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特色专业考核指标体系

XX大学特色专业考核指标体系

4.2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人才培养需求,能整合、深化已有的教学成果,积极制作并广泛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近三年获校级优质(精品)课程≧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
4.3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毕业论文(设计)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高于一般专业。
综合评价等级
1.验收标准说明:
本方案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2.验收结论分为良好、合格、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良好:A+B≥15,D≤1;合格:D≤3;不合格:D≥4。
XX大学特色专业考核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思路清晰,具有较明显的特色。
1.2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操作性强,实施情况良好。
4.4教材建设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积极使用原版教材和实行双语教学。
4.5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符合程序化、规范化要求,执行严格;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2.师资
队伍
2.1队伍结构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较为合理,素质优良。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50%。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作用明显。
2.2科研教改
建设周期内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6.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6.1综合素质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提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
6.2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高,第一志愿报录比例和录取位居全校各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85%以上。
6.3示范作用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校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及示范作用。
3.教学条件建设
3.1办学水平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建设具有较高水平。
3.2教学设施建设
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4.教学改革与管理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教风和学风
5.1教师师德
严谨治学,从严指教,教书育人,教学质量较高,学生评价优良。
5.2学风建设
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有学风建设措施,党政齐抓共管,已形成良好氛围;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活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近三年无严重违纪及考试舞弊现象。
5.3学生获奖
在校生各类评优、学科竞赛等获奖比例明显高于校内一专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