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基础题库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1 、数据:截荷信息的物理符号用于描述事物,传递和表示信息。

2 、信息:是人们消化和理解了的数据,即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的结果。

3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4 、信息系统:为了某些明确的而建立的,由人员、设备、程序和数据集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实现的。

5 、超文本技术:是信息结点、链和网三个要素的组合,从而构成复杂的有向图式的信息组织结构,向用户提供了非常直观和灵活的人机交互环境,它是综合表达信息的强有力手段。

6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

7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8 、数据完整性:是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测度。

完整性就是正确性、准确性的有效性,完整性控制包括域完整性控制和关联完整性控制两个方面。

9 、概念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像描述。

10 、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11 、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

12 、实体关键词:是指能够唯一标识实体集中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

13 、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与另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之间的联系。

14 、 E-R 模型: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其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注明实体名称,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并用连线同对应实体连接起来,实休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注明联系名称,并用连线将该框与有关实体框连接起来,并在连线上注明联系类型。

15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计算机中可以作为一个文件存储起来。

16 、元组:关系中的每一行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条记录。

17 、关系的属性: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属性,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属性名和一组属性值。

18 、域:一个属性所限定的取值范围(即被说明的类型)称为该属性的域,或称为定义域。

19 、关系的关键字: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其每一个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

20 、关系模式:一组被命名的相关卫生员性的集合。

21 :关系模型:为一个应用系统所建立的一组关系模式,每个关系模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公共属性(即具有相同定义域的属性)实现的。

22 、集合的并、交、差:高有两个关系 R 和 S ,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 R 和 S 的并是由属于 R 和 S ,或者同时属于 R 和 S 的所有元组成的集合,记作 R ∪ S ; R 和 S 的交是由既属于 R 又属于 S 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作 R ∩ S ; R 和 S 的差是由属于 R 但不属于 S 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作 R-S 。

23 、关系的选择、投影和联接:关系的选择运算是指从一个关系的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由它们构成一个新关系;关系的投影运算是指从一个关系中按所需顺序选取若干个属性,由它们构成一个新关系;关系的联接运算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根据联接条件生成一个新关系。

24 、等值联接和自然联接:按照两关系中对应属性相等的条件所进行的联接称为等值联接,在等值联接的结果中存在有两个相同的属性,若去掉其中一个则就是自然联接的结果。

在 FoxPro 中,使用 SQL SELECT 命令能够进行等值联接,其结果中存在有重复属性。

使用 JOIN 命令也能够进行等值联接,但在结果中自动去掉了重复属履,也就是说,使用 JOIN 命令所进行的等值联接,实际上为自然联接。

25 、外关键字: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本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之为本关系的外关键字。

26 、 SQL : SQL 是 Structured Query Languaage 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27 、基本表和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即关系),它在存储器中占有相应的存储空间,而视图是从基本表或其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本身不独立存储数据,系统只保留其定义。

从用户观点看,基本表和视图都是关系,都可以利用 SQL 语言建立和使用。

28 、联接查询:查询目标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的查询。

29 、嵌套查询:在 SELECT 查询语句的 WHERE 子句中又出现 SELECT 查询语句的查询。

查询语句可以嵌套任意多次,但最常用的两层嵌厌查询。

30 、函数依赖:对于属性 X 的每个具体值,属性 Y 有唯一的具体值与之对应,则称 Y 函数依赖于 X ,或称 X 函数决定 Y ,记作 X —— Y , X 称为决定因素。

31 、非平凡函数依赖:设 X —— Y 是关系模式 R 的一个函数依赖,并且 Y 不是 X 的子集,则称 X —— Y 是非平数依赖。

32 、平凡函数依赖:设 X —— Y 是关系模式 R 的一个函数依赖,并且 Y 是 X 的子集,则称 X —— Y 是平凡函数依赖。

33 、相互函数依赖:如果属性 X 和 Y 是 1 : 1 的联系,则称 X 和 Y 之间的依赖关系为相互函数依赖,记作 X —— Y 。

34 、完全函数依赖:设 X —— Y 是关系模式 R 的一个函数依赖,如果不存在 X 的真子集 X ’,使得 X ’—— Y 成立,则称 Y 完全(函数)依赖于 X ,或 X 完全(函数)决定 Y ,记作 X —— f —— Y 。

35 、部分函数依赖:设 X —— Y 是关系模式 R 的一个函数依赖,如果存在 X 的真子集 X ’,使得 X ’—— Y 成立,则称 Y 部分(函数)依赖于 X ,记作 X —— p —— Y 。

36 、传递依赖:在同一关系模式中,如果存在非平凡函数依赖 X —— Y , Y —— Z ,而 Y — \ —— X ,则称 Z 传递依赖于 X 。

37 、候选关键字:在一个关系模式中,若一个属性或属性组 K 完全函数决定整个元组,则称 K 为该关系的一个候选关键字。

38 、主属性和非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39 、第一范式:在关系模式 R 中,若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数据单位,则 R 属于第一范式,记作 R ∈ 1NF 。

40 、第二范式:如果一个关系 R 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候选关键字,则称关系 R 属于第二范式,记为 R ∈ 2NF 。

41 、第三范式:如果一个关系 R 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不传依赖于任何关键字,则称关系 R 于第三范式,记为 R ∈ 3NF 。

42 、 BCNF :如果一个关系 R 中的甩有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 R 的任何假选关键字,或者说,关系 R 中的每个决定因素都是候选关键字时,则称关系 R 属于 BCNF 范式,记为 R ∈ BCNF 。

43 、概念结构设计:利用 E-R 图作为描述工具,产生出数据的整体概念结构,它是进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基础。

44 、逻辑结构设计:把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 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通常是转换为关系模型。

45 、物理结构设计:根据特定的计算机系统,对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从逻辑结构到物理结构的转换。

46 、 OLE :它是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词组的缩写,含义为“对象联接与嵌入”, OLE 技术是 Windows 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手段之一。

47 、服务器:用于创建和编辑 OLE 对象的应用程序。

48 、客户:使用 OLE 对象的应用程序。

49 、嵌入:把 OLE 对象及相关信息复制到客户文档中。

50 、链接:对象仍存放在服务应用程序中,客户文档中只保存链接该对象的指针链。

51 、类名: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集合称为类,类名为标识一个类的名字。

二、填空1 、数据处理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2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四个阶段。

3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4 、数据库系统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所组成。

5 、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等三级模式结构。

6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象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

7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象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

8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库的定义、操纵和运行控制功能。

9 、数据库完整控制包括域完整性和关联完整性控制两个方面。

10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操作控制、安全性控制和数据恢复等四个方面。

11 、数据库并发操作控制包括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和对数据库或记录加锁两种方法。

12 、数据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

13 、为实现系统安全,防止非法破坏数据,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包括用户标识和鉴定、分级授权和数据加密等。

14 、在数据库理论中,把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15 、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

16 、如果一上实体集中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能够唯一地标识出每一上实体,则可把它选作为关键字。

17 、实体之间的联系归结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

18 、 E-R 模型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

19 、在 E-R 模型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20 、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被分为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四种类型。

21 、在层次模型的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的联系是通过链接指针来实现的,因此,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较差。

22 、超文本技术是由结点、链和网三要素的组合实现的。

23 、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每一种零件可以存放在不同的仓库,仓库和零件之间为多对多的联系。

24 、一台机器可以加工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以在多台机器上加工,机器和零件之间为多对多的联系。

25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为一对多的联系。

26 、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总经理,公司和总经理职位之间为一对一的联系。

27 、一个工人可以加工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以由不同的工人来加工,工人和零件之间为多对多的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