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专题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和纯化硬水及其软化(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水样品中溶有的较多的氯化钙,想要得到较纯净的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过滤C.吸附D.蒸馏2.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可以给水消毒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发食盐水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温4.对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B.过滤后的是纯净水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煮沸可以杀菌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7.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9.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一个也不落下”;【最新】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其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数据C.滴加试剂D.蒸发结晶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13.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凑近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C.蒸发食盐水时,用玻璃棒搅拌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移开蒸发皿D.添加酒精15.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B.将硬水变为软水C.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二、填空题16.水的用途广泛,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温州市规划到2022年底要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将污水集中处理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和利用,井作为“五水共治“重要举措。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方法净化水。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上述变化过程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 该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B 该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C 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7.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分:取、加、沉、滤、吸和投。
“取”为从水库中取水。
(1)“加”为向水中加入主要成分为_____(填“蓝帆”、“胆矾”或“明矾”)的絮凝剂,作用是_____。
“沉”为在反应池中沉降分离。
(2)“滤”为过滤掉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吸”为将过滤所得的滤液引入吸附池,加入_____,作用是_____。
(4)“投”为投药消毒,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体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污染。
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常加入的絮凝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自来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填一种试剂)来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
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_。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 吸附色素和异味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2)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方法_________。
(3)在烧水过程中,水烧开时,经常看到壶盖被顶开了,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三、实验题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①_____;②_____。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1.D【详解】A、加肥皂水可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不能提纯水,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氯化钙可溶于水,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于水的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蒸馏能除去不溶性和可燃性的杂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水,选项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几种净化方法的比较,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能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水。
2.A【解析】【详解】A、用明矾溶于水,产生胶状物,吸附杂质沉降,起到净水的作用,不能给水消毒,故错误;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故正确;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较少,软水泡沫较多,故正确;D、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故选A【点睛】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将水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做题时,要加以区分。
3.C【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4.B【详解】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可以除去难溶性颗粒物,故A正确;B、过滤后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D、少部分细菌在高温作用下会死亡,开水的温度达到100℃作用,在这个温度下并且经过浸泡,细菌便会死亡,煮沸可以杀菌,故D正确。
故选B。
5.D【详解】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点睛】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6.D【详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是全部,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说法错误;C、水的化学式为:H2O,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上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D。
7.B【详解】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故选:B。
8.C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 不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B不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C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D不正确。
故选C。
9.D【详解】A、由于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以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选项正确;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选项正确;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是高铁酸钾与细菌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使细菌死亡,选项正确;D、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错误,故选D。
10.C【解析】【详解】A、受热蒸发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选项A不正确;B、水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B不正确;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子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1.C【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2.C【分析】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C【详解】A、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A选项做法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否则液体沸腾时喷出会伤人,故B选项做法错误;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外溅,用酒精灯持续加热,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预热将剩余的水蒸干,故C选项做法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易引起失火,故D选项做法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