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


• 观察肺水肿的表现。
• 分析实验性肺水肿的原理及机制。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原理】
肺水肿:
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 • 快速大量输生理盐水NS • 注射Adr
肺水肿机制
•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水、钠摄入 •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微血管壁通透性↑ 4)淋巴回流受阻 排出)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原理】
• 大剂量快速输液(NaCl) • 一定量Adr的作用
1)循环血量↑
2)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3)血浆胶体渗透压↓ 4)微血管壁通透性↑ Adr收缩肺部血管,心动过速,心脏负荷增加,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进一步促进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原理】
大剂量快速输液(NaCl)
流程图
抓取家兔,称重 固定 1%普鲁卡因( 7ml ),皮下注射
分离左侧颈外静脉,穿线备用
左侧颈外静脉插管,NaCl快滴(100ml)(不能成线) 分离气管,倒T型切口,插管固定
NaCl 输液结束后,给予Adr(0.45ml/kg)
观察现象 处死动物,取肺观察形状,大小
注意事项
• 分离血管时,用钝性分离; • NaCl输液速度点滴够快,但不能成线 180-200滴/min(3滴/秒),过快致死。
皮肤正中作纵行切口
注意:钝性分离
用手指在皮肤外面向上顶起,即可见到 呈暗紫色的粗大血管的颈外静脉

远心端
右侧
气管
左侧

近心端

远心端
右侧
气管 线
左侧

近心端

远心端
右侧
气管
线
左侧

近心端
血管长度、插管、结扎

远心端
右侧
气管
线
左侧

近心端

远心端
右侧
气管
线
左侧

近心端
插管前,剪口位臵,形状 清理分泌物
称重,确定Adr给药量: 0.45ml/kg
步骤和方法
2. 家兔的固定
踝关节以上
腕关节以上
步骤和方法
3. 家兔的麻醉
3.1 剪毛:贴皮
3.2 麻醉:1%普鲁卡因,8-10ml(开口面积)
3.4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方法)
步骤和方法
5.2 手术过程
(1) 在紧靠喉头下缘,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约7cm的 皮肤切口,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结缔组织,首先 看到胸锁乳突肌。再向下分离,便露出紧贴于 气管上的胸骨舌骨肌,游离出气管、右侧颈外 静脉分离约3cm长,即可穿线备用。
↑血容量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Cap流体静压
肺水肿
注射Adr
α-R,收缩外周血管,↑回心血量 β-R,心动加速,↑左心负荷 肺淤血
肺水肿
↑Cap通透性
实验对象
• 家兔
步骤和方法
1. 家兔的捉拿
一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另一手托 住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抓的面积越大,其承重点越 分散,注意不要抓耳朵。
实验性肺水肿
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
Hale Waihona Puke 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 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揭示疾病的本质 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 和实验依据

病理生理学学习方法
临床实践 实验 实验室实验
细胞实验 高血压 动物实验 肺水肿 脂肪肝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目的】
• 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结果
肺水肿发生前 1. 呼吸频率 2. 幅度 3. 气管内现象 4. 肺部听诊
肺水肿发生后
5. 肺表面及切面状况
6. 肺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