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为单
质,□03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为化合物。
(2)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称为元素的 □04 游离态 ;以化合物形式存
在时,称为元素的 □05 化合态 。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以碳元素为例)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二、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性质
物质常用的分类依据是物质的 □01 组成 和性质。
课时作业
解析
二、物质的分类与物质性质 [交流研讨]
1.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分别可能与哪些类别的 物质发生反应?
提示:①金属单质(以 Fe 为例)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②非金属单质(以 Cl2 为例) ③氧化物(以 CO2、CaO 为例)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④碱[以 Ca(OH)2 为例]
你已经接触过许多物质,如钠、镁、铁、氧化镁、氯化钠、氢氧化钠、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氢气、氧气、氯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碳酸钠、 碳单质、硫酸、碳酸、氯化铁等。
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哪些? 提示: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 Na、Mg、Fe、O、Cl、H、C、S。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2.你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将这些物质分类吗?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各类物质 的一般性质。2.知道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类别的物质。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3
自主学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1)物质都是由 □01 元素 组成的,□02 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提示:可根据是否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将其分为单质和化合 物。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3.在中学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大量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碳单质、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H2CO3)、碳酸钠(Na2CO3)等。
(1)你知道碳元素还能参与组成哪些物质吗? (2)在这些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怎样的? (3)碳元素参与组成的这些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1.按物质的组成分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按物质的性质分 (1)
(2)根据பைடு நூலகம்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08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3)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09 氧化剂和还原剂
。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3
课堂探究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交流研讨]
提示:(1)所有的有机物、BaCO3……。 (2)碳元素的化合价有 0、+2、+4 价。 (3)这些物质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是组成这些物质的核心元素。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点拨提升]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可 以是 O2、O3 的混合物。 2.核心元素相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2.选择一类物质,选取相应试剂,设计实验,证明你的预测。以 H2SO4 为例探究酸的通性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探究目的] 以稀硫酸为例,研究酸的通性。 [主要试剂] Fe、CuO、稀硫酸、NaOH 溶液、Na2CO3 溶液、紫色石蕊 溶液。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实验操作] (1)在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2)在盛有铁丝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3)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4)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5)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⑤盐(以 Na2CO3 为例)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2.你能基于物质类别探究一种陌生物质的性质吗?说说你的思路。
提示:先通过分析其组成(或用符号表示的物质组成)判断其所属类型, 然后根据其所属类型的通性,预测其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探究] 研究物质的性质 你已经学习过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类别的物 质,那么,各类物质分别具有怎样的性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是怎样 的?请你和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练习与活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种元素在自然界都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B.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只能显负价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答案 D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有些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但有些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 或离子构成的;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既能显正价也 能显负价,如 NH4NO3 中,N 元素既显正价又显负价。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一般如下:
另外:
自主学习
酸
新酸
碱+盐―→新碱+新盐
盐
新盐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1.按照物质类别将下列物质分类。 铁、碳单质、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钠、氧气、氧化钙、氢氧化钙、 盐酸、氯化钠、氯化钡、硫酸、硫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铜、氢氧化钠、硝 酸银。 提示: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解析
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化合物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且为单质
答案 C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纯净物―→一定为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两种元 素的组物成质混合物
单质和单质
―→单质和化合物 化合物和化合物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实验记录]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点拨提升] 1.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同,同一物质的分类结果不同。如:CaO 按组 成分,是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是碱性氧化物;按用途分,是干燥剂……。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几点说明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例如:Na2O2 是过氧化物,Al2O3 是两性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 化物,例如:CO、NO、NO2 等不是酸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