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面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危险源评估经排查、分析和评估,确定本矿地面易发生火灾且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部位有9处,具体如下:(1)上、下办公楼;(2)1、2、3号职工宿舍;(3)职工食堂;(4)材料木场;(5)物资仓库;(6)供电中心变电所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面建筑物火灾,露天火灾,电气设备火灾等事故。
可能发生的季节全年,其中冬季、春季等干燥季节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1)地面火灾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2)矿井进风井口附近发生火灾,所产生的烟气可能随同风流进入井下,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严重时会造成井下人员伤亡。
(3)变电所等矿井地面要害场所发生火灾,可能造成全矿停电、停风,由此可能引起瓦斯爆炸、水灾等矿井重大安全事故。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
当火场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当首先抢救人员。
(2)坚持专职机构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矿救护队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为本矿专职消防力量,协同作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3)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
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调度救援力量和物质资源,统一指挥灭火救援。
(4)坚持“积极抢救、保护财产”的原则。
在实施灭火的同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财物,尽力减少火灾损失。
3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发生地面火灾事故时,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即转为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矿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如下。
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成员单位:保卫科、生产技术部、安监部、救护队、党群工作部、仓库人员等后勤部门等。
地面火灾事故发生后,救援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保卫科长,安监部长;组织机构职责(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a)发生事故时发布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应急结束后发布应急终止指令;b)调度救援力量和物质资源,组织指挥灭火救援;c)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发出紧急救援请求;d)负责事故信息发布、灾后事故调查和处理、总结事故教训及应急救援经验和教训等工作;e)常态下负责组织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体系、装备及报警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培训演练等工作;f)督促做好地面火灾预防,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2)矿长(总指挥):是抢险救灾的第一指挥者。
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审批应急救援方案,下达决策命令,组织、指挥各成员单位开展抢险救灾。
(3)总工程师(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完成总指挥委托的工作任务;负责应急救援的警戒保卫指挥。
(4)安全副矿长(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完成总指挥委托的工作任务;负责组织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促和监督。
(5)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贯彻实施指挥部决策,快速组织灭火救援工作,抢救遇险、被困人员及伤员,指挥疏散人群,维护救灾秩序;组织灾后事故调查处理。
(6)保卫科:负责火警应急值守,发生事故时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报指挥部审批,组织实施现场灭火救援;负责划定警戒区,维护救灾秩序;负责灾后事故调查;常态下负责组织消防检查,督促、监督地面火灾隐患整改等工作。
(7)生产技术部:负责应急值守,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按照程序报告和通报,召集指挥部成员,负责传达、落实应急救援指令,开展应急调度;负责抢险救灾的协调组织工作。
(8)安监部:负责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促和监督;负责灾后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9)救护队:按照指挥部指令实施现场灭火救援。
(10)事故单位: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自救、互救,协助专业队伍实施灭火救援;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4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1)矿地面消防由保卫科主控,具体负责火灾危险源的检查和监管。
同时,矿成立防火委员会,加强消防管理;每年火灾易发的冬季,矿组建冬季防火检查组,加强消防安全检查。
(2)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矿制定了《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管理规定》,依法规范各类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置、使用、检查、管理责任及考核。
(3)根据火灾危险性、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本矿地面场所划分三个火灾危险级,即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根据其火灾危险级别和危险源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4)矿根据上级标准,确定本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重点防范。
(5)地面要害场所、容易引发火灾的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重点防火部位,均制定有专门的消防制度、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责任到人。
(6)矿制定并执行以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a)动用明火、用电审批制度。
重点防火部位禁止违章动用明火和用电,确需动用明火时必须制定防火措施,报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
b)易燃易爆场所防火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设置明显防火标志,工作人员做到“三懂三会”,即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火灾扑救;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
坚持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c)防火检查和消防隐患整改制度。
职能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防火部位进行检查巡视,查出火灾隐患登记备案,并向责任单位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及时督促和检查整改情况。
d)消防培训制度。
对特殊工种、重点防火部位工作人员,进行专门消防培训,建档备案;加强消防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7)矿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管理。
a)明确保卫科是全矿各场所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b)各场所配置消防器材,要求其类型、数量及设置方式必须符合规定,并明确管理责任人,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c)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必须是在扑救火灾或进行灭火实战演练时使用,未经保卫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使用。
d)定期维修保养地面消防设施,保证消防供水。
(8)矿属各单位贯彻以下消防安全管理规定:a)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工作计划。
b)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为消防管理第一责任人。
c)针对本单位特点,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d)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e)按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加强维护,确保完好、有效。
g)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规范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f)消除集住宿、生产经营、储存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
预警行动4.2.1 预警条件下列情况之一,经矿长批准,对地面火灾事故进行预警。
(1)出现火灾前的征兆或发生火灾的迹象;(2)燃烧失控或有可能失控;(3)易燃易爆物失控;(4)可能引发地面火灾的其他情况。
4.2.2 预警方式和方法(1)矿调度室和保卫科负责接收地面火灾信息,接到上述异常信息时,保卫科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矿调度室立即向矿长报告,同时向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保卫科科长以及区域分管矿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2)有关领导和人员迅速组织调查分析,当确认有发生火灾事故危险时,立即发布预警指令,命令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物资管理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通知现场及附近区域采取现场紧急处置、安全防护、组织人员撤离等措施,同时迅速研究应对方案,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防止事故发生或灾害扩大。
4.2.3 信息发布程序灾害预警指令由矿长下达,由矿调度室向相关单位、场所、人员和受威胁区域传达发布。
5 信息报告程序报警系统及程序事故报警系统及程序见下图。
地面火灾事故报警系统及程序图上级监管部门 1、保卫科2、当地医院医院3、救护队1、保卫科科长2、生产技术部部长3、安监部部长4、救护队队长5、机电科科长6、党群工作部部长 矿 长 1、值班矿领导2、总工程师3、安全副矿长火灾事故现场矿调度室 保卫科 3 3 4 1 3 23 1(1)发现地面火灾的人立即报告矿调度室或保卫科,保卫科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2)矿调度室立即向矿长报告;矿长下达应急预案启动指令。
(3)矿调度室迅速通知应急救援队伍、有关矿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成员、相关机构,通知火灾现场及受威胁区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4)矿调度室及时向当地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报警方式现场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报警。
(1)矿调度室应急值守电话:,,,(使用手机拨打时,要在8位号码前加拨0335。
下同);(2)保卫科火警接警电话:,;(3)工人村火警接警电话:,或直接拨打119。
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采用固定电话或手机通告、报警。
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事故初步原因;现场人员分布状况及撤离情况,人员伤亡、遇险、失踪情况(人数、伤害程度、遇险险情、所属单位);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灾区人员向外求援方式(1)手机,电话;(2)呼救,发出敲击声等。
6应急处置应急启动发生地面火灾事故威胁地面生产、办公、生活等场所安全或矿井生产安全时,矿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根据事故的可控性和发展态势,必要时报请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灾情和救灾需要,迅速指挥、协调下列应急工作:(1)指挥义务消防队和医疗人员赴火灾现场抢险救灾;(2)指挥现场及附近人员组织灭火自救、撤离避险;(3)视情况,组织指挥专职人员对现场实施安全监控;(4)视情况,调度消防器材、设备及其他救援力量支援现场救灾;(5)调动、指挥警力,设置警戒,维护救灾秩序等。
6.2.2 应急行动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相关单位、部门和机构采取下列应急行动:(1)救援队伍出动。
应急启动指令下达后,矿调度室立即通知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携带救援装备,按消防要求出警,赶赴事故现场。
(2)制定救援方案。
保卫科迅速了解和分析灾情,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根据灾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3)灭火救援。
义务消防队到达火灾事故现场,迅速按照救援方案和抢险救灾程序,开展抢救遇险人员、灭火扑救等救援行动。
(4)医疗救护。
医疗人员赶到事故地点,迅速开展现场急救,及时转送伤员。
(5)现场监控。
当火场及附近存有易燃易爆物、化学剧毒品、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物品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专职人员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防止灾害扩大或衍生其他事故。
(6)警戒保卫。
保卫科调动警力赶赴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及时疏散群众,维护救灾秩序。
6.2.3 资源调配根据救灾需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调度消防器材、设施、设备及救援力量,本矿资源不足时,迅速向邻近单位、消防机构或救护队发出求救信号,请求增援。
救灾现场加强灾情侦察和监控,出现火势失控、火场有爆炸危险、建筑物坍塌或其他特殊险情,危及安全时,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