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 20年间,全世界 90年代鼠疫病例数是80年代病例数的 2.93倍。
• 进入21世纪鼠疫流行有增无减,2000-2001年,有11个国 家报告人间鼠疫。
世界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
3000
2500
发 2000
病 人
1500
数 1000
500
0
687 70年代
937 80年代
2884 90年代
●国内鼠疫疫情:
疫源县(个) 疫源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鼠疫临床
一.临床症状 二.临床诊断 三.鼠疫治疗
第一节 临床症状
一.潜伏期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
例可达8~9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 株毒力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 抵抗力等因 素有关。 二.一般症状
第三节 鼠疫治疗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减少死亡。 正确用药,提高疗效。 精心护理,促进恢复。 消毒隔离,防止传播。
奥运期间危险因素
凭借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控制处理原则
•疫情报告 任何人发现可疑鼠疫病人或在鼠疫流行
区内发现不明原因的急死病人或病、死啮齿 类及其它动物,应及时以最快的方式向所在 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报 告。
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
腺鼠疫
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型。以受侵袭部位所属 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现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最常见部位是股、腋、颈等淋巴结为多见。淋 巴结肿增大的速度极快,肿大淋巴结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 移动性。淋巴结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坚硬,剧痛。患 侧呈被迫体位。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肿化脓破溃, 创口不易 愈合。
控制处理原则
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内以病房为中心划定小隔离圈,无关
人员禁止入内。 对小隔离圈内的人员及病人家属要隔离观
察,并进行预防性投药。 对病人所到之处进行彻底消毒。
预防控制
预防原则 消灭传染源:灭鼠(獭)。 切断传播途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疫
肺鼠疫
肺鼠疫有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之分。 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被感 染的。继发性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经血 行播散而引起的。
病初干咳,继之咳嗽加剧,咯出稀薄泡沫血痰 或纯血痰。胸部检查所见与危重的临床症状不相称, 有时肺部尚未出现明显病变病人已死亡。
肺鼠疫患者,里本,男,21岁,藏族。发病后次日死亡。
鼠疫败血症死者朋措,男,18岁,藏族
皮肤鼠疫
在鼠疫菌侵入皮肤的局部出现剧痛的红色丘疹,其后逐 渐隆起形成有血性内容的水疱,周围有炎症侵润,呈现一环 状隆起,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后,创面呈灰黑色,疼痛剧烈, 溃疡迅速扩大,短期内不易愈合。
脑膜炎型鼠疫
多为继发性,由腺鼠疫特别是颈部腺鼠疫经蛛网膜下 腔与淋巴腺之间的淋巴通道,不需经血行播散即可继发脑膜 炎。除腺鼠疫症状外,具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第二节 临床诊断
诊断原则
鼠疫病例的诊断应根据四部分检查结果综合 判断。 1、鼠疫流行病学依据 2、鼠疫临床特征 3、鼠疫细菌学诊断 4、鼠疫血清学诊断
流行病学依据
患者在发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疫区,接触过 疫区的疫源动物或动物制品。 接触过鼠疫病人或有被疫区跳蚤叮咬的可能。 进入过鼠疫试验室或接触过鼠疫试验用品 。
疫情处理原则
病人处置、隔离、转运 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治 疗,如当地不具备医疗条件,应立即用负压救护车 送往传染病医院。 肺鼠疫病人应戴口罩,途中禁止抛废物。护送车 辆到达目的地后,要对车上所以物品彻底消毒。 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病人应单独一 室。
疫情处理原则
样品采集: 根据初步判定的鼠疫类型采集病人血液、痰液及 淋巴液。 医务人员防护: 进入诊室必须穿隔离衣,戴工作帽、N95口罩和 无菌手套。接触病人后立即洗手(0.3%~0.5%碘伏 消毒液)消毒。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要戴防 护眼镜。
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 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重症病人早 期出现神经症状,意识不清,步行蹒跚, 恐怖不安,眼脸 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临床分型
• 腺鼠疫 • 肺鼠疫 • 败血症鼠疫 • 其他型鼠疫
鼠疫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杨学明
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 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 点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被WHO规定为国境 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流行趋势
世界鼠疫疫情:
• 1980-1999年全世界有27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其中非洲 有14个国家,亚洲8个国家,美洲有5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 其中有9个国家几乎每年都有人间鼠疫发生。分别是马达 加斯加、坦桑尼亚、巴西、秘鲁、美国、中国、越南、蒙 古(1989年后)、缅甸。
➢80年代鼠疫病例数102例; 90年代鼠疫病例数371 例;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 3.6倍) 。 ➢进入21世纪疫情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云南、广 西、贵州、西藏、甘肃5省(区)13个县(市)报 告人间鼠疫254例,死亡3例。其中云南报告122例, 广西42例,贵州88例(死亡1人),西藏、甘肃各1 例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时隔53年重又发生鼠 疫,贵州历史上无鼠疫流行记载。
鼠疫流行特点
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间隔多年再度暴发。 鼠疫向城市及人口密集区逼近。 凭借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在扩大
300
250
2
279
286
291
200 150 185
100
50 45.9
0 1982
93.6 2000
99.5 2003
140 115
2005
2006
败血症鼠疫
败血症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也有原发与继 发之分。当腺型或其他型鼠疫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时,病 情恶化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原发性败血症鼠疫的感 染途径与腺鼠疫相同,或剥食染疫动物时经创口感染,当 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的鼠疫菌毒力强、菌量大时,病原 体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使病人很快陷入重症中毒状态。 不及时抢救1~3天内迅速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