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

多见于内向、胆小、敏 感、不合群的儿童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
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慢性抽动障碍、 持久运动性或发声性 抽动障碍;
仅表现有运动性抽动 或发声性抽动;
病程超过一年,病情 较重;
Tourette综合征
又称为多发性抽动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
必须有一种或多种运 动性抽动,兼有一种 或多种发声性抽动, 但两者不一定同时出 现;
儿童抽动障碍
2016--12--06
概述 临床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一、概述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 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 病。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 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 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二、临床特征
1、一般特征: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 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类型
运动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
简单抽动
眨眼、皱眉、张口 搓手、点头、耸肩 举臂、抖腿、扭腰等
吸鼻声、哼哼声、清嗓子、 尖叫声、吸吮声、吹口哨等
复杂抽动
挤眉弄眼、摇头晃脑、下颌触胸、 四肢甩动、修饰发髻、走路转圈等
四、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TD治疗的经典药物,常用 药物如下: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 氟哌啶醇、奥氮平、匹莫齐特等。
2.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TD+ADHD)、 胍法辛(TD+ADHD)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新型抗抑郁 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有抗抽动 作用,与利培酮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还可用于 TD+OCD治疗。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强 有弱,但自第一次抽 动发生起持续至少一 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四、鉴别诊断
1.风湿性舞蹈病:不会不自主发声或秽语,并常 伴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链球 菌感染,抗风湿及激素治疗有效。
2.亨廷顿舞蹈病: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青少 年发病少见,影像学检查可见异常,基因检测 可明确诊断。
CGAS(儿童综合评估量表): 用于反映儿童或青少年在某一特定阶 段时的最低功能水平。每一点包含着 特定的行为描述,是有关4-16岁儿 童的生活状况和行为。
TSGS(Tourette综合征综合量表):
是一个评估抽动障碍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多维量表。 抽动方面:简单运动性抽动 复杂运动性抽动
简单发声性抽动 复杂发声性抽动 社会功能方面:行为问题 运动不宁
病程在一年以上,病 情重,发病机制复杂
➢ 病情评估(症状/量表)
1
轻度: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2 中度: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影响较小
3 重度:抽动症状重且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Note:TD伴发共患病越多,病情越严重
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旨在通过一系列量纲 (如数字、频率、强度、复 杂性和干扰)评估抽动症状总的严重程度。 抽动症状评分:每项按照0-5分6级评分 抽动障碍所致的损害评分:按10-50分评分 抽动严重程度判断:<25分属轻度 25-50分属中度 >50分属重度。
学校和学习问题 工作和职业问题
➢ 诊断标准:依据DSM一V中的诊断标准,简 述如下:
短暂性TD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和/ 或发声抽动
② 自第一次发生起持续 少于1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⑤ 从不符合慢性运动性 或发声性TD或TS的诊 断标准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 TD
奥氮平 D2受体阻滞 2.5mg/d
2.5-15mg/d
体重增加、静坐不能
二线药物
托吡酯 增强GABA作用 0.5mg/(kg·d) 1-4mg/(kg·d) 体重下降、认知损害
二线药物
丙戊酸钠 增强GABA作用 5-10mg/(kg·d) 15-30mg/(kg·d) 体重增加、肝功异常
二线药物
药物治疗方案:
①首选药物:可选用硫必利、哌迷清、舒必利、阿立哌唑、 可乐定、胍法辛等。从最低剂量起始,逐渐缓慢加量(1~ 2周增加一次剂量)至目标治疗剂量。
②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I~3 个月,予以强化治疗。
③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 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 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
4.其他药物: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具有
抗抽动障碍作用。
常用抗TD的药物
药名
作用机制
起始剂量
治疗剂量
常见副作用
备注
硫必利 D2受体阻滞 50-100mg/d
150-500mg/d 嗜睡、胃肠道反应
一线药物,
有TD适应证
匹莫齐特 D2受体阻滞 0.5-1mg/d
2-8mg/d
锥体外系反应、ECG改变 一线药物,
三、诊断
➢ 诊断方法: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主要采用临 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
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病史询问+精神检查+辅助检
查)
➢ 临床分型:
分 按临床特征和病程分类

其他分类
短暂性抽动障碍
按生理性和病理性分类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 按病因分类
TD Tourette综合征(TS)
胍法辛 α₂受体激动 0.25-0.5mg/d 1-3mg/d
嗜睡、低血压、ECG改变 一线药物
(TD+ADHD)
氟哌啶醇 D2受体阻滞 0.25-0.5mg/d 1-4mg/d
嗜睡、锥体外系反应 二线药物,同
服等量苯海索,
有TD适应证
利培酮 D2受体阻滞 0.25mg/d
1-3mg/d
体重增加 锥体外系反应 二线药物
④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 考虑逐渐减量,减量期至少1-3个月。若症状再发或加 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⑤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症状改善, 或有共患病时,可考虑请神经科会诊,考虑联合用药; 难治性TD亦需要联合用药。
(二)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
重复语句、模仿言语、秽语等
抽动部位
多变性 抽动形式
抽动的频度和强度
{ 影响因素
加重因素:紧张、焦虑等 减轻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等
3、共患病
约半数患儿共患有一 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 碍,包括ADHD、强迫 障碍、学习困难、睡 眠障碍、情绪障碍、 自伤行为、品性障碍、 暴怒发作等。
Note:0mg/d
200-400mg/d 嗜睡、体重增加
一线药物
阿立哌唑 D2受体部分激动 2.5mg/d
5-20mg/d
嗜睡、胃肠道反应
一线药物
可乐定 α₂受体激动 0.025-0.05mg/d 0.1-0.3mg/d 嗜睡、低血压、ECG改变 一线药物
(TD+ADHD)
2.刘智胜,秦炯.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 (1):72-75. 3.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修订本(DSM-V)中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Thank
End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神经调控治疗:如脑电生物反馈、深部脑刺激
(三)共患病治疗
TD+ADHD:可首选α₂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同时具 有抗抽动和改善注意力的作用。托莫西汀不诱发或加 重抽动,也适用于此。现在一般主张采用常规剂量多 巴胺受体阻滞剂与小剂量中枢兴奋剂合用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癫痫:TD抽动应与EP患儿所表现出的部分
运动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相鉴别。
① 脑电图表现
② 是否受意志控制
③ 治疗:心理调适、抗TD药物治疗TD有效, 部分抗EP药物也能控制TD的抽动症状,而 EP只能用抗EP药物治疗
4.肝豆状核变性(HLD):有肝损害症状,实验 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损害。
5.沙眼、咽炎等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或 发声抽动持续存在 于疾病的病程中, 但并非运动和发声 两者都存在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 强有弱,但自第一 次抽动发生起持续 至少一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 于某种物质的生理 效应或其他躯体疾
TS
① 在疾病的某段时间内 存在多种运动和一个 或多个发生抽动,但 不一定同时出现
Kurlan分类 Weingarten分类
迟发性抽动障碍
Robertson分类
难治性抽动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 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 症或习惯性痉挛;
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 性抽动和(或)发声性 抽动;
最为多见,病情轻,病 程在一年之内;
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 和社会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