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2、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志愿者)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有什么作用?(好处)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⑤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利与弊)①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④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⑤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网络交往有风险。

3、怎样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完善自我。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于网络。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为什么维护秩序要靠规则?①社会规则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②生活中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是什么?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5.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④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相互的。

2、怎样学会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意义、作用)①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②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4、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5、为什么要讲诚信?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②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⑤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6、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②运用诚信智慧。

遵守规则,尊重隐私。

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失信者处处受限。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为什么法不可违?①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③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制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④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⑤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4、刑罚分为哪几类?①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如何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6、青少年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①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国家法律救济,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⑤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2、我们青少年应该承担哪些责任?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①不言代价与回报,勇于承担责任。

②合理的选择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③自觉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①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②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③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2、怎样关爱他人?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3、为什么要服务社会?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4、我们青少年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①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②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1、什么是爱国情感?对伟大祖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为什么国家利益至高无上?(重要性)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怎样维护国家利益?①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②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怎样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①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④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为什么要捍卫国家安全?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如何维护国家安全?①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③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④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1、我国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③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我们为什么要劳动?(意义)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无数劳动者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⑤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