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配置群落配置的科学性植物造景的核心是师法自然,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植物种类丰富多彩,植被群落结构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群落种类,如北京百花山阴坡植被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整个保护区内有植物700余种,原生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山地上部有寒温带针叶林,由于人为干预,原生植被多被破坏,在个别地段上残留的次生植被,其垂直地带性大体分为低山和高山阳坡落叶灌木丛带、低中山下部阔叶林带和油松林带、中山上部针叶林带、山顶草甸带。
在低山和高山阳坡落叶灌丛带上有鼠李属(Rhamnus)、榛属(Corylus)、忍冬(Lonicera)、东陵八仙花(Hydrangea bretschneideri)、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绣线菊属(Spiraea)、蔷薇属(Rosa)和胡枝子属(Lespedeza)等。
在低中山下部阔叶林带和油松林带上有油松林、栎树林、山杨林、桦树林等;在中山上部针叶林带即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桦木针阔混交林为主;在乔木下层有柔毛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三桠绣线菊(S. trilobata)、六道木(Abelia biflora)、榛属(Corylus)、八仙花(Hydrangea)、蓝荆子(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等,地被层有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升麻(Cimicifuga foetida)、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狭叶婆婆纳(Veronica linarifolia)、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假报春(Cortusa matthiolii var. pekinensis)、沙参(Adenophora divaricata)、草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披针苔草(Carex lanceolata)等;山顶草甸带上生长着色彩艳丽的70余种草本花卉,如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山大烟(Papaver nidicaule ssp. rubro-aurantiacum var. chinensis) 、牛扁、拳参(Polygonum birstota)、舞鹤草(Maianthemum bilolium)、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糖芥(Erysimum aurantiacum)、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等。
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也具有茂密的植被,其高等植物可达1136种,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从山麓拾级而上,依次可见落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木草丛。
常见的乔木树种有辽东桤木(Alnus sibiric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山槐(Albizzia kalkora)、元宝枫(Acer truncatum)、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百花花楸(S. pohuashanensis)等。
常见的林下灌木有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吉氏木兰(Indigofera kirilowii)、三桠绣线菊、华北绣线菊(Spiraea fritschiana)、柔毛绣线菊、阿穆尔小檗(Berberis amurensis)、酸枣(Zizyphus jujuba)、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欧李、扁担杆(Grewia biloba var. parviflora)、胶东卫矛(Euonymus kiautschovicu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连翘(Forthysia suspensa)、荆条(Vitex negundo)、山葡萄(Vitis adstricta)等。
在地被层里有早熟禾(Poa annua)、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黄花菜、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野韭(Allium ramosum)、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土三七(Sedum aizoon)、唐松草、拳参、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酸模叶蓼(P. lapathifoli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霞草(Gypsophila elegans)、石竹(Dianthus chinensis)、低矮苔草(Carex pumila)等。
济南南部山区红叶谷的调查中也有发现了几个典型植被群落,如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小叶朴(Celtis bungeana )--连翘、黄栌、卫矛、南蛇藤---乌苏里胡枝子、东亚唐松草、披针苔草、斑叶堇菜(Viola variegata)、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马兰(Kalimeris indica)、细叶猪殃殃(Calium linearifolium);侧柏、小叶杨--麻栎--黄栌、荆条、槲树(Quercus aliena)—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鸢尾(Irisdichotoma)、石沙参(Adenophora polyantha)、山柳菊(Hieracium umbellatum)、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地榆、紫胡、油芒(Spodiopogon cotulifera)、披针苔草、阴地堇菜、白头翁、欧李、委陵菜等。
只有掌握了当地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中每种植物在其原生境中的生态状况,可以基本上推论每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再结合园林立地实际环境,就可以设计出具有优美外貌和科学内容的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不可追求标新立异,盲目引进不适应当地气候的树种,以免弄巧成拙。
这个原则在济南飞机场机场路绿化工程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机场路绿化工程是由上海某大学规划设计院设计的。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设计了很多南方苗木,如:蚊母(Distylum racemosum)、狭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杜鹃(Rhododendron)色带、夹竹桃(Nerium indicum)、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等等。
工程技术交底时,施工队伍和当地园林部门与设计方协商,希望将其中的大多数苗木代替以当地乡土苗木。
设计方不同意更换上述几种苗木。
在度过了一个严冬后上述苗木死亡严重,既达不到设计的绿化效果,又给施工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设计留下了一处败笔。
这就因为严重违背了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即“适地适树”原则。
在2003年上海国际园林论坛上,加拿大风景园林协会主席Vincent Asselin 提出了植物造景和配置的可持续问题,最好是自我维持(Self-maintaining),在发达国家的养护费异常昂贵。
设计师要记住所有绿地将来都需要养护,设计或建设中的任何瑕疵,意味着后代将需要更多的养护费。
师法自然的人工造景最理想的维护是能够回归自然。
园林造景的功能性园林植物造景形成的植物群落,要服务于园林设计功能需求。
主要造景功能要实现其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和保健功能。
生态功能要起到避晒遮荫、降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水源涵养、景区空间组织等。
美化功能要使植物对人产生心理美感,作为吸引游客的景观要素。
北京香山、济南红叶谷均以主成分黄栌(Cotinus coggygria)在秋季的红叶季相作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观要素。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植物造景要产生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药用植物、芳香植物、抗衰老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配置会使植物造景吸引更多的游客。
植物配置手法的艺术性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既能满足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还要在空间上使人产生意境美。
借助于中国其它艺术形式的精华(如书法、绘画、京剧、武术、烹调、陶艺、舞台布景等),巧妙地利用植物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符合多样统一原则、协调和对比原则、均衡的原则,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均在新修建道路绿带上进行了有效地植物配置,如深圳的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上海世纪大道、北京外环路、济南经十东路,这些绿带的设计均遵循了上述几条原则,都为城市增加了景观和美感。
景观内涵的文化性灿烂的中国文化为植物赋予了人格化特征。
传统“松竹梅”岁寒三友,被人们认为具有苍劲古雅、不畏霜寒的品格,皇家园林中将玉兰、海棠、迎春、牡丹(芍药)、桂花配置在一起,象征玉堂春富贵。
据佛经介绍,佛主释迦牟尼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
他降生在外婆家花园里的一株无忧树(Saraca sp.)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Ficus religiosa)下,圆寂于两株娑罗双(Shorea sp.)树下。
他为了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舍去王位继承,到处寻找人生真谛,最后在一株菩提树下静修,战胜了各种邪恶的诱惑,猛然领悟出真谛而成佛,所以佛教的经书都把菩提树当作佛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济南园林局在进行海南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设计施工时,在南山寺景区就充分考虑了佛教和菩提树及地涌金莲(Mesella lasiocarpa)的渊源关系,从福建厦门、广西北海等地引种了菩提树和地涌金莲。
菩提树代表了神圣、吉祥和高尚,而地涌金莲则是魅力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
这些植物的配置烘托了南山佛教文化的内涵。
植物种类和结构的多样性自50年代起,济南就在其南部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当时缺乏生物多样性理论作指导,现有6万亩山林多是单一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这几年来先后有侧柏毒蛾(Parocnerie furua)和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odus)虫害大发生,几次险遭毁灭。
由于用飞机喷洒药物防治大面积侧柏毒蛾,导致大量天敌灭绝,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双条杉天牛采用了肿腿蜂生物防治方法,对其大面积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能否根本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济南市自有行道树以来,应用的树种(变种)多达20多个,如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Ulmus alba)、美杨(Populus americana)、加杨(Populus canadens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国槐(Sophora japonica)、元宝枫(Acer truncatum)、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苦楝(Melia azesarach)、银杏(Ginkgo biloba)、黄山栾(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垂柳(Salix babilonica)、旱柳(Salix matsudana)、馒头柳(Salix matsudana var. umbraculifera)、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白蜡(Fraxinus pensylvanica)、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