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投资与理财的智慧第一讲-PPT文档资料
投资与理财的智慧第一讲-PPT文档资料
2.2.1 成长历程
幸福的童年
➢乔治·索罗斯1930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出生,一个中上等 级的犹太人家庭 。
➢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强,极其精明,他对幼时的 索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索罗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度过的,非常幸福。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终将徒劳无功,财富可能是沉重的负担”
兴奋的企业发展形势或若隐若现的长期趋势。 • 希望从宏观层次制胜。在法国/意大利/日本,会放长线钓
大鱼,最好抢在其他投资人之前6到18个月。
索罗斯1969-1980
•1972年,得知美国依赖外国能源—买石油钻探、油田 设备煤矿公司股票,1973年石油危机,大赚。 •1972年预测粮食危机,买农业设备、肥料、壳物加工, 大赚。 •1973年埃及叙利亚(苏联提供武器)发动以色列战争, 以色列(美国提供武器)空军损失惨重-美国会发展国 防军工-,买入大量军工股票,一年后,政府加大国防 预算-军工股猛蹿-卖出
什么是1理.财2 学好投资理财的关键因素
➢充足的投资资金 ➢丰富的理财知识 ➢熟练的投资技能 ➢畅通的信息渠道 ➢良好的理财习惯 ➢理性的投资心态
什么是理财 1.3 最常见的理财误区
➢误区1:认为“理财=投资” ➢误区2: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长期发展趋势 ➢误区3:办理很多会员卡 ➢误区4:追求投资组合多元化 ➢误区5:有成本陷入倾向的心理
❖ 由于哲学造诣深厚,他具有一般华尔街人不具备 的智慧。
索罗斯1969-1980
• 1969年,索罗斯和罗杰斯用25万美元创建 双鹰基金。
• 四五年内,基金规模从400万美元发展到 1200万美元。
• 公司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两个人:索罗斯是 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后来增加一名 秘书。
• 其间在房地产信托股份价值低时,不顾反 对,大量买入,火爆时抛光。同样,对高 科技公司采取同样策略。
2007年拥有约620亿美元的净资产,根据《福布 斯》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经 超过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和比尔·盖茨成为全球 首富。
2010年巴菲特以净资产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 第三名。
2.1.2 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确定自己的能力圈 情绪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简单才是真理 像老板一样审视所投资的企业 长期持有---着眼于企业未来价值 不要在意股市的短期波动
你敢于冒险的性格有利于你快速达 到赚钱目标,但还要学会控制风险 ,这样财富才能稳步增长。并且还 要小心冲动消费而导致资产赤字, 建议你做好每周预算,尽量让自己 理性花销,以免到手的钱,转眼就 没了。
你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专注于自己所 从事的工作,赚钱目标也总是客观而 容易实现的,但最好能在理财上再多 一点闯劲和激情。若觉得理财麻烦, 对股票提不起太大兴趣,又嫌定期储 蓄效率太低,建议你请值得信赖的人 帮你理财,这样更有利于累积财富。
财商测试
9、如果可以得到一笔一千万元的巨款,你 会如何领取?
A、根据实际需要先领一半,剩余再做考虑 。 B、一次性领完一千万元。 C、按每年领,并设定多少年领完。 D、按每个月领,并设定多少年领完。
财商测试
10、你想要住的地方是?
A、郊外的别墅 B、市中心的豪华大楼 C、设施、配置齐全,交通也比较便 利的高档小区 D、园林田园式的住宅
2.1.1 成长历程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 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 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 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
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 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 外快。
❖ 毕业即失业,搞促销、餐厅打工、推销塑料袋、夜班搬 运工……“我曾嫉妒过一只猫,因为它有沙丁鱼吃,而 我没有”
❖ 进入伦敦一家金融公司,最后因厌恶工作内容离开英国。
索罗斯去纽约发展
❖ 1956年,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 纽约,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 由于对欧洲比较了解,索罗斯成了盲人王国的独 眼龙国王。
• “有了宏观的思考,那么股市无论是上涨 还是下跌,只要运作得好,都能赚钱。
索罗斯1969-1980
• 1973年,索罗斯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 • 敢于卖空,敢于冒险,风险很大 • 成立时资金1200万,1年后2010万,增长70%,80年达到
3.81亿。 • 每天他们深入阅读几十份公司年报,希望找去若干能使人
• 量子基金的创始人。 • 1930年,出生与匈牙利。 • 1947年移居英国,并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 • 1956年,索罗斯前往美国,开始建立和管理国际投资基金。 • 1992年,索罗斯狙击英镑 •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 2007-2009年,次贷危机 • 2010年,出手香港新股市场
1972年,盯上了报刊业。1973年开始,他偷偷 地在股市上吞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 报》。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 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
1992年中以74美元/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 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1994年底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变 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索罗斯性格的锻炼—二战
❖ 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 佩斯的侵略,索罗斯随全 家开始了逃亡生涯。
❖ 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 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 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 危险。
索罗斯伦敦之路
❖ 1949年,索罗斯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专 业。
❖ 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 卡尔·波普
什么是理财 1.4 提高财商的书籍
什么是理财 1.4 提高财商的书籍
1.5 了解自己的财商
财商测试
1、发下一笔奖金,你会如何犒劳自己?
A、请自己大吃一顿 B、买前段时间想买贵重物品 C、还是存着好了 D、除了犒劳自己,也给父母或是伴侣买 些东西。
财商测试
2、你会经常借钱给别人吗?
A、看要是借给什么人,做什么用,才考虑要 不要借。 B、只要自己有钱,这方面还是很大方的。 C、除非是拒绝不了,不然会很少借。 D、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别人问,基本都会借 。
2.1.2 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缩小投资范围---远离未知领域 股票投资应以价值为导向 集中投资才能获益更丰 以企业内在价值决定买与卖 处处留心,发现身边的投资机会 寻找市场中具有优势地位的公司 寻找值得你信赖的公司
2.2 乔治索罗斯
他是“金融天才”, 是“投机猎手”,是“凶 猛的金融鳄鱼!创立量子 基金40年,他保持了年 均收益35%的骄人战绩 !
从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 20.2%,高出道·琼斯指数10.1个百分点。
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年 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率361156%;同期标 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 累计增长幅为6479%。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将捐出总价达380亿 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购 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 财务和商业管理。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 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1951年,21周岁的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 硕士学位。毕业时,他获得最高A+。
1967年10月,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
好的成绩。
1968年5月,当股市一路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 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 1970~1974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 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
课程考核
平时课堂表现
15%
出勤情况
15%
理财规划书
70%
1
本讲内容
投 1.1 投资与理财的关系
资 1.2 学好投资理财的关键因素
与 1.3 最常见的三大理财误区
理
财 1.4 提高财商的书籍
2.1 沃伦巴菲特
2 大师们投资与理财的智慧 2.2 乔治索罗斯
2.3 彼得林奇
1 投资与理财
1.1 投资与理财的关系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 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 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 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 立不安。
财商测试
3、你赞成分期付款的方式买车吗?
A、会先考虑自己承担的力度,再决定买什么样 的车,分多少期。 B、赞成,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会这么做。 C、压力太大了,比较起来我还是愿意先存钱后 买车。 D、尽量先找父母赞助,剩余的再考虑分期的问 题。
财商测试
4、你常去商店买换季打折的物品吗?
A、要看什么东西,若日常用品就会(如被子、 凉席等),有潮流趋势的衣物等就不会。 B、不常去。我都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会考 虑那么多。 C、虽然我很喜欢买换季打折的物品,但也会根 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 D、是的,我常常会买很多换季打折的物品,省 钱。
《投资与理财的智慧 》
李阳
第一讲 投资与理财的智慧—实现
财务自由之路金ຫໍສະໝຸດ 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并且只 有金钱永远会对穷人开放,而权利也永远不会。
——哈耶克
• 生命诚可贵, • 爱情价更高。 • 若为自由故, • 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