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哲学角度思考命运

从哲学角度思考命运

从哲学角度思考命运
中文摘要:本文讨论了对命运的看法,命运的本质,以及对命运既定的理解。

运用因果论的观点,阐释了命运既定不意味这消极麻木,而因从有因必有果的角度认识,积极对待人生。

关键字:既定的命运,四维空间,因果定律
正文:
关于命运,我小时候喜欢把它和运气归为一类,也许是从小就运气差,所以我不相信命运,我更愿意相信努力,相信创造。

那时一直认为是人自己创造了命运,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什么是既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梦醒。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的高三,和同学讨论命运问题时,接触到了命运是既定的这个观点,由此,我开始不断对命运问题展开不断地思考。

要讨论命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命运。

什么是命运呢?我们无法掌握的得与失,是我们生命中的谱写的悲壮与奢华。

生命的黑洞,或许是一种遗憾,或是得志。

与命运有关的喜怒哀乐必是永恒。

在感情方面,命运就意味着大喜大悲。

那种意想不到的,个人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事实。

一种突然出现的又好像一定要出现的,但我们却难以接受或难以想到的境遇。

命运是属与回忆的,也是现状,也许就在明天出现。

命运是不是一种困境呢?困境考验一个人,造就一个人,命运呢?当一件事成为注定,我们只有接受。

顽性是命运的本质。

昨天的无法改变,今天的很难改变,明天的无法预料。

这就是命运。

可以看出,命运是未知的总和,命运不只是指个体的境遇。

社会,
历史,生活也是。

有生命之物的个体都有命运。

不论是实在的人还是抽象的历史。

我想,对命运的认识将有助于确立更合理的人生观,社会观,生活观,历史观。

那么,命运到底是既定的还是未定的呢?我现在认为命运是既定的,未来的一切都是既定的,只是我们无法预见罢了。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顺应不可避免的命运——亦即顺应必然如此的东西:如果他知道万物无一能够逃脱必然性的法网,他也就明白了事物只能是此而非彼,即世上最奇特的机遇也像一件事只是遵循众所周知的规则便会分毫不差地吻合预期结果一样,也是必然的产物。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四维空间的概念,假想我们生活的空间不是三维的,而是四维的,我们可以自由的在时空中移动,那么人生,宇宙,都像是一部电影在播放,过去的已经存在,未来的也已既定,我们所做的,就像是演员在完成拍摄一样。

四维空间的研究虽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是已有很多科学家,哲人为此着迷和痴狂,如果四维空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也就完美的证明了命运既定的理论。

认识到了这里,就很容易产生消极麻木的情绪,既然命运已经是既定的了,我们的努力有什么用,学习有什么用,工作有什么用,我们只需要尽情享受,静待命运的安排就好了,不需要反抗,不需要斗争,甘做命运的奴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命运是如此强大,但又如此让人压抑和无奈,让人不再想动弹,只在那里听天由命。

是冥冥之中的力量主导了我的生活吗?周国平有这样一段话:"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
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

走运时,他会挪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对于奋斗与命运,我是认识这样的,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

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

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

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也就是说,今天的努力是未来成功的“因”,而如果消极麻木,就将必然是恶“果”。

假使有人今天得知了命运既定的理论,从而放弃努力,企图等待命运的安排,那么这便是他的命运,他的命运注定他要做出这个选择,他的未来不是因此而改变,而是按既定的道路前行,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由命运决定好的。

我相信命运是既定的,但是我们必须还要理解到,我们所得到的,都是由我们的行为而发生的。

存在由于偶然,思想发于心灵,结果来于必然。

心灵与存在的无限性,让我们的命运拥有无限的可能,但这一切却处于因果律之中。

理解命运既定,不意味消极放弃,而是应该以正确的姿态对待命运,不强求,不胆怯,面对厄运一笑而过,坦然接受,与命运做好朋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