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工程概况 (1)1.1工程特征: (1)1.2自然条件: (1)2 施工方案: (2)2.1 确定施工过程数,划分施工段 (2)2.2 安排施工顺序,确定施工流向 (2)2.3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 (3)3 施工进度计划表 (5)3.1基础工程的流水节拍和流水工期 (5)3.2主体工程 (6)3.3屋面工程 (7)4 施工平面图 (7)4.1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轮廓线范围图 (7)4.2垂直起重机的布置 (8)4.3混凝土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的布置 (8)4.4材料堆场和仓库的布置 (9)4.5质量、安全、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1)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1 工程概况1.1工程特征:(1)工程概貌:本工程为二类多层办公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面积为2664平方米。
(2)建筑设计:本工程为二类多层办公建筑。
标准层高为3.6M,顶层层高为3.4 M,建筑全长为126.96M,最大宽度为37.8M,外墙为250厚陶粒空心砖及50厚聚苯颗粒保温复合墙体,内墙为200厚煤陶粒空心砖墙体,屋顶女儿墙采用240厚砖墙,砌块墙体、砖墙均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在室内所有门窗洞口和墙体转角的凸阳角,采用1:2水泥砂浆做1.8米高护角,两边各伸出80. 本建筑物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郊,用地概况属于平缓场地,防震等级为8度,使用年限为50年。
所需劳动力基本满足要求、高峰时期最大720人/日。
由于工程离公司生活基地较远现场设工人居住临时住房。
(3)结构设计: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现浇混凝土楼板、现浇混凝土楼梯均采用C30水泥,过梁、基础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没有预制楼板、柱等。
没有地下室,±0.000以上4层,1.2自然条件:施工现场已经平整。
表层土以下为2M厚的普通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8M,对施工没有影响。
施工期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9月最大风力为6级,雨期在8月到10月。
最高温度在8月到9月,最高气温为34度。
最低气温在12月到次年1月。
对施工略有影响。
2 施工方案:2.1 确定施工过程数,划分施工段⑴确定施工过程数:基础部分常划分为:挖土方,铺垫层,砌基础,回填土等四个施工过程。
砖混结构的主体部分:砌砖墙,浇钢筋混凝土,吊装楼板的三个施工工程。
在主体与装修部分之间,可独立安排一个筑屋面施工过程,或将屋面划分为找平层,防水层,架空隔热层等施工过程。
装修部分可划分为:外墙装饰,天棚内墙刷粉,楼地面铺筑,安装门窗扇,玻璃油漆等五个施工过程。
(2)划分施工段:1)施工段的分界线,应与结构线保持一致,如当房屋中存在有沉降缝,高底层交界线,单元分隔线等,则施工段的分界线应以这些结构线为基础确定施工段。
2)施工段的大小应满足劳动组织所需的工作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划分施工段时,应考虑施工小组人员最小搭配后的活动范围要求或施工机械活动范围的要求,故施工段不能划分的太小,太小会形成拥挤阻塞而影响施工效率。
3)施工段与施工段之间最大差最好控制在15%以内,这样可以形成有节奏的连续的均衡施工。
4)在多层楼房结构中,每一层所划分的施工段数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
基础工程应划分为2---4段。
主体工程可以与基础的划分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般按每层平面位置常划分为2—6段。
装修工程部分常以层为段,即一个楼层为一个施工段。
2.2 安排施工顺序,确定施工流向办公楼的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先挖土,后铺垫层,再砌基础,最后回土这一规律。
即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可表示为:挖土→垫层→筑基→填土。
砖混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可表示为:砌墙→混凝土→吊板。
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流向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1)“由内而外,由上而下”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它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案,一般是在层面防水工程完成后,就接着进行顶层外墙面装修,顶层外墙面装修完毕,随即撤掉顶层外脚手架进入顶层室内装修,当顶层内装修完毕,就转到下一层外墙装修,如此往下直至底层。
这一方案的优点是各施工过程之间没有相互干扰,使装修作业一气呵成,避免堵洞补现象,从而保证装修工程的质量,其缺点是工期相对较长。
它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可表示为:由顶层向下:外墙面→天棚内墙→楼地面→安门扇窗→玻璃油漆。
2)“由下而上,再由外而下”的施工顺序和流向。
它可以在主体结构完成三四层后就可以同时插入地层的室内装修,这样在顶层结构工程继续进行的同时。
室内装修也由下而上同时进行,当主体结构及屋面工程全部完成时,室内装修也相继达到顶层,最后转入顶层外墙面装修,由下而上,完成一层撤去一层脚手架,直至地面。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主体结构与室内装修可穿插进行,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缺点是:当上一层室内装修时,会累及到下一层地面的整洁性,故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楼板漏水漏浆,若不赶工抢时则多不采用。
它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可表示为:内底层装修(包括天棚,墙面,地面)→内顶层装修(包括天棚,墙面,地面)→外顶层墙面(包括外刷粉,安装门扇窗,玻璃油漆)→外墙面。
3)“由内中而下至底,再由内中而上转外”的施工顺序和流向。
这一方案是上一方案的改良,它是当主体结构接近底层时,即可从房屋的中间层开始插入,往下进行室内装修直至底层,然后再由中间层向上继续室内装修,到顶层后转外墙装修,由上而下直至完成。
这一方案的优点是因结构和装修可同时穿插进行,从而缩短工期,同时因结构与结构层之间存在有二,三层楼板的隔离,故也不会影响下层地面的整洁性,从而保证装修工程的质量。
缺点是:安排计划比较麻烦,也只适用与层数较多的房屋(至少六层以上)它的施工顺序和流向可表示为:内中层装修(包括天棚,墙面,地面)→内底层装修(包括天棚,墙面,地面)→由中层向上→内顶层装修→外顶层墙面(包括外刷粉,安装门扇窗,玻璃油漆)→外底层墙面。
2.3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1)土石方工程:龙门桩、放坡系数、劳动力、安全交底、工具。
水平、垂直运输机械选择:龙门吊、井字架、起重机。
根据该建筑物高度、外形、平面尺寸和构件最大重量选用龙门吊作为主体结构施工水平、垂直运输机械:塔式起重机(型号选择数量确定)和井字架。
选2台塔式起重机于建筑物两侧,无轨。
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方法:本工程的基础均为独立基础,基坑底部面积分别为(2.8*2.8)、(3.8*3.8)(5.4*3.3),土质均为普通土、地下水位为8米,基坑四周比较狭窄,因为修整边框困难,因此不易采用机械开挖,而采用人工放坡开挖,开挖高度为1.35米,地坑开挖体积为547.4平方米。
基槽的开挖长度为267.17米,开挖高度为0.2米,开挖体积为19.24平方米。
土方开挖方式为全面开挖,部分土堆放在基坑四周(以便回填使用),其余土由机械(人工)运至堆放场(1200M距离),(回填土)剩余土由汽车运送到堆积场。
考虑混凝土施工方便,基坑工作面实际尺寸放大0.36倍。
挖土进程中随挖随清理,然后会同甲方检查验收。
为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在基础上口做好小护堤,在基础两侧各挖一积水坑,准备排水泵排向流放雨水井。
回填土施工方法:利用土方开挖的自然土进行回填,回填的用量不够时应采用卡车进行填土内运,所产生的费用由建设方另出。
基础防潮层作完后基础验收合格,作好隐蔽记录。
(2)墙体工程:砌筑质量控制,墙体垂直度,墙体水平度:(每10皮砖的水平误差不大于8mm)。
(3)钢筋混凝土工程:1)钢筋工程:浇筑混凝土垫层采用木模板作为模板材料,并将其进行编号以便拼装。
绑扎基础钢筋,严格按照建筑结构施工图中所标注的型号尺寸进行绑扎。
钢筋制作:钢筋采用HRB335为受力钢筋、HPB300为绑扎钢筋;钢筋的尺寸会在图纸中表示;钢筋的配制要符合国家标准;规格在结构施工图中表示;数量严格按标注实施;接头的最短搭接长度为300mm。
绑扎时尽量不要再一个平面上,适当的错开;绑扎尺寸最小为300mm;保护层厚度在结构施工图表示。
2)混凝土工程:浇筑混凝土垫层采用木模板作为模板材料,并将其进行编号以便拼装。
浇筑基础混凝土时注意要进行成充分的振捣,防止基础出现裂缝。
凝土工程的主要部位是承重的梁、柱、和基础。
标号、强度在建筑施工图中有表示。
垂直、水平运输方法为龙门吊和塔式起重机。
水泥标号为C25/C30/C35。
(4)屋面工程:采用卷材防水材料,屋面具体为不上人屋面。
做保温隔热层,屋面上方设有水箱和电器储存室,并做好防水设施。
3 施工进度计划表序号分项名称劳动量/工日施工队人数基础工程1 基础挖土200 302 混凝土垫层16 303 基础扎筋48 64 基础混凝土180 105 素混凝土墙基础60 106 回填土50 10主体工程7 脚手架1238 柱扎筋80 109 柱梁板楼梯支模960 2010 柱浇混凝土320 2011 柱梁板楼梯扎筋320 2012 柱梁板楼梯浇混凝土720 3013 拆柱梁板楼梯模板160 1014 砌砖墙720 30屋面工程15 屋面防水层56 816 屋面隔热层36 183.1基础工程的流水节拍和流水工期考虑到基础混凝土垫层劳动量小,可与挖土合并为一个施工过程,又考虑到基础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墙基是同一工种,可以合并为同一施工过程。
基础工程经过合并后共有4个施工过程,可组织全等节拍流水,由于占地面积约为670m^2,考虑工作面的因素,将其划分为两个施工段,流水节拍和流水工期计算如下。
1)流水节拍基槽挖土和垫层的劳动量之和为216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30人,采用一班制,垫层完成后其相应施工应养护1d,流水节拍为:t挖=216/30*2=4(d)基础绑扎钢筋,劳动量为48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6人,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扎=48/6*2=4(d)基础混凝土和素混凝土墙基劳动量共为24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10人,采用三班制,基础混凝土完成后需养护1d,其流水节拍为:t混=240/10*2*3=4(d)基础回填土其劳动量为64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10人,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回=64/10*2=4(d)2)基础工程的流水工期TL=(n-1)*t+mjt=(mj+n-1)t+∑Z+∑C=(2+4-1)*4+2=22(d)3.2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包括搭拆脚手架,柱扎筋,柱、梁、板、楼梯支模,柱浇混凝土,梁、板、楼梯扎筋,梁、板、楼梯浇混凝土,拆模版,砌砖墙等施工过程。
主体工程由于有层间关系,m=2,n=8,m﹤n,工作班组会出现窝工现象。
但框架结构只要模板工程这一主导工程的施工组连续施工,其余的施工过程的施工组与其他工地统一考虑调整安排。
其流水节拍和施工工期计算如下。
1)流水节拍(1)柱扎筋的劳动量为8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10人,施工段数为m=2*4=8段,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柱扎筋=80/10*2*4=1(d)(2)柱、梁、板楼梯支模劳动量为96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20人,施工段数为m=2*4=8段,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支模=960/20*2*4=6(d)(3)柱浇筑混凝土的劳动量为32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20人,施工段数为m=2*4=8段,采用二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柱混凝土=320/20*2*4*2=1(d)(4)柱、梁、板、楼梯扎筋的劳动量为32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20人,施工段数为m=2*4=8段,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柱、梁、板、楼梯扎筋=320/20*2*4=2(d)(5)柱、梁、板、楼梯浇混凝土的劳动量为720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30人,施工段数为m=2*4=8段,采用三班制,其流水节拍为:t柱、梁、板、楼梯=320/20*3*2*4=1(d)(6)实际中柱拆模可比梁拆模提前,但计划安排上可视为一个施工过程,即等梁、板、楼梯浇筑完混凝土后养护12d才拆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