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隧道(陈建勋)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二、两个试验段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一)初期支护阶段监测结果
1.围岩压力 第1试验段中YK50+104.2断面的围岩压力分布不均,且压力值
较大,其他三个断面的压力值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大多部位压力值都
在0.1MPa以下。二次衬砌施做后,压力值基本稳定。 2.喷射混凝土应力 第2试验段的YK50+142断面的喷射混凝土有受拉力的情况,各 个断面的喷射混凝土所受的压应力都在8.0MPa以下,在同一量级,应 力值增长速率也大致相同。喷射混凝土施作后20天左右喷层应力趋于 稳定,应力呈缓慢增长态势。但二次衬砌施作后,应力值有所下降,
黄土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黄土隧道中取消系统锚杆的现场试验研究
汇报人:长安大学 陈建勋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一、前言 二、两个试验段的对比分析 三、锚杆轴力测试分析 四、锚杆受力机理分析 五、结论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一、前 言
一、前言 目前,黄土地区隧道的支护结构形式多采用复合式衬砌, 它是由初期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组合而成。初期支护采
4.净空收敛和拱顶下沉
从各个断面的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值来看,变形在同一量级,大小 比较接近,稳定所需时间也大致相同。 5.第1试验段锚杆轴力 从监测结果来看,拱部和墙脚处锁脚锚杆不同深度处的轴力均为 压力,而拱脚处的锁脚锚杆受拉,锚杆所受最大压应力为57.11MPa,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5.通过对Ⅳ级围岩隧道施工各个工序所需时间的统计,在四台电钻同时
施工的工况下,锚杆施工所需时间至少为2小时,完成初期支护每个循环所需 总时间约为16小时。如果取消系统锚杆,不但可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 能确保隧道稳定,而且可显著缩短工期。 6.以长3米的锚杆单价46元/米计,Ⅳ级围岩拱部的锚杆共有23根/延米, 工程造价为3174元,以隧道工程造价3万元/米计,锚杆占工程的10.6%。可 见,取消锚杆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
上台阶
行 车 道 中 心 线 中台阶
隧 道 中 心 线
2% 仰拱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汇报结束
谢 谢!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小,数据受误差影响较大。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三、锚杆轴力测试分析
三、锚杆轴力测试分析
锚杆轴力统计表
围岩 类别 拱顶 最小 应力 22.92 Ⅵ 2.01 1.84 Ⅳ 7.50 Ⅴ 4.21 10.47 4.53 26.68 0.82 53.00 9.85 19.16 1.14 41.66 2.73 21.42 -0.52 -30.34 -2.04 4.87 0.31 -35.34 0.83 0.79 0.21 7.58 -1.03 28.92 37.76 1.35 7.63 10.34 57.11 0.78 11.76 35.54 53.16 -0.56 0.24 -114.77 -23.13 -0.46 1.00 -36.84 -35.47 0.77 -8.05 -46.09 80.79 最大 应力 30.47
里程
左拱腰 45度处
最小 应力 16.00 最大 应力 88.11
右拱腰 45度处
最小 应力 5.81 最大 应力 7.39
左拱脚处 锁脚
最小 应力 -47.50 最大 应力 -129.63
右拱脚处 锁脚
最小 应力 -0.46 最大 应力 -10.16
墙脚处 锁脚
最小 应力 0.74 最大 应力 -40.18
之后应力发展进入稳定阶段。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二、两个试验段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3.格栅钢架应力 除YK50+134断面的拱顶和右拱60°处的格栅外侧应力值大于 100MPa(分别为111.4MPa和104.3MPa)外,其余各断面各点所受的应力 均在100MPa以下,处于同一量级。格栅钢架施作后20天左右,格栅钢架 应力趋于稳定,应力呈缓慢增长态势。但二次衬砌施做后,应力值有所 下降,之后应力发展进入稳定阶段。
二、两个试验段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最大拉应力为35.47MPa,表明锚杆受力不大。 (二)二次衬砌阶段监测结果 1.接触应力
四个监测断面的接触压力拱部压力值比较接近,处于同一量
级,最大开挖线处的压力值相对来说较大,右侧压力值最大为 0.268MPa,左侧压力值最大为0.102MPa。仰拱边缘处的压力值相对较
二次衬砌阶段元件布置图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钢筋应力计焊接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锚杆安装角度很小,接近于水平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二次衬砌混凝土中应变计的安装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YK49+670 YK49+676 YK50+104.2 YK50+110.5 K52+296
注:正值表示压应力;负值表示拉应力。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三、锚杆轴力测试分析
通过对刘家坪2号隧道的两个监测断面、刘家坪3号隧道的两个监 测断面以及刘家坪5号隧道的一个监测断面的锚杆轴力测试结果(见 上表)分析可以看出,拱部锚杆轴力均为压应力,拱脚处锁脚锚杆轴 力均为拉应力,墙脚处锁脚锚杆所受轴力有拉应力也有压应力。
★ 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外侧应力
★ 二次衬砌净空收敛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监测断面元件布置
一、前言
0
0 压力盒 1 钢筋应力计 2 测力锚杆 混凝土应变计 3 4
1 2 压力盒 3 混凝土应变计
4
5
收敛基线 钢筋应力计
6
5
收敛基线 6
7
7 8
8 9 10 11
初期支护阶段元件布置图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刘家坪3号隧道开挖跨度12.16米。在该隧道设置了两 个试验段,共四个监测断面,均为Ⅳ级围岩。该段为离石 组老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紧密,中部夹含多层棕红色 古土壤层和少量钙质结核,呈块状整体结构,柱状节理发 育。 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开挖半径6.08m,采用拱部 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该隧道设计支护参数见下表。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五、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建议将黄土隧道初期支护
锚喷支护形式=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拱架
改为
钢喷支护形式=钢拱架+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锁脚锚杆
即取消系统锚杆,采用钢拱架接头处锁脚锚杆取代。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五、主要结论
隧道施工步骤示意图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马兰组新黄土
离石组老黄土 YK50+025 有系统锚杆试验段 YK50+090.5 65.5m 30m YK50+120.5 30m YK50+104.2 YK50+110.5 YK50+134 YK50+142 无系统锚杆试验段 YK50+150.5 61.5m YK50+212
90cm
20cm
二次衬砌
45cm厚模注混凝土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2.拱部初期 支护施工
1.拱部环形开挖
10.二次衬砌施工
3.核心土开挖
7.边墙初期 支护施工
6.边墙 开挖 8.左侧仰拱开挖 及衬砌施工 9.右侧仰拱开挖 及衬砌施工
4.边墙 开挖
5.边墙初期 支护施工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四、锚杆受力机理分析分析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弹性区
塑性区
松动区
第1试验段为有系统锚杆段,监测断面埋深约44米。
第2试验段为无系统锚杆段,监测断面埋深约36米。
监测断面纵向布置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一、前言 监测项目
★ 围岩压力
★ 初期支护净空收敛与拱部下沉
★ 喷射混凝土应力 ★ 格栅拱架内、外侧应力
★ 纵向连接筋应力
★ 锚杆轴力 ★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
大,最大为0.406MPa,仰拱其他部位压力值在0.100MPa以下。
2.衬砌混凝土应力 从各断面的监测数据来看,衬砌混凝土绝大部分处于受压状 态,压应力值也较为接近,处于同一量级,应力值比较稳定。
钢架条件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二、两个试验段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3.净空收敛 从监测结果看,各断面最大收敛值仅在1mm左右,衬砌变形很
用喷锚支护,由喷射混凝土、系统锚杆、钢筋网、型钢拱架
或者格栅拱架等支护部件进行适当组合的支护形式。但在黄 土隧道中,系统锚杆是否能在结构中起到作用,这个问题一 直倍受争议。鉴于此,在某黄土隧道中设置了有系统锚杆和 无系统锚杆两个长各为30米的试验段,进行现场施工监控量 测,其目的是通过对两个监测段的对比,检验系统锚杆在黄 土隧道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