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PPT
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PPT
5、适当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或请已经进行同 类手术的病人现身说法。
疼痛
疼痛 与胆结石阻塞胆总管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指导其有节律的深呼吸, 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2、病情严重着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 3、观察疼痛的程度、性质,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 使用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4、控制感染,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
较小的结石可经过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管结 石。
进入胆总管的结石在通过胆总管下端时可损伤Oddi括约 肌或嵌顿于壶腹部引起胆源性胰腺炎;
此外,结石及炎症反复刺激胆囊黏膜可诱 发胆囊癌
临床表现
腹痛 表现为突发性的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可向右肩
部、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常发生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 后或睡眠时。此乃由于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 位改变致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颈部,使胆汁排空受阻, 胆囊强烈收缩所致。 消化道症状 常伴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的 消化道症状。
对于无症状或无需立即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及不 适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非手术方法治 疗胆囊结石。
非手术治疗可以分为:口服溶石治疗、灌注溶石 法、体外震波碎石(ESWL)、经皮胆囊镜超 声波碎石术
术前护理
1.测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腹部体征及 有无寒战高热
2.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肥肉、油煎、油炸 等高脂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减少胆汁丢失:术后7日可用抬管的方法,减少胆汁丢 失。
拔管指征:
1.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
2.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
3.一般术后2周无特殊情况可拔管。拔管前先在饭前、 后夹管1h, 1到2日后全日夹管,再行T管胆道造影, 证实无狭窄 、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 适,造影后继续引流2-3d既可拔管。局部伤口用凡士 林纱布填塞,1-2日后自行封闭。
术后护理
向病人说明说会出现的感觉如切口疼痛、恶心、腹胀、全身心 不适等
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和减 少对横隔的压迫,改善呼吸
术后第一天在床上活动上下肢及做翻身活动;术后第二天可实 行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以防肠粘连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第二天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少量流质,以后进半流质,
CT及MRI检查亦能显示结石,但其价格昂贵,临床不作为常 规检查。
胆囊结石的治疗
胆囊结石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它的治疗原则是 切除胆囊、取净结石、解除梗阻,甚至要修补胆管 的缺损,通畅胆道引流,避免胆道的损伤。
非手术治疗是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饮、 使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解痉止 痛药物等对症处理。对于部分无症状的胆囊结石, 可试用溶石治疗或严密观察病情。
3.配合术前准备:①禁食;②抗感染治疗,可用头 孢2代或者3代、甲硝唑等药物;③补液,防治水 电酸碱平衡失调;④解痉止痛,可用654-2、Vit K1;⑤利胆,常用50%的硫酸镁;⑥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若有病情加重则随时做好手术的准备。
术前护理诊断/问题
焦虑/恐惧 疼痛 知识缺乏
焦虑/恐惧
妥善固定:每次换药后用胶布重新固定,且外露管不宜 太短,要严防翻身、起床等活动时牵拉脱落。
保持通畅:告知患者在改变体位或下床活动时,引流管 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 线,防止胆汁反流造成逆行感染。随时检查T管是否通 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
严密观察 观察记录胆管引流液色、性质、量,有无鲜 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腹痛情况,二便 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24 h内T型引流管引流 量约300~500 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 量渐减。
胆汁瘀滞 胆道感染 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原因。 其他 如:肝硬化、糖尿病、十二指肠乳头狭
窄等。
病理生理
饱餐及进食油腻食物后引起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 改变致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颈部而导致胆汁排出受阻, 胆囊强烈收缩而发生胆绞痛。
较大的结石长时间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或颈部, 尤其在解剖学变异导致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者,可引起 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临床可出现胆囊炎、胆管炎 或梗阻性黄疸。
知识缺乏
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适当简明讲解疾病病因,手术治疗 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2、讲解术前准备(如禁食、 禁饮、 皮试 、胃肠减压等)及术 后注意事项。
3、向患者简明描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消除其恐惧。 4、嘱其术前睡眠要充足,要预防感冒。
去枕平卧6小时。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及氧饱 和度,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 3、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面色,口唇有无发绀。 4、定时翻身扣背,指导其有效咳嗽。 5、评估疼痛的程度,遵医嘱用药
舒适的改变
舒适的改变 与手术创伤、各种管道限制、麻醉的副作用有关。 预期目标:自诉疼痛减轻,安置好各种管道,无恶心、呕吐等 不适。 护理措施: 1、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舒适体位 2、如出现恶心呕吐时嘱其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 吐药。 3、向患者说明疼痛出现的必然性,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 持续时间,指导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 4、妥善放置各种引流管,翻身时注意引流管固定。
忌借节日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由于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 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饮食宜少食多餐,每天以4—5餐为好。饮食指导多进高蛋白,高 热量(肉,鸡,鱼),高维生素(新鲜水果,蔬菜)食物,少量多 餐。
谢谢
胆石病(cbolelithiasis)是胆囊和胆管发生 结石的疾病,在我国常见而多发。
分类——部位
胆囊结石: 多为胆固醇或以胆固醇为主的 混合结石,占全部结石的50%。
肝内结石: 多为胆色素或以胆色素为主的 混合结石,占全部结石的20%~30%。
肝外结石: 多为胆色素或以胆色素为主的 混合结石,占全部结石的20%~30%。
普食。饮食要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量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胆漏、肠穿孔、伤 口渗液及腹部体征。注意有无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护士应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T管引流的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 溶石或造影
胆石病(cbolelithiasis)是胆囊和胆管发生 结石的疾病,在我国常见而多发。
胆道系统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起 自肝内的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后开 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而成胆总管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
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Calot三角), 其中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和副右肝管通过
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
胆道系统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起 自肝内的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后开 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而成胆总管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
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Calot三角), 其中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和副右肝管通过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胆囊结石反复发作,有临床症状 2.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处,可致急性发作 3.胆囊炎或胆囊坏疽穿孔 4.慢性胆囊炎可使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 5.长期炎症刺激还可导致胆囊癌 6.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已无功能
手术类型
开腹胆囊切除术(O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小切口保胆取石法
口腔粘膜的改变
口腔粘膜的改变 与禁食、胃肠减压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口腔粘膜完整,预防口腔感染。 护理措施:
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温水每日2次擦拭口腔。 密切观察口腔粘膜,。
潜在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 创口感染 预期目标: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1、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的变化,并记录。 2、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下床活动时勿将引流管高 于创口。 3、观察体温变化及局部切口有无红、肿、热、痛。 4、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定时更换。 5、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现配现用。 6、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协助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排尿形态改变-留置导尿管
排尿形态改变-留置导尿管 与手术、麻醉有关。 预期目标: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小便自解,尿色清,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出。 2、每周更换抗返流引流袋,观察尿液有无异常,及时倾倒, 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3、保持外阴与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二次,防止泌尿系 感染等。 4、恢复进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5、生命体征稳定后予以夹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功能。
焦虑/恐惧 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手术愈后有关。 护理措施:
1、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介绍责 任护士、医生。
2、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休息, 保证睡眠。
3、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说明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和目的, 使其能积极配合。
4、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讲解病人提出的问 题。
术后饮食禁忌
忌吃含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醇较高的食品,如动物心、脑、肝、肠以及蛋黄、松 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忌吃高脂肪食品,如肥肉、猪油、煎炸的食品,油多的糕点尽量 少吃,由于过多的脂肪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忌食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粉、 麻辣豆腐等。
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 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饮食应避免过油及刺激性的食品,留意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