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切入点的美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鸡西市和平小学王凡所谓阅读,一般指读书,而在美术教学中,可称之为“读画”。
这里所指的阅读就是要求学生把共享的资料,如景物、构图、色彩等通通“阅读”一遍。
再通过“阅读”促使学生加深对艺术的感受,并由感受深入理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俗话说:“文理不分家,文史不分家”。
我们这里有句话叫:“文艺不分家”。
在课堂中,我把“阅读”有机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借助阅读来丰满学生的认知,陶冶他们的情感,利用艺术创作交流思想、开启心智,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两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对美术教材的阅读,二是读名画、赏名画。
一、美术教材阅读: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科目,“读教材”就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展开“教与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其中学生通过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理念、基本思路、结构、特色等目的。
美术学科的特点是:篇幅不大,内容丰富,弹性较大;图片较多,直观性强;文字较少,言简意赅;注重体系,更注重课目。
因而在让学生阅读美术教材时,我采取“速读”和“品读”两个方式进行。
(一)速读:也就是预习,首先是整体翻阅教材,了解本课课题、内容、图片、文字等。
其次是读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往往体现了一课的重难点,通过“学习要求”可以大致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结构线索等信息。
另外,为了保证速读所获得的“第一印象”比较准确,应配合知识窗、技法点击等内容来
完成。
总之,速读时虽不可能深入细致,但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
(二)品读:也就是理解地阅读、细致地阅读,其目的是读出每一节课的若干基本信息,比如细品文字,美术教材中的文字很少,但都很有“份量”,包含的内容很丰富,需要逐字逐句仔细体会。
在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生命元气。
我在讲解“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诗情画意》”时,课的主旨是给古诗配画,课应以画为主,但是我从阅读入手,让学生们先理解,后作画,首先指导学生读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让同学们首先理解诗中的含义:前一句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却概括了边关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将士们在枪林箭雨中拼死冲杀,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壮士们的豪壮誓言。
不击败敌人,誓不还乡,忠勇报国的英雄气慨跃然纸上。
然后我让学生们带着战士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来读《从军行》,之后完成配画任务,配画水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好多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诗意,还能就当时的情景进行拓展创作,意境深远,令人叫绝。
二、读名画、赏名画: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每节美术课的前5分钟进行名画赏析活动。
活动通过两种阅读方法来进行,一种是立体阅读,一种是艺术阅读。
(一)立体阅读:是通过提前预习让学生了解名画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当时的大环境、及表现内容等,再把熟悉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启迪内心的道德感受,体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
(二)艺术阅读:是看构图、色彩、表现形式、笔法等。
例如在欣赏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首先通过“立体阅读”让学生
阅读本幅画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列宾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他为了创作这幅描绘沙皇统治下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两度到伏尔加去,深入观察纤夫生活,使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的强者,表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和精神美。
画面内容展示的是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
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
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
其次通过“艺术阅读”了解这幅画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
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
景色十分凄寂。
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履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
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美术与阅读密不可分,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美术与阅读应该发挥共振效应。
借美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阅读既是独特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的运用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它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美术课堂中的阅读正在进行中,阅读之路任重而道远。
今后我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认真研究、积极探索。
在学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美术教学必将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