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完整版)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他们所揭示的这一真理,主要根据不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的痛 恨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科 学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资本主义走向 灭亡的根本动因。
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共产主 义必然胜利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取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的
1. 资 本 主 义 基 本 矛 盾 “包含着现代的一切 冲突的萌芽”
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也不例外 2.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批判“资本主义永恒存在论”
要全面看待资本主义的命运。不 能因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巨大 贡献和今天仍在发展的现实而认 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永恒的。 无论从事物存在的过程性来看, 还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揭示 的历史发展规律角度看,资本主 义都摆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 虽然这个过程长期而复杂。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变化4: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力有所扩大。 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 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改良,为社会主义国家管理 社会事务和进行宏观调控积累着经验。
4. 现实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已经产生了诸多社会 主义因素,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内部生长出来的未来社 会主义社会的因素。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 矛盾与冲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灾 难性后果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 矛盾与冲突
经济发展“失调” 0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福利风险增加 债务负担沉重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 矛盾与冲突
政治体制“失灵” 02
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 矛盾与冲突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03
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社会流动性退化 社会矛盾激化
返回目录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 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社会分工,满足了 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3
废除了封建专制,民主和法制建设、科 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局面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的自身局限性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2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社会分工,满足 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3
资本支配和控制经济政治的发展和运行, 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暂时性”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60多年前所写的 《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1.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将成为 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主要物质基础。
2. 在生产社会化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分 配关系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和社会主要呼声;在科技 武装下的劳动者,管理能力和智慧不断增长,必将增 强其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管理的实力,未来社会 的阶级基础在不断壮大。
社会福利制度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变化3: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二战后,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国家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 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 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 资 本 积 累 推 动 资 本 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 化并最终否定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 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孕育和培养 的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 灭亡的阶级条件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1. 任何社会形态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内部矛盾
复习与作业
一、基本理论复习 1.私人垄断资本的统治方式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及实质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基本统一
资本家间接控制雇佣劳动 以股息方式得到部分剩余 价值
分离
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 资本集体所有制
分离
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 资本所有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工人成为企业 的主人了吗?
职工参与决策(“管理民主化”) 职工持股(“资本民主化”)
资本主义成为了 “人民资本主义”?
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 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 重要力量。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 本主义产生重要影响。这既是外在压 力,又转化为内在动力。
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 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 要作用。内在动力。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意义)
1. 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 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 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 结果。
2.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 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 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 性质发生了改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从资本主义新变化看资本主义育社会主义之可能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时期
所有制形式
资本主义发 展初期
个体资本所有制
19世纪末世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
纪初
制
“二战”后
法人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
所有权与控 制权的关系
雇佣关系
统一
资本家直接监督雇佣劳动 资本家占有全部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