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


技术原理
Step2: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即成像过程
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 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像,即原始像(又称 初始像)和共轭像。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
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
全息投影技术
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Contents
发展历程 技术原理 技术应用
01
Part One 全息投影简介
全息投影简介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 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 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
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04
Part Four 技术应用
技术应用
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日本公司ST 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 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 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在美国麻省 一位叫ChadDyne的29岁理工研究生 发明了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 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 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 的3D图像。 360度全息显示屏:南加利福尼亚大 学创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宣布他
们成功研制一种360度全息显示屏,
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 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
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
有交互功能的图像。此技术来源海 市蜃楼的原理。
02 01
技术应用
03
技术应用
初音未来演唱会
万国表产品发布会
Thank you
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产生令人
震撼的演出效果。适用范围产品展览、舞台节目、 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
02
Part Two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末,古德劳和劳伦斯 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数字全息 技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时代。 到了90年代,人们开始用CCD等光 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片记 2001年德国国家实验室首创研发了全息膜 录全息图。并用数字方式通过计算 技术,使三维图像的再现成为可能。 360° 机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实现 1962年,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 幻影成像是全息投影目前最具魔幻效果的 了全息技术真正的数字化。 斯将通行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 技术,由丹麦公司ViZoo在06年研发出来。 1947年,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 · 盖 他们用全息膜搭建了一个倒金字塔形的三 应用在全息术上,发明了离轴全息 伯在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时提出了全 角漏斗几何模型,由四台投影机投射的视 技术,有效克服了成像质量差的问 息投影术这一概念,因此在 1971 获得 屏图像,在漏斗里经过光学衍射后汇合成 题。1969 年,本顿发明了彩虹全息 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全息图像。 术,能在白炽灯光下观察到明亮的 立体成像。
03
Part Three 技术原理
技术原理
Step1: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即拍摄过程
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 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 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 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 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 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