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域管理基本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

海域管理基本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


物权法规定海域物权的重大意义
海域物权法律制度上升到《物权法》进行规定,也 就上升到国家基本民事法律层次。
海域第一次与矿藏、水流并列规定,在国家基本法 律中明确作为重要的国有财产。
把海域这种自然资源转变为民法上的不动产,有利 明晰海域权属,定分止争,运用市场手段配置海域 资源。
海域使用权与采矿权、取水权的关系
使用海域的时间具有连续性,且在三个月以上; 特定的开发利用活动具有排他性。
亦即只要此项利用发生后,在此海域中不能有其他的固 定开发利用活动。
临时海域使用
满足上述一、二点(使用特定海域 和固定海域),时间不足三个月但可能 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和其他用海 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排他性用海活动也 要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进行管理, 这就是临时海域使用。
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区别
所有权来源不同:土地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之 分,而海域专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单一地 来源于国家海域所有权。
使用权类型不同:土地使用权分散为建设用地使 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权、 草原使用权等。而海域使用权名称统一。
管理体制不同:土地使用权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 而海域使用权只由一个部门进行管理。
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文件 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海洋局文件 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 关于印发《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印发《海域使用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监察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 《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海域管理的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一、海域管理法律体系 二、海域管理主要概念 三、海域管理基本制度 四、围填海管理政策 五、养殖用海管理政策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财政部、国家海洋局颁布 《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1993
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无法可依、有章可循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2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法律法规体 系基本健全
2007
全国人大通过《物权法》
一、海域管理法律体系
物权法 海域使用管理法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规章
海域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法律: 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 物权法(2007年)
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海洋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项目用海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用海审批办法》的批复
国家海洋局文件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 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 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 临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海域使用权争议调解处理办法 海籍调查规程 国家海洋局直接受理项目用海管理
意见 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海域使用统计管理办法
区域建设用海管理意见 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管理意见 改进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意见 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意见 海上人工岛建设用海管理的意见 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实施意见 落实人大环资委对河口海域管理建设
国务院审批权限
填海5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 围海10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 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70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
海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用海
国家海洋局直接受理
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用海 国防建设项目用海 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海域以外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海域的
部门
涉及海洋功能区划的法律法规
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1日实施 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2000年4月1日实施 海岛保护法,2010年3月1日实施 港口法,2004年1月1日实施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年11月1日实施 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中国法制史上 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物权法:民事基本法律
宪 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理念和构造。 民 法:规定的是社会的基本理念和构造。 物权法:规范有形财产归属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
物权法的重要创新:海域物权制度
第46条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第122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3、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 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
国土空间规划
1、陆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门
2、海洋:海洋功能区划 依据是《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管理部门
3、城镇:城市规划、村镇规划 依据是《城乡规划法》,建设部门
权利保护,以维护个体利益。
——海域使用管理的宗旨
1
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
保护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2
规范海域使用行为
维护海域使用秩序
3
合理配置海域资源
实现海域的可持续利用
三、海域管理基本制度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海域权属管理制度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一)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我国的规划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同行政级别 国土空间规划:陆地、海洋、城镇、流域 环境保护规划:陆地、海洋、海岛、流域
探矿权、采矿权的客体是海底的矿产资源,而海域 使用权的客体是海域立体空间,所以并不矛盾;
海域使用权人获得的是海域的使用价值。在海域使 用权有效期内,权利人可以使用、收益、转让。使 用权到期后,海域并没有被拿走或消耗掉。采矿权 人取得采矿权后,矿藏变成矿产品,然后卖出去, 结果是把矿藏消耗了。取水权也是这样。
的函 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管理 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地方法规规章
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广西区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4、流域:流域综合规划 依据是《水法》,水利部门
环境保护规划
1、陆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法规划 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环保部门
2、海洋: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依据是《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部门
3、海岛:海岛保护规划 依据是《海岛保护法》,海洋部门
3、流域:水功能区划、水污染防治规划 依据是《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利部门,环保
海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天津市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山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江苏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福建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广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广西区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海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
(一)物权法出台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海域权属管理 海洋功能区划 海域有偿使用
2001年10月27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海域使用管理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二)海域使用管理法
1991年10月,国家海洋局、财政部专门向国务院报告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使用我国海域有关问题的报告》
1992年5月,国务院批复明确要求”……实行颁发海域使用许 可证的制度和有偿使用海域的制度。”
1993年5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颁布了《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 规定》,开始在全国实施海域管理制度。
海岸线的法律法规依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 题的通知》(国发[1996]32号)规定“陆海分界线以最新版 的1:5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所绘的海岸线为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 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2]12号)规定“海域勘界的范 围为我国管辖内海和领海,界线的起点从陆域勘界向内海一 侧的终点开始,界线的终点止于领海的外部界限”。
项目用海 油气及其他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项目用海 国家直接管理的海底电缆管道项目用海 国家级保护区内的开发项目及核心区用海 其他项目由沿海地方属地受理,逐级上报国务院审批。
2、海域



岸 线



海域概念——《海域法》层面
《海域法》: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 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本法所称内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至海岸线的海域。
水平方向——包括我国的内水和领海,从海岸线 开始到领海外部界限,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
垂直方向——分为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四个 部分
总则 海洋功能区划 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 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金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二、海域管理主要概念
海岸线 海域 海域使用 海域使用管理
1、海岸线
海岸线系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线的痕迹线
国家标准依据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 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00)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108-2006) 测绘行业标准《地籍图图示》(CH 5003-94)
不得阻挠。 及时报告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的义务; 其他义务: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海洋基础测绘;海域使用权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