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复习内容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复习内容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复习内容及范围(带计算器)
名词解释
1.线路定测
2.广义可靠性
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4.自由设站法
5.IBIS
6.基准线法测量
7.倾斜测量
8.挠度
9.投点
10.工程控制网的基准
11.深度基准面
12.竣工总图
13.建筑限差
14.归化法放样
15.曲线测设
16.变形监测
17.三维控制网
18. 工程测量学
二、简答题
1.工程测量控制网包括哪些精度准则。

2.工程测量中的测量、测设和放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试简述工程监理测量的作用和权力及其与业主、施工方之间的关系。

4.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

5.可靠性理论对测量设计、数据处理和成果质量评定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分为狭义可靠性和广义可靠性。

广义可靠性是对狭义可靠性的扩展,不仅是对测量系统中的观测值而言,还涉及到测量项目的诸多方面。

请简述在测量项目中,广义可靠性涉及哪些方面?
6.竣工总图是工程竣工后按实际和工程需要所绘制的图,内容非常丰富和繁杂,应根据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编绘则是其中之一。

试简述在进行竣工总图的编绘时应遵循的原则。

7.内控网及其在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作用。

8.简述高耸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分层投点法?
9.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其控制网的测量基准。

10.何谓搭接测量及其主要作用。

11.悬索桥主缆架设重点垂度测量。

12.克服温度变化对长悬臂箱梁有什么危害?
13.建立桥梁平面施工控制网有哪些方法,实施过程中各有什么特点?
14.数字法测图中,平面点位精度和高程精度主要由哪些误差引起?
三、计算题
1(计算)直接放样方法:
①高程放样:放样由设计所指定的高程.
(1)水准仪法
①地面有水准点A,高程已知为H A,待定点B的设计高程为H B,要求在实地定出与该设计高程相
应的水平线或待定点顶面(如平整场地需按设计要求放样点高程)
如图,a为水准点上水准尺的读数,待放样点上水准尺的读数b
计算式: b=(H A+a)-H B
②当放样高程H B高于仪器视线时(如放样地铁隧道管顶标高时),可以把尺子底向上,即用“倒尺”
法放样。

如图,b计算式: b=H B-( H A+a)
③当放样的高程点与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很大时(如向深基坑或高楼传递高程时),可以用悬挂钢尺
代替水准尺,以放样设计高程.
****基坑高程传递:悬挂钢尺时,零刻画端朝下,并在下端挂一个重量相当于钢尺鉴定时拉力
的重锤,在地面上和坑内各放一次水准仪
如图,设地面放仪器时对A点尺上的读数为a1,对钢尺的读数为b1;在坑内放仪器时对钢尺的
读数为a2,则对B点尺上的应有读数为b2.
由H B-H A=h A B=(a1-b1)+(a2-b2)
得 b2=a2+(a1-b1)-h A B
用逐渐打入木桩或在木桩上画线的方法,使立在B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2,这样就可以使B点
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2).全站仪无仪器高法(对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工程放样)
如图,为了放样B、C、D目标点的高程,在O点架设全站仪,后视已知点A(设目标高为l,当目标采用反射片时l=0),测得O A的距离S1和垂直角α1,从而计算O点全站仪中心的高程为:H。

=H A+l-Δh1
然后测得O B的距离S2和垂直角α2,并顾及 H。

=H A+l-Δh1式子,从而
计算出B点高程为: H B=H。

+Δh2-l=H A-Δh1+Δh2
将测得的H B与设计值比较,指挥并放样出高程B点。

*******必须指出:当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50m时,以上高差就应该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
②角度放样:放样水平角时,正倒镜法,需要盘左盘右取中法
③距离放样:钢尺的3项改正过程,与测量距离时相反
④点位放样方法:极坐标法 全站仪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G P S R T K法
(要有2个以上的控制点,且已知待定点坐标,通过距离和角度来放样待定点)
⑤铅垂线放样方法:1.经纬仪+弯管目镜法2.光学铅垂仪法 3.激光铅垂仪法
2归化法放样(精密放样工程)
①归化法放样角度:P P'=Δß·S /ρ”(忽略不计原则)
②(论述)归化放样点位:
1.距离交会归化法
2.角度交会归化法
③(论述)归化法放样直线:
1.测小角归化法
2.测大角归化法
3.(计算)曲线测设
(1)曲线测设方法:偏角法测设曲线,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任意设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
A.偏角法测设曲线:
1.单圆曲线的测设:已知圆曲线的半径为R(设计给出),转向角α(现场测出)。

⑴ 曲线要素包括:T:圆曲线切线长 L:曲线长 E:曲线外矢距
q:切线差 R:圆曲线半径 α:转向角
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⑵ 圆曲线的主点包括:起点Z Y(直圆点)、中点Q Z(曲中点)、终点Y Z(圆直点)
曲线主点测设:从交点J D沿两切线方向量取切线长T,可定出Z Y和Y Z点,沿转向角 α内
角平分线方向量取外矢距E定出Q Z点。

⑶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4.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设圆曲线半径为R,两端缓和曲线长均为l。

转向角为α
⑴曲线综合要素:T、L、E、q、R、α外,还有L。

(两端缓和曲线长)
缓和曲线参数:m(切垂距)、P(圆曲线内移值)、β。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
曲线综合要素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参数计算公式:
⑵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点为:直缓点(Z H)、缓圆点(H Y)、曲中点(Q Z)、圆缓点(Y H)、
缓直点(H Z)
主点测设:有了曲线测设资料T、L、E,与单圆曲线主点测设一样,可定出Z H、H Z、Q Z各点。

至于H Y和Y H两主点,可采用以下偏角法测设。

⑶偏角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
B.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要从两端分别向中点测设)
坐标原点都在曲线起终点(Z Y、Y Z、Z H、H Z等),因为坐标原点固定不动,当测设曲线越长,支距越大,点位测设就越困难,精度越低。

如果切线支距法测设遇到障碍需要搬站时,要想继续用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是不可能的。

1.单圆曲线的测设:以曲线起点Z Y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

圆曲线上任一点i的坐标为:
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
⑴缓和曲线部分:以Z H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长为x轴。

在缓和曲线内,距Z H点为L1的i1点在
此坐标系内的坐标为:
⑵圆曲线部分:设曲线上一点i2,距Z H点曲线长为L2,可得i2点坐标为:
(一般情况下,偏角法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地区,切线支距法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两种方法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够随时交替使用)
C.任意设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
计算原理及思路:把由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组合而成的曲线归算到统一的导线测量坐标系统中,便于计算放样元素。

优点:测量误差不累计,测设的点位精度高。

尤其是测站设置在中线外任意一点测设曲线,将给现场
的测设工作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6.假设现有一深埋双金属管水准基点标石,两根金属管分别为钢管和铝管,进行两个标志的温度改正数。

7.3点和5点搭接测量计算及定权计算。

8.按比例分配原则计算各项误差的计算。

四、阐述题(3题)
精读教材中第10章和第11章中内容:全面掌握关于高速铁路与大型桥梁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测量技术。

(共3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