习说话的机会③社会因素,多种语言刺激干扰婴幼儿的语言学习矫治:①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幼儿发音不准或不流畅时,大人不要指责和制止②让幼儿在放松状态下学习发音,如说儿歌,讲故事,唱歌③成人和幼儿说话时语调要平缓,吐字要清楚7)遗尿症表现:儿童到五岁后,经常性的尿床,称遗尿症原因:①大脑功能发育不全②体内控制尿液浓缩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③没有进行夜间排尿训练或训练不当④其他因素,如幼儿膀胱容量小,精神压力大,睡前大量饮水等矫治:①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②对幼儿尿床不要批评、指责,给幼儿压力8)多动症(脑功能轻微失调、儿童注意缺陷伴多动性障碍)表现: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

原因:①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感染、铅中毒⑤饮食因素②神经-生物因素多动症患儿的神经传导系统有障碍,脑抑制功能不足③社会-心理因素,教育不当、家庭环境不好等均可成为该病诱因。

矫治:①教育是治疗儿童儿童多动症的主要方法②心理治疗--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

③药物治疗--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④饮食疗法--首先应控制含有甲基水杨酸盐的食物;其次要控制含有调味剂,如辛辣食物、含人工色素的食物等。

9)感觉系统失调表现: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得方面出现传递通路障碍,使机体无法顺利接收、解释各种信息,并作出反应。

比如触觉障碍、平衡障碍、语言障碍、视觉空间障碍、身体不协调原因:①胎儿期发育不良②缺少适当的刺激和锻炼③锻炼机会被剥夺矫治:进行大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各种感觉器官的统合能力10)孤独症(自闭症)表现: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原因:①遗传的因素②器质性病变③环境因素矫治:①音乐疗法②行为疗法③感觉统合训练④家庭疗法(2)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目标和任务、原则、操作要点、幼儿一日心理生活制度、心理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心理卫生档案)(1)目标:使幼儿和教师、保育员、园领导等工作人员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促进他们之间形成积极的心理互动,使他们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心理生活愉快且稳定。

(2)任务:a.关注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b.增进幼儿健康,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和态度(3)原则:发展和优先防重于治、活动性、累计成功、家园合作(4)操作要点a.在新生入园前,教师就要和每个幼儿建立最初的情感b.教师要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c.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d.要允许幼儿犯错误e.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f.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待g.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h.教师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i.教师不要对幼儿发火j.教师在幼儿面前应时刻保持抖擞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k.让每个幼儿都有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l.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m.应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融合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n.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经验的逐渐积累而形成的o.坚持发展优先和防重于治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