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及部门名称英译概述单位部门名称在英语中属于专有名词范畴,其语用特征要求专词专用,所以一个单位只能使用一种译名(词语排列及组合、缩写形式都应该统一不变),如"中国银行",英译:the Bank of China 缩写:B.O.C. ,而不能作任何更改,比如按字面译成:the Chinese Bank 或the China Bank,都是不妥当的。
按此原则,在翻译单位名称时,应首先查阅有关资料,确定是否有普遍接受的定译,尤其是政府机构的译名,更应采用中央有关部门对外正式名称,绝不能按字面即兴翻译,以致出现一个机构数个译名的混乱状况。
按照英语语法,专有名词的词首字母应大写,但是像of、the、and等虚词一般小写,如"黄岩区人民政府",英译: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angyan District。
单位名称中包含地名或人名的,应用汉语拼音,如上例中的"黄岩",应音译为Huangyan,而不能采用意译。
单位名称中包含的企业字号,使用汉语拼音是最为简便也最为保险的方法,但绝不是最佳方法,详见本章4.4节。
目前,我国的单位按其性质可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三类。
以下分别就这三类进行详述:4.2 国家机关英译4.2.1 机关名称英译分类词典由于国家机关本身内涵的确定性及严肃性,所以在英译时更要注重法定依据或权威依据。
本手册所收集的国务院下属机构的英译系转引自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二○○二年二月十九日印发的《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英文译名》最新修订本,应属权威性的译名;未包含在上述修订本内的有关机构,则尽量采用该机构的官方自选英文名作为标准定译,如找不到标准定译,则转而根据"人民网"及"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上的英译,并参考英美等国相关机构英文名,斟酌选定。
资料按以下规则进行分类列表:1. 党委系统2. 人大系统3. 政协系统4. 法院5. 检察院6. 军队系统7. 政府系统详见本书附录I分类词典第1部分。
4.2.2 机关名称英译分析:4.2.2.1 关于"部"的英译党务系统的部,译作Department。
如:统战部à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国务院下属的部,译作Ministry 如:国防部à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中央军委四总部,译作Department,如:总后勤部à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其它社会机构的部一般均译作Department, 如公共关系部à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售后服务部àAfter Sales Department ;住院部àIn-patient Department4.2.2.2 局的译法"局"是我国一级政府部门中用得最普遍的机构通名,一般译作Bureau, 如:纺织工业局àBureau of Textile Industry ;公安局à Bureau of Public Security;也可译作Administration,如:民航局à Civil AviationAdministration。
按照功能对等的原则还可仿效美国的做法,译作Office,但目前在我国还未见有此译法。
目前,在"局"的英译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Bureau和Administration的选择问题。
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局或总局,大都使用Administration,其它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则多用Bureau ,不管是Administration还是Bureau,中央政府内各"局"由于其"唯一性",所以无论选择什么都可以形成自己稳定规范的译法,但到了地方,则完全不一样。
如果大家都自成一体,那么就有可能使得像"上海环保局"、"北京环保局"和"浙江环保局"这些同级别同性质的机构出现内容迥异的英文名称,在我国这样一个单一政体的国度内,这显然是无法容忍的。
但这种现象目前却大行其道,同样?quot;工商局",出现了诸如: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ureau 等多种译法。
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所以原则上,地方机构名称的英译应充分参考国家局的译法。
起用这一原则,可以大大减少混乱。
但是笔者并不赞同将一切地方的"局"都仿照能找到的国家局的样子去译。
国家局之为国家局,有其唯一性,也就有其特殊性,我们完全可以接受对国家局和地方局采用双重标准,即将前者译作Administration,而将后者译作Bureau的做法,但是省局和省以下?quot;局"的译法应该一致。
鉴于Bureau作为"局"的对译已深入人心,稍懂英语的人都知道,但Administration却是个相对冷僻的词语,所以笔者支持的第二个原则是,在翻译地方上的"局"时,能用Bureau的尽量用之。
另外,有些"局"前面加有修饰词"管理",这个修饰词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局"不言自明必然承担着行政管理职能。
所以在译成英文时,可以加上management(管理),即将"管理局"译成:Management Bureau或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也可根据我国目前常见做法,将"管理局"省译成Administration。
后一种是本文提倡的译法。
在上述三原则之外,笔者遵循的第四个原则是习惯,借助互联网进行近似统计,采用最通行的译法。
具体阐述如下:1、国务院各部相对应的地方局,由于无国家局译法的干扰,所以按照习惯可单一采用Bureau,如民政局àBureau of Civil Affairs,教育局àBureau of Education;2、中央为"署"地方为"局"的:(1)新闻出版总署à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地方新闻出版局,多数采用Press & Publishing Bureau,如"北京市新闻出版局"--Beijing Press & Publishing Bureau。
笔者推荐使用Bureau;国家版权局(People's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和新闻署是同一个机构,故可仿之。
(2)审计署à National Audit Office (CNAO);地方审计局(厅),按审计署官方网站的推荐译法,一律译作:Audit Office。
(3)海关总署à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地方海关àCustoms Office。
3、与国家局(总局)相对应的地方局,如果"国家局"用Bureau作为"局"的译名,则地方局一律效仿,不成问题,如"国家统计局"à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地方"统计局"à Bureau of Statistics ;但如果"国家局"用了其它译法,可分两种情况予以分析:(1)新设国家局,即原来的国务院部委在新近机构改革中降格为国家局的,如"体育总局"、"广电总局"等,虽然中央一级的机构名称已改,英译也作相应调整,从Ministry/Commission变成Administration,但地方局的名称却没有变化,所以为保持统一,体现延续性,应该沿用原译法,即使用Bureau。
a. 国家体育总局à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地方体育局àBureau of Sports。
b.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à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地方广播电影电视局àBureau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c. 国家林业局à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地方林业局à Forestry Bureau。
(2)老国家局,即在中央一级长期以国家局形式出现的,如"旅游局"、"民航局"等,在翻译地方局时习惯都参照国家局。
a. 国家旅游局à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地方旅游局à Tourism Administration, 如:北京旅游局à Beijing Tourism Administration。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à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SAIC),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à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AIC),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àBeijing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BAIC)。
c.中国民用航空总局à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地方民航局: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d. 国家知识产权局à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SIPO)地方知识产权局,译作: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e.但"环保局"似乎可作为一个例外,因为虽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à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SEPA), 然而,北京环保局、上海环保局、浙江环保局及全国大多数环保局的网站名称中都使用了epb(即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后者的用法看来相当普遍,故本书推荐采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作为各地环保局的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