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1)快读巧画:一个一个带着问题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2)以题定位 (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 计分(0.7-1),17个/20以上 一、统计术语 (一)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9)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10)进出口总额、顺差、逆差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又称“入超”,逆差=进口额-出口额;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又称“出超”,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二)增长相关速算法1.发展速度:增长量、减少量; 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速、增幅)、减少率。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增长率=增幅=增速= 基期量增长量×100% (减少率=基期量减少量×100%)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 现期量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的是如下几种变换形式: 估算: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 - 减少率) 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基期量=减少率现期量-12. 同比:对量(百分数)的增加。
主要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100%⎪⎭⎫ ⎝⎛-上一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3.平均增长率(如,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为A ,第N+1年为B ,间隔为N ,这N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 ,4.二项式展开定理 n n n b ab C b a C b a C a b a +++++=+...)(式中:!)!(!m m n n C m n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根据当前数据指标和年均增长率来求取几年之后该数据指标的情况,此时可以利用该公式进行估算。
如: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人口总量应为15×(1+2%)10,此时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进行估算,由于0.022很小,因此估计(1+2%)10比1+10×0.02=1.2略大,以此为依据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08国考)(三)了解型术语2.常识性概念(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行业,一般指服务业。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生活水平越高。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比经济落后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低,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低。
CPI 是Consumer Price Index 的缩写,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分配状况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
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
景气指数(0~200,中间值100)反映各行行业运行状况的定量指标。
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货币供应量超过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需要量,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现象。
(4)汇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25,则意味着1美元可以兑换成7.25元人民币。
在外汇市场上,某一货币的升、贬值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元对日元升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对可比价格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
不变价格又称固定价格,它是将产品的价格固定在某一年不变,以此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6)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平均人口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内出生人数 ×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四)常见错误剖析1.相似概念辨析(1)增长率(增长最多)与增速(增长最快)增长率:增长量的相对值,相对于基期量而言,在折线图上多表现为某一点的数值。
(增长最多是增长的绝对量最大)增速:增长的速度,反映的是增长量(率)变化快慢的程度,在折线图上多表现为曲线的斜率。
(增长最快是增长的相对量)(2)“占计划的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 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指去年的百分之几;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的基数。
(3)人数和人次 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允许对同一人做重复计算。
如:今天共有500人到某旅游景点游玩,其中50人出来后又进去了一次,那么今天该旅游景点的游客人数为500,人次为550。
(4)总产值和增加值 总产值=增加值+中间投入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将转移部分的价值计算在内。
总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包括对转移部分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数值较大;增加值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不包括从其他生产资料中转移的价值,因此数值较小。
2.常见“陷阱”(1)时间表述陷阱 ①时间点,与材料不吻合。
如,材料中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②时间段,与材料不吻合。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 2001~2007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 2002~2006 年的数据。
如,2000~2007年(2000年至2007年),其中2000年、2995年,也算进去,共八年。
③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 2007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④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解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材料一: 2007年,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84.5亿元,增长0.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1.2亿元,增长23.7%。
…… 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平均每个新产品项目经费由上年的218.3万元上升到今年的286.4万元。
投入增长带来了效益的增加。
实现新产品产值429.6亿元,比去年增长36.6%。
例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去年相比,2007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平均每个项目经费增长23.8%B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72.4亿元C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1.2亿元D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1669.5亿元 材料二:(节选自辽宁2008年真题)我国奶业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十五”营养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国奶品消费的目标:到2005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0公斤;到2010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6公斤;到2015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23公斤。
例2:按照俨十五”营养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国奶品消费的目标,2005-2010年我国奶品人均消费量的年增长速度将为(假设每年以相同速度增长):A .6.15 B .(6.15—1)×100% C .6.16 D .(6.14—1)×100%材料三: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
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 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
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 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例3:2001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 )。
A .1927.7万吨标准煤B .1953万吨标准煤C .1978.9万吨标准煤 D .2083.8万吨标准煤(2)单位换算陷阱①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②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人”、“百万”、“‰”等; ③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④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