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贪污腐败的感想

贪污腐败的感想

我们的这个社会贪污受贿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以至于许多人确定无疑地相信100%的国家公职人员存在着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

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不仅动摇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而且严重侵蚀着我们的这个社会。

人们对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像对待“过街老鼠”一样,天天喊打,也仅仅是喊喊而已,对其毫无办法,以至于许多国家机关及领导经常表态要主动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时,人们只是苦笑。

因为人民的监督是那么的脆弱,以至于在人们的心目中,人民的监督和无监督是同义词。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不好现象是:当人民的监督、人民的呐喊对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毫无作用时,人们开始变得麻木,开始认为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开始为其辩护,开始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更是羡慕“当官”这个职业。

在中国“当官”绝对是个褒义词,并且是“事业有成”的代名词。

“当官”并不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仅仅是为了“有机会、有更多的机会、有权力、有更大的权力为己、为亲友谋取私利而已”。

许多人们对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这并不代表其痛恨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本身,只是痛恨自己没有机会、没有权力像“贪官”那样,毫无顾忌为己谋取私利,其一旦掌握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权力,其也会心安理得的去“犯错”。

在“官位”,你不取谋私利,有人会说你是“傻瓜”;谋取了私利,这才叫正常,这才合情合理,并且越多越好,这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反而你的家庭、你的亲友会以你为“荣”。

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无一例外的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犯罪持续的时间较长。

从初犯到被捕,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

在这个“漫长的作案岁月”里,我们竟未发现“人民公仆”在为侵害人民利益之事,是犯罪手段太隐秘,我们不易发现?还是我们的监督部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在“睡大觉”?是怠于监督?还是不敢监督?抑或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利益联盟?若是犯罪手段太隐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提高一下我们的侦查手段呢?事实上,他们的犯罪手段一点也不隐秘。

在我看来,他们简直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毫无顾忌的犯罪。

若是我们的监督者老是在“睡大觉”,怠于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那我们要这样的监督者何用?惹是监督者不敢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那我们就得应该思考一下监督者不敢监督被监督者如此怪现象的原因了。

若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利益联盟,那监督者当然就不会去监督被监督者了,都是“哥们儿”嘛。

我们以往、现在,或许到将来对待国家公职人员的作法是:加强教育,再教育,争取把国家公职人员教育成为大公无私的人,教育成为清心寡欲的人,教育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教育成为党和人民可以放心的人,最好能教育成为圣人。

所以凡是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从一开始进入国家机关至直离开,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

然教育活动一直在搞,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却依然有增无减地存在。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教育在防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方面的
积极作用,我们也不能否认国家公职人员当中确实存在大公无私之人,清心寡欲之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人。

但现实告诉我们:教育在防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通过接受教育的国家公职人员,一时是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但并不等于可以一世让党和人民放心,今天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并不等于明天也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有的人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并不等于所有的人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

看来国家公职人员是无法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通过努力仅依靠教育把“党和人民不放心的国家公职人员”教育成为“可以让党和人民永远放心的人民公仆”是没有一点可能的。

防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还得求助于科学、合理的体制和制度。

这种科学、合理的体制和制度时刻处于运作状态,不是“挂在墙上,作摆设”,更不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科学、合理的体制和制度是始终悬挂在权力头顶上的一把利箭,不畏惧权力,也不会附属于权力。

我们的这个社会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之所以相当普遍,并不是缺乏对国家公职人员清正廉洁方面的教育,而是缺乏不畏惧权力、不附属于权力的监督体制和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