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统计学_05动态分析指标

实用统计学_05动态分析指标


式中: ——序时平均数标
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式中:
——序时平均数; ——各时点水平; ——间隔长度(权数)。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若是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公式为
an-1+an a1+a2 a2+a3 + +…+ 2 2 2 a= n-1 an a1 +a2+…+an-1+ 2 = 2 n-1
三、最小平方法 最小平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是依据动态数列的观察值与趋势 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的基本要求,拟合一种趋势模型,然后
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推导出标准联立方程组,并求其参
数,进而测定各期的趋势值,形成一条较为理想的趋势线。 最小平方法是分析测定长期趋势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拟合趋
势直线模型、趋势曲线模型。现象应选择哪一种趋势模型拟合,
度通常按几何平均法计算。
X =
n
x1 x2 x3 … xn =
n
xi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四、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程度的指 标。平均增长速度不能直接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以平均求
得,而应根据它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按下列公式计算,即
( 或减 100%)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1
100%的差额。 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的关系为:
增长速度 =
增长量 报告期水平 - 1 = 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
( 或减 100%) 增长速度 = 发展速度 - 1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发展速度大于“1”,增长速度得正值,表明现象增长的程度; 反之,如果发展速度小于“1”,增长速度得负值,表明现象降 低的程度。同样,由于对比基期不同,增长速度也有环比增长 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之分,其公式为
母两个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对比计算。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一)增长量 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两个发展水平之差,它反映某种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数量增长的绝对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二)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 一段时期内各个发展时期的一般增减量水平。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五、计算与应用平均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1)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速度,要注意环比发展速度的同质性, 只有在经济发展情况比较稳定时才可使用。
2)应结合具体的研究目的,要合理选择基期。
3)在运用平均速度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与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结合 分析。
4)在现象发展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说明
②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 环比发展速度,即
a2 a1 a2 a0 a2 ÷ = × = a0 a0 a0 a1 a1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二、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 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
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也是发展速度减1或减
数据资料,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经修匀后整理的数据资料
能够反映出现象发展的趋势。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二、移动平均法 这种方法是时距扩大法的发展和改良,它把动态数列时距扩大, 并经过逐项移动计算序时平均数,得出新的序时平均数动态数
列,依次消除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的影响,以观察现象
发展的总趋势。
总平均速度。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长期趋势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① 时距扩大法;② 移动平均法(实质是时距扩大法的改良);③ 分段平均法;④ 最小平方法等。由于分段平均法较易,在此不作介绍,下面仅 介绍①、②、④三种方法。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一、时距扩大法 时距扩大法是测算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长期趋势最简便的方法, 它把动态数列中各个时期的数据资料分段计算,得出较长时期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设动态数列的指标为a,其指标按顺序排列为 则 , , …, ,
an- 4 + an- 3 + an- 2 + an- 1 + an an- 2 = 5
这种方法也比较简便易行,但须注意时距选择要适中,不要过 小或过大。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进行
趋势预测。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环比发 逐期增长量 ( 或减 100%) = - 1 前一期水平 长速度 展速度 定基增 定基发 累计增长量 ( 或减 100%) = = - 1 最初水平 长速度 展速度
环比增
=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三、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对若干个环比发展速度计算的一种序时平均数。 它表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的程度。平均发展速
1.动态数列的概念
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时间序列,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统
计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统计数列。动态数列由 两个因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一是反映客观现象的统计 指标数值。 2.动态数列的种类 (1)绝对数动态数列 (2)相对数动态数列 (3)平均数动态数列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平均增长量 =
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计增长量 = 逐期增长量个数 时间数列项数 - 1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发展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 明现象发展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 (或若干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水平 发展速度 = 基期水平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若是间隔不等的时间数列,公式为:
a2+a3 an-1+an a1+a2 f1+ f 2+…+ f n-1 2 2 2 a= f1+f 2+…+f n-1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二)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相对数时间数列属于派生数列,它是由两个具有联系的绝对数时 间数列相应项对比而得的一种数列。其计算公式为:
一、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或时点上实 际达到的水平数值。它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 标三类。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二、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在统计上将这种平均数叫做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一)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实用统计学
第五章
动态分析指标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和讲述,让学生明确动态 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动态数列的各种水 平指标、平均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并结 合实际应用。同时,要了解动态数列变动的 几种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是学会用最小平方 法。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 an 2 1 bn 2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三)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平均数时间数列可以由静态平均数或序时平均数所组成。由于静 态平均数的分子多属于标志总量,其分母多属于总体单位总量,
故其时间数列实际上也是由两个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应项对比形成
的。因此,要计算静态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与由相对 数时间数列求序时平均数的方法一样,也需先分别求出分子、分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同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的 是现象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程度,故又称“总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发展速度 =
a 报告期水平 a a a a = 1 , 2 , 3 ,„, n 1 , n 某一固定基期水平 a0 a0 a0 a0 a0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有如下关系: ①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即 a a a1 a2 a3 × × × …× n = n a0 a1 a2 an- 1 a0
主要取决于现象发展变化的特点。这里仅介绍直线趋势模型。
ˆ = a + bx y
第四节 动态数列因素分析
求得a,b两个参数,代入直线趋势模型中,便可以得到与实际 观察值相应的趋势值。由此可以形成一条趋势直线,既可以认 识现象的发展变化动态,还可以预测未来。

c=
a b
则 式中: ——相对数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 ——分子数列序时平均数; ——分母数列序时平均数。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若是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则
1 a1 + a2 + … + 2 a n 1 c= = 1 b b1 + b2 + … + 2 n- 1 1 an 2
1 a 1 + a2 … + = 2 1 1 bn b1 + b2 + … + 2 2
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 发展速度。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同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 发展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发展速度 =
a a 报告期水平 a a a = 1 , 2 , 3 ,„, n 1 , n a1 前一期水平 a0 an 2 an 1 a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