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评估理论概论

教育评估理论概论

间的关系、调整组织分工、加强指导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等。
加强决策。四种类型:①决定教学计划是否实施;②决定教学计划是
继续还是进行调整;③为支持或反对某事寻求佐证;④了解基本的教 学过程。
建立档案。了解师生成长的轨迹,以及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使教学工
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为鉴定、考核提供证据。
——政府管理
• 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在教 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受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的影响。
(2)国际质量保障的基本模式
——检查评估模式
教育评估( Evaluation )——是根据相关的质量标准 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多指自上而下的、外部的行 政性评估。其结果表现为一种等级,或者描述性 语言(优秀、良好、满意和不满意、合格和不合 格)。
行为-目标
为决策服务
改进-决策
共同构建
协商
凡是存 在的东 西都有 数量, 凡有数 量的都 可以测 量。
评估过程本质上是一 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 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 的程度的过程。但教 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 的行为变化,评估则 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
实际变化的过程。
目标分类 学。评估不是 为了证明,而 是为了改进。
活动。
(1)教育评估的界定
评估==量(或质)的事实把握+价值判断
事实把握——(实事求是)是关于客体本身是什么和客体与其 相关客体之间关系的信息。
价值判断——(主体满意)是关于价值主体需要的信息。 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以“人的需要”为
媒介,仅从事实判断并不能推出价值判断。
(2)教育评估相关的几个概念
(1)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
• 背景:60年代起高等教育大众化,公共教育经费压力增大 ,政府向纳税人交待; 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市场国际化 ,人才竞争加剧。 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关注,掀起了高 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热潮。
• 发起:以荷兰、美国、英国等为首,率先展开高等教育质 量保障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基本问题:为什么要保障?保障什么?如何有效保障? 保障的效果如何?……
清华大学博士生课程—《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
教育评估理论概论
主讲教师:王战军
一、教育评估的基本理论
1.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 2.教育评估的历史发展 3.教育评估的利用
前言
教育评估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 评估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即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 估研究)。
——管理功能(决策):评估的管理功能比一般行政性、经验性的教育管
理功能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评估是建立在一系列严密操作程序的基础之上的 ,其言之有据,非一般的行政命令相狭隘经验所 主要 标志
主要 内涵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测量运动
测量
行为目标模式
相对评估——评估基准来自被评估对象的群体(群体 参照),将各评估对象与基准比较;或者是用某种方法把 所有的评估对象进行排序。
绝对评估——评估基准来自被评估对象的群体之外的 一个客观标准(目标参照),将评估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 进行比较,评估其达到标准的程度。
内差异评估——评估基准来自被评估者自身(自我参 照),将被评估者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将被评估者 的各个侧面相比较,评估其发展、变化情况。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育评估。 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教育评估。
一、教育评估的基本理论
1、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 (1)教育评估的界定(有多种定义)
泰勒——教育评估之父:教育评估就是衡量教育目标的实际达到程度。 克龙巴赫:为获取教育活动的决策资料,对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部分的
状态、机能、成果等情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的过程。 陈玉琨:教育评估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
基本上采用泰勒的“目标——行为”模式 法国、日本等是这类评估模式的代表。不过,日本自 2003年大学法人化改革以来,通过成立大学评估与学位授 予机构NIAD-UE等第三方评估机构,来不断完善这种检查评 估模式。
评估是为了 进行决策而提 供信息的过程 。
评估是所有 参与评估活 动的人们, 特别是评估 者与其对象 双方交互作 用、共同建 构统一观点 的过程。
3评估结果的利用
——学校改进
改进教学。通常有四种类型:再教学型、补充教学型、调整教学型和
分化教学型。
完善管理。内容包括:修定质量标准、调整教学计划、协调各方面之
• 资源分配。主要包括:经费划拨、招生计划、教育项目等。 • 公共服务。向社会发布状态数据信息、公布质量质量年度报告等。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1.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建设(国际和亚太, 日韩) 2.我国大众化进程中质量保障的探索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1、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4)教育评估的主要功能
——导向功能(促建):通过在评估中使用的指标、指标的增删及其权重
的选择,向被评估者发出引导性信号,使之向着符合价值主体目标的方向发展 。
——鉴定功能(选拔):意味着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甄别,它与总结性
评估密切相联,鉴定具有选拔、分等之效能。对于比较同类评估对象之间的优 劣高下具有重要作用。
(3)教育评估的分类
合格评估
按评估范围:宏观、中观、微观 按评估方法:定量、定性
水平评估 监测评估
按评估功能: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
按评估主体:自评、他评
按评估内容复合程度:单项、综合
按评估参照的标准: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
( 3 ) 教 育 评 估 的 分 类 —— 按 标 准 来 分:
——改进功能(发展):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评估本身就是改进教育 活动的的重要手段。
——激励功能(教育):对人(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可以
激发人内在需要和动机,从而使其行为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通过评估可以总结 经验与教训,可以激励上并鞭策后进,不断调整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方式,以达 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评估、评价、评定、评鉴、评审、认证。。。 Evaluation 、 Assessment 、 Accreditation Audit 、Revalue、 Validation ……..
• 信度指的是信息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不会因人
、因时而不同。
• 效度是指信息与指标的关联性和有效性,即能服务于
评估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