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蚊子和狮子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蚊子和狮子

寓言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课文《蚊子和狮子》
郁文中学教师岑美萍
素养目标:
1.了解有关寓言的文学常识。

2.听读寓言,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学习通过对话、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懂得寓言中所警示的道理,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
1.给同学讲讲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其中的寓意。

2.了解寓言:
⑴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⑵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听课文
4.默读课文
二、理解
㈠基本理解
1.学生填表
2.学生交流
3.教师指导,明确答案。

㈡深入理解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又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2.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3.文中前后两次引用蚊子的话,而标点符号、人称却不同,为什么?4.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从中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三、扩展延伸
1.改编故事: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2.续编故事: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四、课后作业
自编寓言故事。

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1、嘴和眼睛的对话;
2、树和斧子。

附:板书设计:
蚊子和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狮子:抓

骄傲自满
蚊子:吹、唱蜘蛛:粘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