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梁挂篮专项施工方案

连续梁挂篮专项施工方案

挂篮悬浇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第十三联连续刚构 (1)1.2第十四联连续梁 (1)二、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 (3)2.1编制依据 (3)2.2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适用范围 (4)三、施工准备情况 (5)3.1测量准备 (5)3.2技术准备 (5)3.3材料准备 (5)3.4试验准备 (6)3.5人员配置 (6)3.6机械设备准备 (8)3.7施工顺序及计划 (9)四、施工工艺及方案 (10)4.1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0)4.2施工方法 (11)4.3工艺流程 (12)4.4技术参数 (14)4.5挂篮 (15)4.5.1安装前准备 (15)4.5.2挂篮拼装 (15)4.5.3挂篮预压 (21)4.5.4挂篮使用 (23)4.5.5挂篮走行 (23)4.5.6挂篮锚固 (25)4.5.7 挂篮拆除 (25)4.5.8 挂篮安全操作规程 (27)4.6、1#块施工 (28)4.6.1模板安装 (29)4.6.2钢筋及预应力筋安装 (29)4.6.3预应力安装 (31)4.6.4混凝土浇筑 (32)4.6.5预应力施工 (33)4.6.6孔道压浆及封锚 (34)4.6.7 1#块施工注意事项 (35)4.7、模板工程 (35)4.7.1施工准备 (35)4.7.2模板施工及加固 (36)4.8钢筋工程 (36)4.8.1 普通钢筋加工及安装 (36)4.9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39)4.10预应力及压浆 (42)4.11直线段现浇梁施工方案 (47)4.11.1 边跨施工工艺流程 (47)4.11.2 主线桥13联边跨现浇段支架设计方案 (48)4.11.3 主线桥14联边跨现浇段支架设计方案 (50)4.11.4 边跨现浇梁段模板工程 (52)4.11.5 钢筋混凝土工程 (52)4.12边跨合龙段施工 (52)4.12.1 边跨合龙段 (52)4.12.2 设平衡重 (53)4.12.4 合龙锁定 (53)4.12.5 浇注合龙段混凝土 (54)4.12.6 预应力施工 (54)4.13中跨合龙 (54)4.13.1 合龙步骤 (54)4.13.2 设平衡重 (55)4.13.3 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安装 (55)4.13.4 合龙锁定 (55)4.13.5 合龙段混凝土施工 (56)4.13.6 预应力施工 (56)4.14合龙段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56)4.15线形控制 (57)4.15.1 箱梁悬浇的挠度控制 (57)4.15.2 质量控制 (59)4.15.3 施工监控 (59)4.16工序检查验收环节 (62)4.16.1挂篮检查验收 (62)4.16.2质量控制指标及标准 (62)4.17挂篮施工安全防护 (64)4.17.1 挂篮兜底防护 (64)4.17.2 平台、通道、临边防护 (66)4.17.3 悬浇节段施工操作防护 (69)4.18关键工艺注意事项 (70)4.18.1 挂篮施工注意事项 (70)4.18.2 管道施工注意事项 (70)4.18.3 张拉施工注意事项 (71)4.18.4 张拉时常出现问题和处理措施 (71)4.18.6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76)4.18.7 节段之间错台控制 (77)五、特殊天气连续刚构梁施工 (78)5.1雨季施工措施 (78)5.2高温施工措施 (80)5.3台风期施工措施 (82)六、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83)6.1组织保证措施 (83)6.2管理保证措施 (83)6.3技术保证措施 (84)6.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6)七、安全保证措施 (88)7.1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88)7.2安全目标及安全防范重点 (91)7.3组织保证措施 (91)7.4管理保证措施 (91)7.4.1安全生产责任制 (91)7.4.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91)7.5制度保证措施 (92)7.5.1安全责任制度 (92)7.5.2教育、学习制度 (93)7.5.3持证上岗制度 (93)7.5.4安全检查措施 (93)7.5.5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93)7.6技术保证措施 (94)7.6.1人员保证措施 (94)7.6.3设备保证措施 (94)7.6.4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94)7.6.5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96)7.6.6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97)7.7、文明施工及水环保措施 (98)7.7.1组织保证措施 (98)7.7.2文明施工措施 (98)7.7.3水环保措施 (99)7.7.4噪音控制措施 (99)7.7.5防止扬尘措施 (100)八、应急救援预案 (101)8.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101)8.1.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 (101)8.1.2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分工及职责 (101)8.1.3医疗服务人员 (102)8.2应急救援人员落实及机械投入 (102)8.3应急救援路径调查 (103)8.4事件(事故)防治措施 (103)8.4.1管理措施 (103)8.4.2技术措施 (104)8.4.3其他措施 (105)8.5应急救援措施 (105)8.5.1事故处理措施 (105)8.5.2应急施救措施 (107)8.5.2.1火灾事故 (107)8.5.2.2车辆伤害 (107)8.5.2.3中毒事故 (107)8.5.2.4人员触电 (107)8.5.2.5中暑 (108)8.5.2.6高空坠落 (108)8.5.2.7物体打击 (109)8.5.2.8机械伤害 (109)8.6预案实施准备 (109)8.6.1预案制定 (109)8.6.2人员准备 (110)8.6.3物资准备 (110)8.6.4机械准备 (112)8.6.5资金准备 (112)8.6.6社会联系调查 (112)8.6.7预案传达、训练 (112)8.7事故报告 (112)附件一:挂篮计算书 (114)附件二:边跨现浇段计算书 (114)附件三:兜底防护计算书 (114)附件四:图纸 (114)一、工程概况1.1 第十三联连续刚构第十三联左右幅上部箱梁采用(52+80+52)m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部桥墩采用矩形墩、桩基础。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C50)变截面连续箱梁,设计为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按全预应力体系控制。

每幅桥的箱梁为分离的单箱双室截面,顶宽20.0m,底宽13.0m,两侧翼缘宽均为3.5m。

每幅桥顶底板设单向横坡。

箱梁0#块长11m,悬浇段共9个节段,1~5#节段长3.5m,6~9#节段长4.0m,边跨现浇段长11.0.m。

箱梁中跨墩顶支点处梁高4.8m,跨中最小梁高为2.2m。

底板厚度为120cm~32cm,顶板厚度0#块为78cm,其余均为28cm,腹板厚度为120cm~50cm,梁底板下缘为二次抛物线。

图1-2 十三联桥型布置图1.2 第十四联连续梁第十四联左右幅上部箱梁采用(58+2*80+48)m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下部桥墩采用矩形墩、桩基础。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C50)变截面连续箱梁,设计为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按全预应力体系控制。

每幅桥的箱梁为分离的单箱双室截面,顶宽20.0m,底宽13.0m,两侧翼缘宽均为3.5m。

每幅桥顶底板设单向横坡。

箱梁0#块长11m,悬浇段共9个节段,1~5#节段长3.5m,6~9#节段长 4.0m,边跨现浇段一侧长17.0.m,另一侧长7m。

箱梁中跨墩顶支点处梁高4.8m,跨中最小梁高为2.2m。

底板厚度为120cm~32cm,顶板厚度0#块为78cm,其余均为28cm,腹板厚度为120cm~50cm,梁底板下缘为二次抛物线。

图1-3 十四联桥型布置图不同于13联,14联除了中间40#主墩为墩梁固结的T构外,39#、41#主墩为墩梁分离的连续梁结构,墩顶设置支座。

悬臂施工开始前需对墩梁进行施工期临时固结。

二、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2.1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2015)5、《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6、《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0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 10-20119、《钢筋焊接机验收规程》JGJ18-200310、《路桥施工计算手册》ISBN 7-11411、《钢结构设计手册》(下)第三版ISBN 978-7-11212、《钢结构工程计算速查手册》ISBN 978-7-560913、《广东省安全施工标准化指南》14、《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CJJ/T 281-201815、《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9、《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SJG 46-2018)20、《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施工十项标准(实行)》(市住建局深建质安[2017]112号)21、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现行桥梁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等。

22、投标文件、施工合同。

2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2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2.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第十三联(52+80+52)m连续刚构、第十四联(52+80+80+52)m连续刚构。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做到安全文明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准备情况3.1测量准备(1)、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导线、水准点,我部已完成导线复测、水准网的加密工作,具备测量放样条件。

(2)、已按桥梁平面和箱梁平面图,计算箱梁结构底板、中线、边线控制点坐标,加密高程点,现场布置坐标、高程控制点。

3.2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查看图纸是否完整,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是否有矛盾与错误。

(2)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好施工记录表。

(3)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复核图纸。

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并上报驻地办和总监办审批后实施。

施工方案审批后组织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