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原因调查报告

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原因调查报告

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原因调查报告
摘要:现在大学生打工情况比较普遍,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在假期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锻炼自己的能力。

此次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了解大学生暑期打工的多方面,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打工(兼职)、原因、建议
随着暑期的临近,大学生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

不少大学生想在暑期勤工俭学、做兼职;同时,各招聘单位也没有放过这个招工的黄金时期,招聘、招生、各种暑期活动的广告在大学里满天飞.各种诱人的兼职岗位也充斥着校园的各个角落。

对于大学生暑期打工有着很多的问题,打工的危险度及难度。

大学生打工的目的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对于将要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

这次对大学生暑期打工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是怎样来对待暑期打工这一事件的,是提倡的还是不提倡的。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暑期打工,真正觉得有意义的,还是只为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研究背景
自1999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扩招使大部分人拥有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无疑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高校扩招增加了大量的可就业人口,社会竞争力的加剧增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昂的教育费用越来越成为家庭经济支出的一大部分。

迫于生存发展的压力,也为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在校兼职逐渐成为了高校的一大热门现象。

通过兼职打工,大学生可以提早接触社会,将所学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同时使大学生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回报。

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加之兼职市场的管理混乱、鱼龙混杂,大学生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大学生对兼职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处理不到位,因此,在大学生兼职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大学生暑期打工现状分析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动。

家庭经济困难往往成为大学生兼职的最直接动机。

通过新闻及身边的所见所闻可以了解到很多同学选择兼职的目的是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由于现在的大学学费较高,有些家庭对于这样的学费很难负担,因此不少大学生因想减轻家庭的经济问题,从而选择暑期打工这样的方法,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表明,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6.8%,与此同时,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年增长率超过20%,家庭的教育支出已经数倍于收入的增长。

近几年,国家的助学政策为高校贫困生减轻了经济压力,但还不能完全解决家庭无固定收入大学生的求学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仍然迫使这部分学生走出校门。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低层次需求,是促使大学生到校外兼职的最直接动力。

2.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就业做准备。

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可知,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非常“实际”,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希望聘用后马上就能独当一面。

然而,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尤其是经管类学生苦于资源的缺失,无法将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有效地锤炼,即使拥有效力较高的大学文凭,也难以避免求职碰壁的困境。

由于就业压力的刺激,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有一定能力,让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以便于以后能够比别人更有优势,更能吃的住苦,禁受的住挫折。

因此为了赚取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
水平,在校期间兼职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普遍选择。

3.觉得好玩。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的,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就免不了大人的溺爱,因此现在有些大学生甚至没有经历过打工就觉得很好奇,觉得是一个好玩的事情。

4.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形势逐渐向国际上靠拢,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教育理念被引入到中国。

许多高校不再用成绩的优异与否作为衡量大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准,而是吸取国外经验采用学分制管理制度,对大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全面考察,保证大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与教育。

在国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到社区提供服务是很常见的事情。

学生在接触社会之后能够更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兼职是一个被社会多方面检验的过程,是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的有效途径。

三、建议
1.大学生应理性认识兼职带来的利益,提高兼职的质量和维权意识。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尚浅,对兼职认识不清,过分重视金钱利益,从而忽视了课业学习。

大学生应及时更新兼职观念,树立正确的兼职观。

兼职不应该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知。

大学生要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从事层次更高、意义更深的兼职,摆脱单一从事服务行业的局面。

面对兼职,大学生要冷静思考,量力而行,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在法制社会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大学生要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从众心理,提高对兼职的警惕性。

2.学校应加强对兼职学生的管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兼职。

学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积极进行引导和管理。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为学生开设兼职辅导系列讲座,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在兼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合法维权方式。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指导和管理是关键。

建议学校设立兼职管理中心,由专属部门对大学生兼职活动进行细化管理。

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色,积极主动地与广大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他们联合举办兼职招聘会,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广阔的锻炼平台。

3.社会应为大学生提供兼职机会,减少对大学生的不合理要求。

社会企事业单位是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去处,随着各类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广告宣传,用人单位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资源。

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应该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给予兼职大学生特殊关爱。

通过对大学生的就职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展现企业文化的重要阶段,将为企业今后吸取社会人才发挥较大作用。

中介机构在为大学生提供兼职信息时应该树立诚信意识。

大学生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中介,兼职信息的不准确会为不法商人造成可乘之机,学生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中介机构应当对兼职大学生认真负责,努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个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有利也有弊,首先应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兼职的可靠性以防被骗,打工时多学习多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伟伟,陈伟《兼职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例》法制与社会(教育文化版)
2.李倩《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