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长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因此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长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讲座和交流复式长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资源利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吗?我们的国家又有多少人口呢?那你们知道我们渭南市有多少人口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引发数学问题解决数学信息。
二、探究新知
投影出示统计图。
学生观察统计表
1.老师:请大家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图中的?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幅有联系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讨论一下画法,再合作完成(同桌讨论--合作完成统计图--展示作品)师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来展示(缺少图例的,用不同颜色的,用线纹的)
4.讨论交流:
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数据,而复式的要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
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图例说
明,而单式的则不需要。
)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学过条行统计图,所以已经有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学习起来就非常轻松,老师知识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比较的方法,探究的过程会让他们收获多多。
5.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因为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纹来表示,这就需要图例的说明,同学们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好图例。
看完这几幅统计图,我们找到了好的地方也发现了不足,那现在你们把刚才画的统计图再完善一下。
6.分析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否知道:
(1)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新知识让学生现学现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活学活用。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101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课外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女生最多?
(2)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
(3)你现在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完成本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知道它与单式条
形统计图的区别,还能根据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并学会预测和判断数据的信息。
四、课后作业
调查一周内家庭成员每天睡眠的时间,制作统计表,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分析信息,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同:都是用条形表示数量。
不同:单式: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数据,不需要图例说明。
复式: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数据,需要图例说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