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汉语和泰语声母描写

第二章 汉语和泰语声母描写

第二章汉语和泰语声母描写[6]2.1 汉语和泰语声母音位表(1)现代汉语声母音位表现代汉语声母音位表如表一。

表一(2)现代泰语声母音位表现代泰语声母音位表如表二。

表二2.2 声母音位分析因为汉语和泰语有 12 个辅音音位是相似的,所以为了更方便我们就把相似的辅音一块解释。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闭上双唇,使少量的气流留在口中,然后突然松开双唇,让口中的气流很快地发出。

泰语:/piː³³/ ป年/puː³³/ ปู螃蟹汉语:/pA⁵⁵/ bā八/pan⁵¹/ bàn半[pʻ]“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声门是打开的,但双唇闭合,留在口腔中的气流比较强,气流爆发的力量比发[p]时强,持续时间也稍长。

泰语:/pʻaː⁴¹/พา布/pʻap⁴⁵³/พับ叠汉语:/pʻo⁵⁵/pō坡/pʻɑu²¹⁴/pǎo跑[m]“双唇浊鼻音”。

两唇闭合,软腭下降,声带振颤,音波和气流先到口腔,但无出路,回荡后上升鼻腔,口腔、鼻腔发生共鸣,从鼻孔出气、发音。

泰语:/mot²²/หมด完了/maː³³/ มา来汉语:/mi²¹⁴/ mĭ米/mɑŋ³⁵/ máng忙[f] “唇齿清擦音”。

上齿轻轻接触下唇,气流从唇齿缝间挤出来,气流冲破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

泰语:/fan³³/ ฟัน牙齿/fɔːn⁴⁵³/ ฟอน舞蹈汉语:/fA⁵⁵/ fā发/fən⁵⁵/ fēn分[s]“舌尖前清擦音”。

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齿背接近,中间留一道窄缝,让气流挤出来,气流冲破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

泰语:/sɔːŋ²⁴/ สอง二/saːɥ⁴⁵³/ ซ้าย左边汉语:/sai⁵¹/ sài塞/sən⁵⁵/ sēn森[t]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舌尖和舌头的两边靠紧上齿龈,使少量的气体留在口中,然后突然降下舌尖,让口中的气流很快地爆发而出。

泰语:/taː³³/ ตา眼睛/tiː³³/ ตี打汉语:/tA⁵¹/ dà大/təŋ⁵⁵/ dēng灯[tʻ]“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跟 [t] 相同,舌尖和舌头的两边抵住上齿龈,但声门是打开的。

留在口中的气流比较强,口腔肌肉比较紧张;气流爆发时,力量比 [t] 强,持续时间也稍长。

泰语:/tʻaː³³/ ทา刷上漆/tʻiː³³/ ที次(量)汉语:/tʻi²¹⁴/ tĭ体/tʻuŋ³⁵/ tóng同[n]“舌尖中浊鼻音”发音时,舌尖以及舌头的两边抵住上齿龈,堵住口腔通道,同时软腭和小舌下降,鼻腔通畅,由肺中出来的气流使声带发生振动。

泰语:/naː²⁴/ หนา厚/nɔːn³³/ นอน睡,躺汉语:/nu²¹⁴/ nŭ努/nuŋ³⁵/ nóng农[l] “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与上腭的某个部分(常常是齿背、齿龈或硬腭)接触,但是并不使口腔通道形成完全的闭塞,舌头的两边或一边留出空隙,同时肺中出来的气流使声带产生振动,并最终从口腔舌、腭构成的空隙中通过。

泰语:/law⁴¹/ เล่า讲/laːn²⁴/ หลาน孙子汉语:/lA⁵⁵/ lā拉/liŋ²¹⁴/ lĭng领[k]“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后舌面抵住软腭,使少量的气流留在口中,然后突然降下舌面,让口中的气流很快地爆发而出。

泰语:/kap²²/ กับ和(连)与/kat²²/ กัด咬汉语:/kɤ⁵⁵/gē哥/kən⁵⁵/gēn根[kʻ]“舌根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别的方面与 [k] 相同,但是声门是打开的。

留在口腔中的气流较强,口腔肌肉也较紧张;气流爆发时,力量比[k]强,持续时间也稍长。

[ŋ] “舌根浊鼻音”。

舌根顶软腭,软腭下垂,声带颤动,音波和气流只是在咽头回荡一下即上升到腔鼻,发生共鸣,从鼻孔出气发音。

汉语里的[ŋ]音只出现在韵尾部分,但是在泰语里都能出现在韵头和韵尾部分。

泰语:/ŋaw²⁴/ เหงา寂寞/ŋoŋ³³/ งง混淆汉语:/iŋ⁵⁵/ yīng库/kuŋ⁵⁵/ gōng开2.3 泰语几个特别声母描写现代泰语的声母音位分为单辅音和复辅音两类,先说单辅音:[b] “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发音时双唇紧闭,口腔充满气息,猛开双唇,使气流轻轻爆发而出,声带不颤动。

例如:/baːŋ³³/ บาง薄/baːɥ²²/ บ่าย下午/baːn⁴¹/ บ้าน家/buət²²/ บวช出家[d] “舌尖中不送气浊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上齿龈、口腔充满气息,即猛把舌移下、使气流轻轻爆发而出,声带不颤动。

例如:/dɛːŋ³³/ แดง红/daːɥ⁴¹/ ได้ด้าย行 / 仙纱/daːn²²/ ด่าน海关/diː³³/ ดี好[c]“舌面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贴硬腭,同时舌尖顶上齿龈,使轻弱气流从舌面前部与硬腭间爆发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例如:/ciŋ³³/ จริง真/cep²²/ เจ็บ痛/caːn³³/ จาน盘/com³³/ จม淹没[cʻ]“舌面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面部贴硬腭,同时舌尖顶上齿龈,使较强气流从舌面前部与硬腭间爆发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例如:/cʻaːŋ⁴⁵³/ ช้าง大象/cʻim³³/ ชิม尝/cʻuəɥ⁴¹/ ช่วย帮助/cʻan⁴⁵³/ ชัน层[ʔ]“喉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先把声门紧闭,然后突然张开,使空气向外冲出而成音,声带不颤动。

例如:/ʔaːn²²/ อ่าน读/ʔuən⁴¹/ อ้วน胖/ʔaw³³/ เอา要/ʔaːɥ³³/ อาย害羞[r]“舌尖中浊颤音”。

发音时用舌尖抵住齿龈,让气流从舌尖通过,舌尖作连读颤动。

例如:/raw³³/ เรา我们/rak⁵⁵/ รัก爱/rɔːn⁴⁵³/ ร้อน热/riək⁴¹/ เรียก叫[h] “喉清擦音”。

发音时使声带收敛成一条缝隙,让空气从里面流出摩擦成音,声带不颤动。

例如:/haːy²⁴/ หาย丢/hok²²/ หก六/haːm⁴¹/ ห้าม禁止/haw²²/ เห่า(狗)叫[w]“双唇浊半元音”。

发音时双唇收敛成圆形,舌根向后腭隆起,让空气从里面流出,声带颤动成音。

例如:/waːŋ⁴¹/ ว่าง空闲/wan³³/ วัน日/waːw⁴¹/ ว่าว风筝/waŋ³³/ วัง宫[ɥ]“舌面中浊半元音”。

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靠近前硬腭,让空气从里面流出,声带颤动成音。

例如:/ɥaːw³³/ ยาว长/ɥok⁵⁵/ ยก抬起/ɥaːɥ⁴⁵³/ ย้าย搬/ɥaːk⁴¹/ อยาก要下面对几个复辅音做些必要的说明:复辅音就是两个辅音结合在一起的辅音。

复辅音发音时由第一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很快地移到第二个辅音的发音部位,中间没有元音间隔。

它是作为一个辅音音素与元音拼合的。

泰语中的复辅音前一个复辅音都是塞音,后一个辅音不是[r] [l]就是[w]。

泰语的复辅音按其类别可分为:复合辅音和唇化复合辅音两种:复合辅音[pl] 如/plaː³³/ ปลา鱼[pr] 如/praːp²²/ ปราบ平息[pʻl] 如/pʻlɔːɥ³³/ พลอย珠宝[pʻr] 如/pʻrɔːm⁴⁵³/ พร้อม齐[tr] 如/triəm³³/ เตรียม准备[kl] 如/klaːŋ³³/ กลาง中间[kr] 如/kroŋ³³/ กรง笼[kʻl] 如/kʻlɔːŋ³³/ คลอง运河[kʻr] 如/kʻrok⁵⁵/ ครก臼唇化辅音[kw] 如/kwaːŋ⁴¹/ กว้าง宽[kʻw] 如/kʻwaːɥ³³/ ควาย水牛韵尾在汉语中,能作韵尾的辅音只有 [n] 和 [ŋ] 两个,但是在泰语当中却有10 个韵尾辅音,分列如下:[-p] 如/ruːp⁴¹/ รูป画儿[-t] 如/mot⁵⁵/ มด蚂蚁[-k] 如/nok⁵⁵/ นก鸟[-m] 如/klom³³/ กลม圆形[-n] 如/riən³³/ เรียน学习[-ŋ] 如/siəŋ²⁴/ เสียง声音[-ɥ] 如/kaɥ²²/ ไก่鸡[-w] 如/kaw²²/ เก่า旧[-ʔ] 如/tiʔ²²/ ติ批评[-h] 如/nah⁵⁵/ นะ吧第四章汉语和泰语声调描写汉藏语系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声调。

汉语和泰语是包括在内的。

林焘先生和王理嘉先生在《语音学教程》里说:“一个音节除了包括由元音和辅音按时间顺序排成系列的音质单位以外,还必然包括一定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否则这个音节就不可能成为有声语言。

语音学之所以要研究音高、音强和音长这些超音质成分,固然因为它们是言语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往往和音质成分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7]汉语和泰语都是由辅音和元音构成音节,还要给它一定的音高,才能表示意义,不同的音高代表不同的意义。

如,泰语里的[ma³³]是“来”的意思,而[ma²⁴] 是“狗”的意思,汉语里的[ma⁵⁵]“妈”和[ma³⁵]“麻”也表示不同的意义。

这种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音高就是“声调”4.1 汉语和泰语的调型、调值表:(1)汉语的调型、调值列为下表:表五本表照徐世荣《普通话语言常识》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