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锥曲线定义应用PPT教学课件

圆锥曲线定义应用PPT教学课件

变式:求证:以双曲线的任意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 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
例5、求过定点(1,2),以x轴为准线,离心率为 0.5的椭圆的下顶点的轨迹方程。
三、课堂小结
1.圆锥曲线的定义是根本,对于某些问题利用圆锥 曲线的定义来求解比较简捷; 2.涉及圆锥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常用第一定义结合正余弦定理;涉及焦点、准线、 圆锥曲线上的点,常用统一的定义。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V X
X2
a2b2 b P2
ax2
P1
a
b1
B A
a1
作图:
a1
P1
P2 X2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例:求直线AB的实长及与H面的夹角。
空间分析:用P1面代替V面,在P1/H投影体系中,AB//P1。
a
V
b
A
P1a1
b1
B
作图:
a XV
H
b b
a
Hb
换H面行吗? 不行!
a
.
H
X1 P1
a●1

b1
新投影轴的位置?
与ab平行。
y2 b2
1(a>b>0)上一点,
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求|PF1|·|PF2|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例4.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任作一条直线m,交这 抛物线于P1、P2两点,求证:以P1P2为直径的圆和这抛
物线的准线相切.
分析: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知识来证比较简 捷.
[思维点拨]以抛物线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 切.类似有:以椭圆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对应的准 线相离;以双曲线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 交.以上结论均可用第二定义证明之.
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 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⒈ 更换一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a
a
V
ax
X
A
a1 P1
ax1
a
V X
ax
H
a
a1
. ax1
H P1 X1
H
X1
旧投影体系 X —VH
A点的两个投影:a, a
新投影体系
X1
—P1 H
A点的两个投影:a,a1
2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
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
离等。问题的关键:新轴要垂直于反映实长的那个
投影。
a1 b1
X1
V b'
a'
H1
a1'•
b1' B
b' a'
X
Ab
X
V H
aH
a
b
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垂直线
3.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空间分析: 一次换面把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四、作业布置:优化训练。
第三章 变换投影面法
一、问题的提出
★ 如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 如何求一般位置平面的真实大小?
解决方法:更换投影面。
换 面 法: 物体本身在空间的位置不动,而用某 一新投影面(辅助投影面)代替原有投影 面,使物体相对新的投影面处于解题所需 要的有利位置,然后将物体向新投影面进 行投射。
例3:已知A( 11 ,3)为一定点,F为
2
x2 y 2 1 双曲线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
9 27
上移动,当|AM|+
1
|MF|最小时,求M点
2
的坐标.
[思维点拨]距离和差最值问题,常利用三角形两边之
和差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 1 数量关系用定义来进行
转换
2
变式:设P(x,y)是椭圆
x2 a2
(2a | F1F2 |) }的点的轨迹。
知识精讲:
抛物线的定义: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与到一条得直 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统一定义:M={P| PF e ,}0<e<1为椭圆,e>1 为双曲线,e=1为抛d物线
重点、难点:培养运用定义解题的意识
2.思维方式:等价转换思想,数形结合
特别注意:圆锥曲线各自定义的区别与联系Aa 源自1ax1按次序更换
H
X1
先把V面换成平面P1, P1H,得到中间新投影体系:
X1
—P1 H
再把H面换成平面P2, P2 P1,得到新投影体系:
X2
—P1 P2
⑵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a
XV
ax
H
作图规律
a2a1 X2 轴 a2ax2 = aax1
a ax1 .
H X1 P1
a2 ax2 .
圆锥曲线定义应用
高三备课组
一、基本知识概要
1.知识精讲:
·涉及圆锥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常用第一定义结合正余弦定理; ·涉及焦点、准线、圆锥曲线上的点,常用统 一的定义。
椭圆的定义:点集M={P| |PF1|+|PF2|=2a,2a> |F1F2|};
双曲线的定义:点集M={P|︱|PF1|-|PF2|︱=2a,
⑵ 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
a
V a
ax
X
A a1 P1
ax1
a
V X
H
H
一般规律:
X1
ax
a1
. ax1
a
H P1 X1
aa1 X1 a1ax1 = aax
点的新投影和与它有关的原投影的连线,必垂直
于新投影轴。
点的新投影到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
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⑶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的两焦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 从任一焦点引
∠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的轨迹 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例2:已知双曲线
x2 y2 1
(a>0,b>
a2 b2
0),P为双曲线上任一点,∠F1PF2=θ, 求
ΔF1PF2的面积.
[思维点拨]焦点三角形中,通常用定义和正余 弦定理
被替换
的投影面 被替换
的投影
a' B
b1'
V
新投影 新投影面
老轴
b'
X
老投影体系 V/H 被保留 的投影
V1
b
a1'
A
a
H
X1
被保留
新轴
的投影面
新投影体系 V1/H
二、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
P
V
a A
a1
平行于新的投影面
b
B
b1 垂直于新的投影面
a
Hb
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 题位置。
更换V面
a
V XH
ax
a
ax1
.
H P1 X1
作图规律:
更换H面
X1 H
P1
a1
. ax1
a ● a1
XV ax H
a
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
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 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⒉ 更换两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V a
ax
X
X2
a2
P2
ax2 P1
例题选讲
例1 、 已知两个定圆O1和O2,它们的半径分别 为1和2,且|O1O2|=4,动圆M与圆O1内切,又与 圆O2外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圆心M的轨 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何种曲线。
[思维点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是一种常 用的方法
变式练习:F1、F2是椭圆
x2 y2
a2 b2
1(a>b>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