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

改变焊接拉压应力、提高使用寿命,增强美观。灵活性差,设备复杂、成本高。
喷砂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石英砂、金刚砂、铁砂等)喷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粗糙度和清洁度。
彻底、效率高,提高机械性能、抗疲劳性、增强涂层附着力及涂膜耐久性。。
电泳
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电压后,带电荷的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生产的碱性作用生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电泳又叫做电沉积、电着、泳漆。
涂层均匀、丰满、平整、光滑,漆膜硬度高、附着力好、耐腐蚀、冲击性、渗透性优良。
发黑(发蓝)
使钢铁材料表面迅速氧化,形成氧化膜,分碱性加温发黑和常温发黑,低碳钢不采用常温发黑。550℃下,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350℃下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另外,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时,亦为“发蓝”。黑色金属发蓝处理后,内层为氧化亚铁,外层为四氧化三铁。兵器工程常用发蓝,工业工程上常用发黑处理。操作流程依次为: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
处理类型
工艺介绍
优缺点
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作阳极,待镀工件作阴极,通过电解作用,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的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他阳离子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应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以保证镀层金属阳离子浓度不变。
增强抗腐蚀性、硬度、抗磨损能力、导电性、耐热性、润滑性及表面美观程度。
减小表面粗糙度,使表面光滑。
超声波清洗
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染物直接、间接的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和剥离,达到清洗的目的。
清洗效果好、速度快、节能。
阳极氧化
金属、合金的电化学氧化。将金属、合金的制件作为阳极,用电解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改变了表面的状态和性能。多用于铝合金。
提高耐腐蚀性、增强耐磨性、硬度并使表面着色、美观。
镀锌
主要采用热镀锌,即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件表面附着锌层。
防腐蚀、除锈且表面美观。
热浸锌
锌加热到液体下热扩散涂层,其镀层厚度在15~10um。多用于工程中。
腐蚀性好、不易控制、污染大。
渗锌
渗锌为锌粉固态冶金热扩散涂层,其均匀性好,螺纹、盲孔内均能获得均匀层,镀层厚度为10~110um,并且误差可控制在10%,它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防腐性在锌图层中是最好的。
提高防锈能力、耐腐蚀性和外观效果。
皂化
用肥皂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工件,形成一层硬脂酸铁薄膜。
提高抗腐蚀性。
着色
给金属表面“涂”上颜色,改变其单一、冰冷的色泽。
防腐、抗磨、美化。
抛丸
叶轮、飞轮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将直径为0.2~3.0的弹丸抛向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粗糙度以提高后续喷漆漆膜的附着能力。
提高产品防腐蚀性、精密度、附加值、使用寿命,操作简便。膜层均匀、致密、性能稳定。
喷涂
利用压力或静电力将油漆或粉末附着在工件表面。
防腐、装饰外观。
烤漆
在基材上打上底漆,面漆,每上一遍漆,都放入无尘恒温烤房进行烘烤。
防腐、装饰外观。
浸渗
是一种微孔,渗透密封工艺,将密封介质(通常是低粘度液体)通过自然渗透(微孔自吸)、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细缝)中,使缝隙填满,然后经自然冷却(室温)或加热等方法将缝隙的密封介质固化,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
化学镀
无需通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用强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目前以次氩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所提出的广泛被承认的为“原子氢态理论”。非金属化学镀前应进行敏化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具有还原作用的还原液体膜。
镀层均匀、针孔小,污染小、成本低、能在非导体上沉积。防腐性好,无污来自。电镀镉(见电镀)
耐腐蚀性好,能适应海洋大气环境,但成本高,一般行业不适用。适用于石油钻井平台及海航飞机紧固件。
电镀铬
(见电镀)
稳定,不易失去光泽,硬度、耐磨性好。紧固件一般装饰用。
镀银
(见电镀)
防腐蚀,耐热性能好,镀层可在1600℃下使用,润滑性好。
镀镍
(见电镀)
防腐、导电性好。
提高密封性、机械加工性能、物理强度及绝缘性能。
喷油
将油漆喷在工件表面,自然风干。
防腐、装饰外观。
抛光
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公交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于消除光泽。通常的抛光工具为抛光轮,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压向工件,使磨料在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以达到Ra0.63~0.1um,当采用非油脂性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对产品要求稍低时,常采用滚筒抛光。
喷丸
以高压风或压缩空气作动力,将弹丸抛向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粗糙度以提高后续喷漆漆膜的附着能力。
较灵活、动力消耗大,易控制精度。
磷化
通过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生产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磷化膜),其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
防腐蚀、提高漆膜附着力、减摩润滑。
钝化
金属与氧化物质作用,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且牢固吸附在金属表面的钝化膜。这层膜呈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它把金属腐蚀介质完全隔开,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