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附表附图第一章不锈钢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不锈钢生产简介一、不锈钢的定义及用途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各种腐蚀介质,有各种强酸、有机酸、盐溶液及含有腐蚀气体和水蒸气的气氛。
它们对生产流程中应用的容器、管道、反应塔、泵等,会发生各种腐蚀作用,因而各种类型的不锈钢得到广泛地应用。
(一)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简称或统称不锈钢:在大气和淡水等弱腐蚀介质中不生锈的钢。
耐酸钢:在酸、碱、盐和海水等苛刻腐蚀性介质中耐腐蚀的钢。
(二)不锈钢的耐蚀性和钝化膜通俗地说,不锈钢材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材,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材,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材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自动形成一种厚度非常薄的无色透明且非常光滑的一层富铬的氧化膜(钝化膜)。
这层钝化膜不仅很薄且又可自然形成,而且非常稳定。
钝化膜是连续的、无孔的、不易溶解、难以剥落的,即使在使用中受到破坏还可很快自行修复。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材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材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材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图1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示意图(三)小结不锈钢的不锈性是由钢中的铬含量所决定的,没有铬就没有不锈钢。
铬是使钢钝化并使钢具有不锈、耐蚀性的唯一有工业使用价值的元素。
所谓无铬不锈钢是不存在的。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二、不锈钢生产简介不锈钢作为钢铁材料,其生产过程考虑的重点也是钢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图2不锈钢成分、组织、性能关系示意图上图中的热处理包括固溶、淬火、回火、退火、时效等等;加工包括冷、热加工,冷、热成型,焊接等等。
○1不锈钢的不锈耐蚀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所决定。
○2在加工条件的影响下,钢中的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既决定钢的基体组织结构的类型,又决定钢的各种相和化合物的组成。
○3不锈钢的力学、物理等性能主要由钢的组织结构所决定。
○4不锈钢化学成分也可直接影响钢的力学性能等,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也可直接影响钢的不锈耐蚀性。
○5在一些条件下,不锈钢的不锈耐蚀性和力学性能等一些性能间也可相互影响。
图3不锈钢热延制造流程第二节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各异,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钢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元素)和组织结构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一、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元素)分类按主要化学成份可分为铬系不锈钢(俗称400系)、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俗称300系)、铬锰氮不锈钢(俗称200系);按金相组织可分为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
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沉淀硬化不锈钢。
表1主要不锈钢品种的化学成本和各种性质资料来源:太钢不锈钢政策研究室主任郝培钢报告表2主要不锈钢品种的化学元素含量及特性注:按中国标准分类,201 系的Ni 含量在%%,Cr 含量在16%-18%;304 系的Ni 含量在8%-10%,Cr 含量在18%-20%;430 系的Ni 含量小于%,Cr 含量在16%-18%二、按钢的组织结构特征分类主要分为五大类。
即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一)铁素体不锈钢(F)高、低温度下晶体结构均为体心立方,铁素体不锈钢的代表性牌号有0Cr11Ti(409)和1Cr17(430)等等。
(二)奥氏体不锈钢(A)向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适量具有奥氏体形成能力的镍元素,便会得到高温和室温下均为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的奥氏体不锈钢。
(三)马氏体不锈钢(M)高温下为奥氏体,室温和低温下组织为马氏体,马氏体系自奥氏体转变而来的相变产物。
Fe-Cr-C马氏体不锈钢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而低碳,特别是超低碳Fe-Cr-Ni马氏体不锈钢的晶体结构则为体心立方。
Fe-Cr-C马氏体不锈钢的代表性牌号有1Cr13(410)等等;Fe-Cr-Ni马氏体不锈钢的代表性牌号有1Cr17Ni2(431),00Cr13Ni5Mo等等。
(四)双相不锈钢(F+A)钢的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奥氏体具有一定比例的双相结构。
双相不锈钢的代表性牌号有(AISI329),1Cr21Ni5Ti(1X21H5T),00Cr22Ni5Mo3N(SAF 2205)和00Cr26Ni7Mo3N(SAF 2507)等。
(五)沉淀硬化不锈钢在室温下,钢的基体组织可以是马氏体,奥氏体以及铁素体,经适宜热处理,在基体上沉淀(析出)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等引起不锈钢强化的一类不锈钢。
代表性牌号有0Cr17Ni4Cu4Nb(AISI 630)、0Cr17Ni7Al(AISI 631)等。
三、按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类按钢中的特征元素和钢的组织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以有很多类型。
例如:马氏体铬不锈钢、马氏体铬镍不锈钢、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奥氏体铬锰不锈钢等。
第二章2009年国内不锈钢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下降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上升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1990-2009年中国GDP及其增速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保八”目标,全年实现增长%。
其中,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经济自08年下半年以来重回两位数增长,显示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在继续。
这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促使第二产业有力增长的结果。
(二)工业生产回升向好态势基本确立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二季度增长%,三季度增长%,四季度增长18%,工业生产回升向好态势基本确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2006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我国工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产品出口持续下滑,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生产增速在年初跌至近十年最低点。
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较快扭转了增速下滑局面,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不断明朗并得到巩固,全年工业运行呈现出“前低后高”走势。
(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步入下行通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同比增速加快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回落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62007年以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速情况由于经济明显回暖,中央政策开始指向调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按照4万亿投资计划,2010年还有将近6000亿元的中央政府财政投资,会带动全社会投资增加约2万亿元。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经济稳定增长的拉动力将由2009年的主要依靠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投资增长主要有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转向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推动。
预计2010年实际投资增速会明显放缓。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平稳较快增长统计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总额125343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与前10月持平。
表3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比上年同月增长%累计比上年同月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内消费取得了最新的发展,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24年来最高水平,为我国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五)进出口出现大幅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进出口亿美元,同比下降%。
其中出口亿美元,下降16%,出口价格下跌%;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进口价格下跌%。
全年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减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72008-2009年我国进出口月度增速情况(六)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升居民消费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
其中,城市下降%,农村下降%。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食品上涨%,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居住下降%,交通和通信下降%,衣着下降%,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2月份上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8居民消费价格增速情况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一)金融运行货币供应方面,2009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万亿元,增长%;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万亿元,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92008-2009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信贷方面,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万亿元。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万亿元,增加万亿元。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万亿元,增加万亿元。
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万亿元,增加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102007-2009年我国月度信贷投放规模2009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727亿元。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万亿元,增加17976亿元。
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万亿元,增加24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万亿元,增加15511亿元。
2009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3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255亿元。
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99只,筹资2062亿元,增加995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筹资1591亿元,增加259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813亿元,减少185亿元。
全年首次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36只,筹资204亿元。
2009年发行非上市公司企业(公司)债券4252亿元,比上年增加1885亿元。
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4612亿元,增加281亿元;中期票据6987亿元,增加52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