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医院感染核心制度规程》
2020《医院感染核心制度规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
• 十八§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 十九§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 拔除引流管。
• 二十§临床医师、护士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 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报 告结果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 时做出诊断、治疗。
• 二§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 三§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 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在手术当日进 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使用不损伤皮肤 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
• 四§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 染,用0.2%一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 消毒范围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 口或放置引流时,扩大消毒范围。
二、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 (二)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 (三)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 (四)洁净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 (五)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 (六)输血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 (七)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 (八)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 (九)内镜区域的医院感染管理 • (十)血液净化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 (十一)导管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四、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 一§医务人员掌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如口 罩、手套、帽子、眼罩、面罩、隔离衣等)。执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保证洗手和手消毒效 果。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 二§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达到灭 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达到消 毒要求。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 三§各科室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 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消毒措施。感染病人 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特殊感染病人做到相应 隔离措施,并设有隔离标志。高危险区域各相关 科室、部门实行区域隔离管理。内部布局明确划 分为“三区”、“两通道”及“两缓冲”。
• 四§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中的消毒、 灭菌剂,定期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更换消毒剂 时,对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 一§定我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监测计划内容主要 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 二§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 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 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三§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 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送病原微生 物监测培养,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 率≥60%。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操作规程
• 一§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 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 八§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 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 九§手术中保证手术室门关闭,保持手术室正 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和流动。
• 十§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 灭菌水平。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
• 十一§手术中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 手卫生规范。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戴双层手套 。
• 五§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 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 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必要时术中追加一剂。
• 六§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 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在未治愈前不参加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
• 七§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进行外科手消毒。
• 十四§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 要局部降温的特殊பைடு நூலகம்术依据具体要求。
• 十五§冲洗手术部位时,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 生理盐水等液体。
• 十六§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首选密闭 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 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 十七§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 切口敷料前后进行手卫生。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 四§明确诊断后,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网上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如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 时按相关规定报告,并且认真登记。
•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需按(传染病 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会同本科室 院感监控医生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分析及检查, 讨论后能确定的按规定进行报告,不确定疑似病例 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确诊。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 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 禁重复使用。复洗复消复用的物品,消毒灭菌时 以物品的最小配置单位进行包装。
• 八§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器 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消毒器材等,每日消毒, 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瓶中用无菌水。
• 十二§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 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 升的,手术中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 十三§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 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 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 五§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 注明日期、时间、责任人,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备种溶媒(无菌稀释液等)注明开启日 期、时间、责任人、用途,尽量使用小包装,超 过24小时不得使用。
• 六§无菌物品每天检查一次,灭菌物品(棉球、纱 布等)一经打开,标明开启日期、时间、责任人, 在24小时内使用;如果无菌包被医务人员多次接触 可能存在污染,重新消毒。尽量使用小包装。用 过的物品与末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 签,严禁使用过期无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