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看来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板书课题:元日)
2.“元”字在字典中有几个解释(出示:元的意思)
你觉得元日中的“元”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 (是的,元日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年初一,春节。
)
二、读准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这首诗(出示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愿意读一读?(指名1人)你读得很正确,尤其这几个生词都读准了[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
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指名1生)
3.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流畅,还要读出节奏、读出停顿。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怎么才能读出节奏,可以边读边画出停顿记号。
4.画好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你读出了古诗的节奏。
(出示停顿记号)注意了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美。
还有谁来读一读。
(指名2人,a.音断而气息相连。
b.有点诗味)
5.老师和你们合作着读一读,老师读前4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读古诗就要有快有慢,有轻有重,读出节奏和韵味。
现在,我们挺直腰杆,一起来读一读。
三、理解诗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如果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圈出来。
(学生读、讨论)
2.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相机点击词语]
3.集体交流
(1)同学们知道屠苏是什么吗?指名说。
(出示资料,教师稍具体介绍) (2)曈曈日:曈是什么旁?日字旁就是指太阳。
曈曈日,这个词里有三个日,三个太阳加在一起会怎样?对,瞳瞳日就是指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3)新桃、旧符:过年的时候,我们总要在门上贴春联,桃符就是古代的——,我们撕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就是诗中的——
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先试一试。
指名说。
四、体悟诗情
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呢?▲放爆竹(板书)
(1)爆竹就是――鞭炮。
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
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吓跑妖魔鬼怪,求得新年的安宁,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听!(鞭炮声)神州大地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人们又送走了旧的一年,此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词?(指名说)(3)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成语:欢天喜地……)(4)看,图上的小朋友正放着鞭炮,快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谁来读读这行(3-4人),读出这份快乐!
▲小孩子们快乐地放着鞭炮,那大人们呢?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板喝屠苏酒)
(1)这可不是一般的酒,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尝这新年的第一口美酒。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你还记得你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家人们说过的祝福的话吗?
出示:爸爸妈妈举起酒杯,对爷爷奶奶说:“。
”
我举起酒杯,对爸爸妈妈说:“。
”
举起酒杯,对说:“。
”
(2)一家人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暖”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春风仅仅把暖意送入了屠苏酒中吗?(指名)(3)是呀,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把这两行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1、2行。
(真是暖洋洋的)谁来挑战他?(真是暖人心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温暖,快乐地读一读。
▲你还从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呢?(板书:换桃符)
(1)温暖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多么喜庆,多么吉祥!人们正在贴春联呢!他们会贴什么春联呢?(出示三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2)指名读第一句。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
指名读第二句。
(这是我国传统春联之一。
)
(3)一幅春联就是一个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节日的祝福,对新生活的向往。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3、4行诗)
评:你读得真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千家万户被这温暖的霞光照耀。
评: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喜气洋洋地正在换桃符呢!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贴上新的春联,多么高兴呀!我们一起读。
2.感情吟诵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知道,王安石不仅是位大诗人,还是一位改革家,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推行新法,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他更坚信新法的实行会让老百姓每天都能像过节一样幸福!口中不由吟道:“爆竹——(指名一人读)
暖洋洋的晨光中,响起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这时王安石看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忍不住大声吟道:“爆竹——(男生齐读)春节即将来临,带着春节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全班一起吟诵。
3.指导背诵
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景象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也让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
会背吗?我们一起背。
(齐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呢!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
(出示:守岁(宋)苏东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学生自由读)
2.你知道这首诗写了过春节的时候要干什么吗?指名说。
教师简单说说诗意。
3.学生齐读
六、指导写字。
1.今天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诗《元日》,走进了1000多年前的宋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过春节的快乐情景。
这首诗里还有三个生字。
(出示)
2.指导写“爆”: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一个“暴风雨”的“暴”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对,最后四笔是:(范写)你看,多像爆竹那飞溅的火光啊!
3.屠、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住它们。
(几秒钟)
4.能记住吗?拿出笔来,把这三个生字描一描。
5.把习字册拿出来,把这三个字写一写。
(提醒写字姿势)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搜集描写节日的诗句读一读。
板书设计。
元日
放爆竹
喝屠苏酒
换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