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计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单位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是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的目标。
目标的实现与否必须经过详细周密的统计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判断;统计更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项目统计信息系统,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统计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统计分析;项目管理;重要性
1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1.1统计工作的特点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提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定量及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是综合性。
统计工作不单指对某一事物进行统计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1.2建立统计工作制度的重要性
统计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计算方法的确定,它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
如果一个项目部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项目部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1.2.1可以反映项目部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和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
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项目部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的情况;从动态看,它不仅可以反映生产发展情况,工程质量状况以及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项目部未来的发展趋势。
1.2.2可以反映项目部的规模和结构
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项目部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盈亏规模;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项目部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
1.2.3可以反映项目部的诸多数量特征和质量特性
在数量方面,包括了项目部完成工程项目的计划完成工程量、实际完成工程
量等方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服务质量。
1.2.4可以反映本项目部外部合作关系的建立
2统计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运行程序
统计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运行程序如下:统计分析→策划→决策→执行→统计分析(检查)。
3项目管理中统计工作的类型及意义
3.1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基础统计分析
项目管理基础统计分析主要包括:项目人员统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场设备统计、工器具统计、周转材料统计等。
通过基础统计,可以分析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设备配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周转材料的使用情况等,能较全面掌握项目部的基础性资料,为充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3.2施工图纸工程量统计
工程中标后,建设单位会下发很多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纸工程量统计,必须按工程部位做详细的分类统计。
比如泄洪洞工程主要从进口检修闸室、出口工作闸室、挑流段、洞身段进行工程量统计。
统计项目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各标号砼工程量、各类型号钢筋工程量、预埋件及止水材料等项目。
进行详细的工程量统计及计算主要有以下主要作用:①能与招标合同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合理寻找签证项目;②是编制工程总材料计划的依据,能准确定购建筑材料,签订材料采购合同;③是建立内外结算台账的基础;④方便查询,便于管理。
3.3统计分析有利于进度计划的实现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动态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实现。
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要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统计,不断调整进度计划。
在项目管理中,常编制控制性进度计划、指导性进度计划、实施性进度计划等。
在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定期的进行进度计划实际值的统计。
主要统计进度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如发现进度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进行调整。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资源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的偏差,如果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必将影响进度目标的实现。
进度计划的动态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如形象进度的跟踪检查;②收集数据的加工处理,如完成的实
际工程量;③采取实际进度前锋线记录计划执行情况;④采取图表、文字描述记录计划的执行情况。
根据统计的数据资料,分析进度滞后的原因,采取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策划,并组织实施。
经调整控制后,继续执行进度计划的动态监控统计。
3.4统计分析有利于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做好成本控制的动态统计,主要是做好成本核算统计。
主要包括人工费统计、材料费统计、周转材料统计、机械使用费统计、措施费统计、分包工程成本统计、间接费统计等。
成本核算是竣工工程全面成本核算的基础。
在做好成本统计的基础之上,应用统计数据进行统计成本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施工成本统计分析就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统计资料,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提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3.5统计分析有利于编制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定额水平,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才能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做好现场成本统计分析就是企业定额形成的过程。
统计的应用在企业定额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准确的数据,首先要进行统计调查,把施工中常见的清单项列表发给各个施工班组,由统计人员有计划地搜集大量原始资料,只有取得合乎实际的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计算才有可靠的依据。
统计资料的客观性是统计质量的基础,离开了客观性的要求统计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在这里还要运用统计数据质量评价的方法,对报上来的统计资料根据经验数据评价法进行评价,对合乎质量的统计数据放心使用,对质量较差的数据加以调整、估算,然后才能使用。
在全面统计项目成本的基础之上,根据工程类型及工程特性,进行成本组合,可以初步确定出单个施工作业项目的实际成本,为相关工程项目的投标及为企业编制企业定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3.6统计分析有利于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目标。
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质量控制点的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来实现的。
动态跟踪是应用动态控制原理,落实专人负责跟踪和统计质量控制点的状态和效果,并对质量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保持施工质量控制处于受控状态。
比如,施工中常用的统计有:单元工程优良率统计、砼强度统计、砼搅拌时间统计、钢筋焊接质量统计、钢筋间距统计、锚杆拉拨统计、结构物尺寸统计、结构物平整度统计、工序时间统计等。
这些项目的统计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实体工程质量,能及时发现质量控制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常用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因果分析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等。
通过质量统计分析,找出质量控制薄弱环节,经过策划执行检查达到控制质量的要求。
3.7统计分析有利于工程签证索赔
在工程签证索赔项目上,特别要注重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收集整理,并且要求统计分析有理有据。
对签证索赔项目的统计分析要求达到规范性和及时性要求。
对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计算,要求统计分析人员不能缺项、漏项,对索赔项目进行全方面、周密的考虑。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统计分析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做好项目管理统计工作是项目正常运转的基础,是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手段和方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合理利用统计分析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项目部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对加强项目管理,经营决策,加强成本管理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