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刷子李”的高招技艺,感受独特的语言特色。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3.感受故事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曹小三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
教学重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组第2篇课文——《刷子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读了课题,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3.天津人常有这样的称呼习惯,把人的姓和他们擅长的工作或手艺连在一起,把行当放前,姓放后。
这个姓李的人,粉刷手艺特别神奇,所以就叫他——刷子李。
4.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在作家眼里,刷子李就是一位“俗世奇人”。
二、学习课文,感知人物特点:
1.被称为“俗世奇人”的刷子李究竟“奇”在哪儿?让我们走进课文。
2. 轻声读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句子体现刷子李的“奇”?用横线划出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3.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交流:
(1)着装奇:
a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b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这些是描写刷子李哪方面的“奇”?“奇”在哪儿?刷子李穿上这身黑,
与其说是在和“那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自己挑战和较劲,他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
)(2)规矩奇:
a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b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问:你们见过的粉刷匠是什么样的?(穿的是白渍的脏工作服,不给自己提质量要求,想办法用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活。
)
朗读指导:这几句都是写刷子李粉刷的规矩奇,一起读读感受一下。
(2)技艺奇:
a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你体会到这是写刷子李哪方面的“奇”?从哪儿感受到的?用朗读把这样的感受表达出来。
)
b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c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d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这个刷浆的镜头是抓住人物哪方面的描写?——动作。
怎么描写这个动作的?指导读出舒缓柔和的韵味。
)
四、关注情节,领会方法
1.作者主要通过着装、规矩、技艺等方面突出刷子李的“奇”,除了写刷子李,课文还写了谁?(曹小三)
2.对师傅的手艺,曹小三是最好的见证人。
对师傅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心理变化,你能结合相关句子来说说曹小三的心理吗?
(1)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半信半疑)
(2)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佩服)
(3)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失望)
(4)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深信不疑)
3.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曹小三呢?(侧面烘托刷子李的技艺奇)
五、小练笔:
1.学习了作者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我们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描写身边有特点的人物。
2.片断交流,点评。
六、总结、推荐阅读:
1.这节课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可以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以致用。
2.最后推荐大家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板书:刷子李
技艺高超——着装奇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规矩奇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技艺奇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