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委个人三年工作总结

党委个人三年工作总结

党委个人三年工作总结S u m m a r y o f w o r k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o n l y撰写人:XXX职务:XXX时间:20XX年XX月XX日2党委个人三年工作总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届x中全会精神,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镇经济和社会项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三年来的工作如下:一、过去三年的工作成效过去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

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特别是在遭受到20xx年初百年难遇的冰冻灾害和“6.13”特大洪灾时,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全面夺取了抗冻救灾、抗洪自救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确保了全镇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年来,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由20xx年的1.08亿元增加到xx年的1.45亿元,增长了34%。

工农业总产值由xx年的7150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8615万元,增长了20%,其中工业总产值4635万元;xx年实现财政收入715万元,比20xx年增加了450万元;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8元,比xx年增长了600元。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24.7︰44.1︰31.2调整为20xx年的31.5︰30.6︰37.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2 页共13 页(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面貌大为改观1、农业效益提高。

随着国家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的效益逐步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0xx年的3.285万亩、1.204万吨增加到20xx年的3.382万亩、1.298万吨;xx年发展烤烟种植1530亩,收购烤烟4000余担;蔬菜种植7000亩。

禽畜业发展迅速,全镇20xx年牲畜饲养规模达到3.96万头(只),其中牲猪2.2万头,牛0.91万头,肉羊0.85万只,年度出栏牲畜2万余头;饲养家禽8万余只,其中鸡5.5万只,鸭2.5万只,出栏禽类5万只。

2、农民收入增加。

随着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

20xx年至20xx年全镇拨付退耕还林补助300万余元,仅此一项人平增收100元;20xx年至20xx年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共700万元,农民人平增收200元。

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由20xx年的6200人上升到20xx的7100人,仅劳务收入20xx年要比20xx年增加500多万元。

3、农村面貌改观。

三年来,全镇紧紧抓住建整扶贫、以工代赈、农村公路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突出了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和人饮工程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道路建设方面,实施通达工程11公里,通畅工程60公里,全镇23个行政村中,有20个行政村进行了村道水泥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87%。

20xx年,配合上级公路部门对江华至江永县道桥头铺段进行了全面硬化。

到目前为止,除桥界乡道边的木园村以及政府驻地上宅洞村、桥头铺村外,全镇所有的主干线,通村路和通自然村路均实现了水泥硬化,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人饮工程方面,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8个村的自来水工程,解决了11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水利设施方面,先后投入近百万元,新建、维修水轮泵百余台次,新修、维修灌溉水渠80千米,加固和改造山塘水库4座。

(三)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财政支出能力增强镇政府坚持把增收节支作为“稳健财政”的第一要求,在镇级财政管理工作上,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稳定和重点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保证财政收支平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了我镇财政工作的正常运转。

20xx年—20xx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987.15万元,完成财政支出1987.07万元。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确保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和镇职工的工资足额发放;五保户供养经费明显提高;消赤减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偿还历年欠债70万元。

(四)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桥头铺镇小城镇建设自20xx年底正式启动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全镇的重点工程来抓,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集镇面貌大为改观。

20xx年xx月10日,我们隆重的举办了桥头铺集贸新市场开业庆典活动。

新农贸大市场占地10000余平方米,水电设施配套齐全,能容纳200多个摊位,供3000余人同时交易易。

市场位于桥头铺镇中心,紧邻207国道和道贺高速公路,距桥头铺火车站1公里,位臵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

随着新市场的投入使用及各项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为我镇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下蒋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自20xx年12月下蒋村被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村和全县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以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20xx、20xx 连续两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一是产业发展来势喜人。

20xx年种植脐橙350亩,目前长势良好。

20x种植烤烟140亩,在果园中套种黑美人西瓜150亩;二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几年来,共筹资300余万元硬化了村道10余公里,投资43万元的自来水工程,已经全部分管到户,全体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果园灌溉配套设施即将完工。

三是村民新居建设进展顺利。

占地230亩的农民新村,规划建房180户,现已完成或正在开工建房45户。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工作齐头并进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了重点保障,建立健全了农村家庭的计划生育奖扶机制,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有效遏制了计生率的反弹,20xx年摘脱了市县重点指导单位的“帽子”。

2、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

20xx年,新修建了镇中学操场,对学生娱乐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狠抓控流保学和素质教育,出台了《桥头铺镇控流保学实施意见》,镇村两级签订控流保学责任状,确保学生不流失。

20xx年度我镇小学入学率达到100%,中学达到97%,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医疗卫生、疫病防疫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

全镇20xx年参合人数26398人,参合率为88%,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新建了二栋镇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有效加强了禽流感、猪蓝耳病等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控工作。

4、民政救济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障能力加强。

积极筹措和落实优抚、五保、救灾救济资金,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0xx、20xx二年,共发放优抚、五保和救济救灾物资分别为23.65万元、20.4万元、20.6万元,争取大病救助资金4.78万元,受益人口1330人。

完成了430户807人的农村低保和12户的城镇低保申报工作。

全镇138名五保户人口全部得到了集中和分散供养。

5、国土、农技、信用等镇直单位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青年、民兵、妇女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播电视、体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6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逐步加强。

狠抓村办公楼建设,下蒋、上宅洞、下刘家塘、上刘家塘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已先后建成使用,面积达200余平方米。

对其余村的办公及服务用房进行了装修和改造。

(六)政法维稳力度加大,农村社会更为稳定三年来,以深入开展“平安桥头铺”建设活动为载体,以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为重点,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大严打整治工作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和法制建设、信访稳定和依法治理工作,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树立了江华北大门的良好形象。

20xx年,我们积极稳妥的处臵了下车村一名精神病人杀死三人的“9.28”特大行凶案;努力配合洛湛铁路施工建设工作,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完工;认真落实上级一系列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活动,确保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三年以来,全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5件,调处成功62件,成功率95%。

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10多起。

共侦破刑事案件112起,打击处理违法人员58人,查处治安案件143起,治安拘留76人。

(七)、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干部作风明显改进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

基层组织是农村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核心和战斗堡垒。

为此,我们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

我们围绕农村支部建设“五个一”标准,把全镇农村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领导核心,我们对农村支部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先后选拔9名能力强、作风正的年轻党员,提拔为村支部书记,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事业上从严要求。

二是加强镇直机关学校党组织建设。

围绕机关党组织建设“高效、廉洁”标准,真正把镇直机关党组织建设成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树立机关形象,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全程服务各项工作创一流,上台阶。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依托县委党校等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锻炼,强化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及时吸收新鲜血液。

2、转变工作作风,塑造公仆形象。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我们工作中的一贯追求。

三年来,我们切实转变领导观念,变“领导”为“服务”。

一是彻底转变工作作风。

我们把为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建立干部考核机制。

工作中,我们大兴“四风”,实施“五个一”工程和一线工作法,即大兴学习之风,艰苦奋斗之风,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企业,引一个项目,包一个村,帮扶一家贫困户,找一条富路。

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

把全镇经济发展指标细化到每位机关干部,通过建立干部考核机制,全镇广大机关干部形成了一种不敢落后、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发展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