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章自测题A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病毒C.细菌D.真菌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特有的特点()A.能够生长发育B.能繁殖,产生后代C.由许多化学元素构成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3.下列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所特有的是()A.菜豆种子发芽B.蝌蚪长出了后腿C.酵母菌一个变两个D.水分进入细胞4.下列不属于植物的是()A.绿藻B.苔藓C.金针菇D.无花果5.我国珍稀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6.蚯蚓属于()A.真菌B.无脊椎动物C.软体动物D.脊椎动物7.玉米属于()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低等植物8.判断水中微小物体是不是动物的最好依据是()A.看它是否能生殖B.看它是否运动C.看它是否有生长现象D.看它是否进行物质交换9.用小棒刺激鼠妇的身体,它作出的反应是()A.跳起来B.蜷曲成团C.用足反抗D.不作反应10.下列属于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捕食它的鸟类B.它捕食的树叶C.它生活的土壤D.它身体的刚毛11.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状,这主要是受什么生态因素的影响?()A.水B.温度C.阳光D.空气12.下列不属于影响山羊生活的生物因素是()A.狼B.草C.野兔D.寒冷的气候13.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准确的说法是()A.生物一般都能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B.环境的改变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环境决定生物的生存,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14.仙人掌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A.根B.茎C.叶D.果实15.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说明了()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B.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与环境毫不相干16.下列哪些材料不是来自生物()A.煤B.木材C.钢材D.石油17.袁隆平对世界的突出贡献是()A.杂交水稻的培育B.转基因作物的培养C.试管婴儿的培养D.克隆技术的突破18.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生长,这体现了哪一种生命现象()A.生物体能生长发育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体能繁殖产生后代D.生物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19.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洞穴来晒太阳,蛇的这一行为,是受哪一生态因素的影响()A.光B.水C.温度D.空气20.约占动物种数95%的是()A.无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C.哺乳类D.昆虫21.下列关于生物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B.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如细胞膜、活性蛋白质)都叫生物C.自然界中,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结构都叫生物D.自然界中,凡是能活动的,且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物体都是生物22.下列各项中,表现出生物现象的是()①潮起潮落②铁钉生锈③养鱼缸内的水变绿了④桔子皮上长青霉⑤阳台上的盆花向外弯曲生长⑥山石水土⑦萝卜空心A.②③④⑦B.①③⑤⑥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23.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分为四个类群:藻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类B.生物分为无脊椎动物类及脊椎动物类C.地球上植物的种类最多约有150多万种,而动物种类则较少,只有30多万种D.根据生物的内部结构等特征,生物大致可分为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类24.“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下列各实例中,除哪一项外,都是其真实的反映()A.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十分优良B.沙漠中有一种植物叫骆驼刺,其根系非常发达,是其地上部分的几倍长C.当天要下雨的时候,有时池塘里的鱼便会跳出水面,因而有“鱼跳水,有雨来”的谚语D.南方一般水稻种植面积大,且一般有两到三次收获期,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大面积种植耐旱的小麦25.下列各种生物现象中,除哪一项外,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A.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刻侧立不动,像一株植物,从而可躲过敌害B.在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上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贴地生的藤本植物C.早些年,澳大利亚当地没有屎壳郎,而当地草原辽阔,畜牧业相当发达,于是牛粪大都堆积在草原上,风干硬化使得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还孳生了大量的苍蝇D.毒蛾的幼虫体色鲜艳明亮,使鸟类及其它动物不敢碰它26.下列各项人类的活动,除哪一项外都是我们身边的生物学()A.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从而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积极预防B.了解土壤的土质性质及当地气候特点找到最适于生长的植物,避免种植风险C.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科学种田D.了解危害葡萄的各种害虫及防治方法,从而在种植葡萄过程中,有效地预防27.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后来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生命B.袁隆平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于是潜心研究,终于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C.当前,生物学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内部,从遗传物质、基因水平等方面来揭示生物的奥秘D.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只对生物本身有意义,对社会、生活等方面没有作用28.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29.每逢冬天,某鸟就会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到了春天再飞回,影响这种鸟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空气、光照B.温度、水分C.水分、空气D.温度、光照30.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鼠妇的生活环境,他们记录了各中环境中发现的鼠妇的数量如表。
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鼠妇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32种花的湿花盆底下20干草地中 4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其中46题7分,47题5分,48题8分,49题5分)判断题(对的记“√”,错误的记“×”,每题1分,共15分)31.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高等复杂的类型,也是种类最多的类型。
()32.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3.生物学研究可解决粮食危机、疾病防治等问题,但对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却无能为力。
()34.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生物()35.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可能改变环境()36.鼠妇生活于阴暗潮湿的土壤或石块下,主要是能躲过光线的照射()37.水可决定生物的分布,在潮湿、温暖的地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地区要多()38.人可作为影响其它所有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39.动物对外界能作出反应,而植物则不能()40.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41、“鱼儿离不开水”说明水是鱼生活的惟一非生物因素。
()42、树木到了秋天要落叶是因为它们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4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44、无脊椎动物要比脊椎动物的种类少得多。
45、在设计“湿度对鼠妇影响”的对照实验时,应该把鼠妇平均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对照进行。
()46.根据你对生物主要类群的了解及你的观察分析,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生物类群主要特征代表植物藻类植物不产生种子,有根茎叶分化葫芦藓苔藓植物不产生种子,有假根、茎叶分化铁线蕨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无根茎叶分化,大部分生活在水中紫菜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松树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桃树无脊椎动物身体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马脊椎动物身体内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椎河蚌47、请将左边的现象与右边的匹配起来:(1)牛吃草()A.应激性(2)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B.生长(3)植物的开花结果()C.营养(4)人体的排汗()D.繁殖(5)小虎长成大老虎()E.排泄48.毒蛇咬毒蛇,被咬蛇会安然无恙,苍蝇浑身沾满细菌,从不感染疾病,北极熊的皮毛能把阳光的95%转化为热能,荧火虫的萤光消耗能量极少,发光效率极高,远远超过人类制成的任何电灯......身边许多动物的某些功能人类只能自叹不如,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些功能,对我们人类有何启示?49.小明在学校围墙角的泥土中找到几只鼠妇,他发现这里的泥土很潮湿,而且刚一扒土,鼠妇就往暗处钻。
由此你可提出什么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⑴.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根据你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根据结果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章自测题A卷1—5ACDCC 6—10BCBBC 11—15ADCBB 16—20CA BCA 21—25ADDCC 26—30BDCDB 31—35×√×√×36—40√√√×√41—45×××××46略;47略48、都是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经自然选择进化而成的人类要善待动物,合理地开发利用动物资源49 该题较为灵活,只要能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完成设计,并根据预期结果讨论即可。
如:⑴、光⑵、把装有若干鼠妇的纸盒的一面朝上,一半用不透光厚纸板盖好,一半用透明玻璃板盖好,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⑶、预期结果:A鼠妇在黑暗处分布多。
B、鼠妇在亮处分布多。
C、鼠妇在各处分布均匀。
⑷、讨论:若结果如A,则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处。
若结果如B,则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亮处。
若结果如C,则说明光对鼠妇生活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