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一、地方时1 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种时刻不同。
2 、定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它把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定为中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小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0、4分钟/10、4秒钟/1‘。
注意:“如日中天”中的“日中天”就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是一天中地方时为12点的时刻,这时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强。
但此时气温并不一定最高,因为地表受热需要一个过程。
3、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同一天,24小时制)若两地分别为东经或西经地区,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即每隔15划分24个时区注意:东12区位于东经范围以内,西12区位于西经范围以内,其中东12区与西12区都只跨个经度,东、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
但东、西12区都位于西半球。
2、区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为标准时。
注意:①、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的“标准经线”,其度数的大小为该时区数〓150②、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③、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
3、根据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①经度〔150/h=整数和余数。
若余数小于度,同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②若该余数大于度,则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1;③某地为东经度,为东时区;某地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整数为12,则为东西12区4、时区差的计算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5、世界各个国家区时的确定:(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即1200E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用的时间(2)国际标准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时。
(3)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如印度采用东区;的有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采用东9区的区时。
三、时间的计算方法方法:第一步:求两地的经度差或时区差――同经(区)相减,异经(区)相加第二步:求两地的时间差=经度差〔150/h=时区差的大小第三步:求所求地的时间――东加西减04、经度差的计算方法:若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地区,则经度差=大的经度数-小的经度数1/6页东和西是指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或西方。
判断方法有:①在光照图中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进行判断;②有经度的时候,则用东经度数越大,越往东去;西经度数越小,越往东去;③在进行时区计算时,则东时区数越大,越往东去;西时区数越小,越往东区。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度)或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区差(2)已知某地的经度和时间,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地的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数/150(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数(4)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区时:(5)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题】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8分开幕,此时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730E)的时间为,则我国最西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京奥运会开幕时费城的地方时为经线上。
上海市民在北京时间2002年4月15日晚上6时30分的电视新闻节目里收看到中国国际航月日时分。
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为。
美国费城与我国四川内江市属同一经线圈上的两个城市,已知内江的经度是1050E,则北在我国2002年3月21日的日历中写着“今日3时14分”,问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和空公司CA129航班于当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韩国釜山机场附近不慎坠毁的消息,美国旧金山(1230W)的华人华侨同时收看到这一新闻的时间应是(6)涉及飞行时间的计算技巧(公式为:目的地的时间=出发地的时间〒两地时差+飞行时间)注:(1)飞机向东飞行用“+”号,向西飞行用“-”号(2)若飞机向东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减一天;若飞机向西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加一天。
例:有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上午8点飞往伦敦,飞行的时间为10个小时,则到达伦敦的时间为,在伦敦停留2个小时后,飞往开罗(东2区),飞行时间为3个小时,则到达开罗的时间为,此时北京时间为。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温哥华(西七区),共用14天2小时,该船起航的时间是:。
四、日界线、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确定1、日界线: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最早与最晚的分界线(即地球上新的一天总是从位于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最先开始,在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最后结束)。
其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重合。
2、日期与日期范围的确定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1)人为界线:日界线(2)自然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
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1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要减1天。
(3)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范围以及所占的比例2/6页已知地球上某点的地方时,求出0时所在的经度,就能判断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所占的比例。
即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或从1800经线向东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旧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新的一天。
注意:①当北京时间为8时时,0时所在的经线就是00经线,全球两个日期正好平分。
② 当北京时间为20时时,1800所在的经线就是24时,全球属于同一时期。
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的:(B)A、29日12时05分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①东12区是地球上新的一天到来最早的时区,是最东的时区,西12区是最西的时区。
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分、秒相同。
②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1天。
③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例如:当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8点35分时,西九区为什么时间:求法:5月1日8时35分-1天+【(12-8)+(12-9)】小时=4月30日15时35分此外,还可以利用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来求。
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24小时,将该结果减去24小时,日期加1天;如果结果为负数,将该结果加上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如:5月1日8时35分-(8+9)=-8小时25分钟+24小时=15小时35分(日期减去1天为4月30日)。
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分钟(不越过日界线)如:已知东经106°某地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30分时,求东经173°某地和西经84°某地的地方时各是什么时间解:173°E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73-106)×4分=7月1日10点30分+268分=7月1日14点58分84°W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06+84)×4分=6月30日21点50分。
0B、30日11时55分C、30日12时05分D、31日12时05分【难点透析】1.认识实质: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3.掌握方法:(1)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用图式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
同时应注意以下隐含条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即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时,昏线上都是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
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
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2)区时。
时区的划分: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据此可以求出任一条经线所在的时区。
特别注意零时区(中时区)和12时区的划分。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①确定经线所在的时区,并判断两时区的东西位置关系,东早西晚;②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计算时区序号差及区时;③根据时区序号之差等于区时之差,算出结果,认真计算,并仔细检查。
(3)日界线: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