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管理制度
第一条发票的领用和保管
(一)公司本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设专人向税务机关领购发票(包括普通发票及增值税票),并配备发票领、用、存登记簿,详细记录发票领、用、存情况。
(二)各部门应派专人申领、保管、开具发票。
领用时应填写“领用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向财务部申领,或由财务部统一管理,集中开票。
(三)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妥善保管,用完后退回财务部核销。
(四)发票不得丢失,一旦丢失必须立即向部门领导及财务部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第二条发票的开具和使用
(一)开具发票应按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
不得跳号,不得开具
阴阳发票。
发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如填写错误应注名“作废”后重新开具发票
联、抵扣联加盖发票专用章,按规定转出。
(二)开具普通发票时,还必须注名批发单价、扣率、折扣后单价、零售单价等内容。
(三)开票员、复核员应填写全名,不得只填写姓而不填名。
(四)发票随用随开,开后再加盖印章。
不得虚开、不得转借、转让和为其他单位代开发票,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跨地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
第三条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和使用
(一)收取增值税发票的填开要求
1. 发票各项目不允许有空项,销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纳税人登记号、开户银行及帐号必须详细填写,不得遗漏。
发票必须加盖销货单位发票专用章。
如有
遗漏、涂改均为废票,不得收取。
2. 购货单位名称必须和单位注册名称一致,票面税率必须单一。
3. 进货开一张发票的,要在发票货物栏注明货物总称,并附注有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的详细清单,清单须加盖销货单位相关印章。
4. 专用发票的开票单位必须与实际收货单位一致。
不一致时要求销货单位出具证明。
5. 如所购货物发生退货时:
⑴. 当购货方未作帐务处理时,应将“发票联”、“抵扣联”退回销货方。
⑵. 当购货方已作帐务处理时,应到税务机关开具“退税证明”交销货单位,
由销货单位据此开出红字发票后作为扣减进项税额的依据。
6. 取得运费结算单据,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7. 抵扣联应按次序每月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二)开出增值税发票的要求
1. 业务人员要求开增值税票,必须提供准确的购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纳税人登记号、开户银行及帐号。
2. 不得先开普通发票,再更换增值税发票。
3. 如已开增值税票有不妥之处,必须要求销货单位将原“发票联”、“抵扣联”退回后,才能换开新发票。
4. 如所销售货物发生退货时:
⑴. 当购货方及销货方均未作帐务处理时,由购货方将“发票联”、“抵扣联”退回销货方,销货方收到后在“发票联”、“抵扣联”、“记帐联”、“存根联”上加盖
“作废”章后,与其它存根联放在一起备查。
⑵. 当购货方未作帐务处理而销货方已作帐务处理时,由购货方将“发票联”、“抵扣联”退回销货方,销货方收到后据此开出红字发票并作帐务处理。
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必须与红字“发票联”、“抵扣联”及“存根联”装订在一起。
⑶. 当购货方及销货方均已作帐务处理时,必须由购货方到税务机关开具“退
税证明”并交销货单位,方可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并作帐务处理。
红字专用发票“发票联”、“抵扣联”加盖发票专用章后交给购货方。
第四条费用报销发票管理: 费用报销必须按照“先审后批”的原则执行。
(一)报销费用票据必须按照下列程序执行:
经手人、证明人签字——〉授权人签批——〉会计审核——〉出纳付款
(二)报销费用发票的经手人应当对所取得的票据的真实、合法性负责。
(三)会计人员应当对报销的票据承担审核职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有权不予接受,并向领导报告。
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票据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四)为进一步加强对费用报销发票的管理、检查力度,公司制定并执行以下审核方法:设立备查登记簿,对所报销的容易出现假发票的且面额较大的发票进行
序时、逐笔备查登记(包括经手人姓名、发票类别、发票号码、票面金额、发票内
容、出票单位、开票日期等)、鉴别,如果收到假发票、连号盖不同单位印章的发票、
有逻辑性问题的发票(指出票单位、票面金额、发票内容、发票类别等重要项目之
间存在一定的逻辑性问题。
),有权拒付,并交部门经理处置。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