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宏观经济作业答案1.以下是解释实际工资粘性的理论有:(ABD )(第七章)P284A. A. 效率工资论B. B.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C. C. 长期合同理论D. D. 隐性合同论2.自然失业率在计算过程中应包括(BC )(第六章)P258A. A. 周期性失业B. B. 摩擦性失业C. C. 结构性失业D. D. 非自愿失业3.以下属于财政政策的是(ABD )(第五章)P202A. A. 收入政策B. B. 支出政策C. C. 银行加息D. D. 投资津贴政策4.以下哪些是属于经济波动根源中的政策变量(ABCD )(第三章)P109A. A. 政府购买支出B. B. 转移支付C. C. 自发税收D. D. 税率5.以下各项中哪些是宏观经济目标(ABCD )(第一章)P23A. A. 经济增长B. B. 物价稳定C. C. 充分就业D. D. 国际收支平衡6.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各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

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9210 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3600 亿元。

截至 6 月末,央行票据余额约为2.4 万亿元。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的背景下,为把好流动性总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2011 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银行体系多余动性的功能,分别于 1 月20 日、2 月24 日、3 月25 日、4 月21、5 月18 日和 6 月20 日 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率各0.5 个百分点,累计上调 3 个百分点。

2011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 月9 日、4 月6 日和7 月7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率由 2.75% 提高到 3.50% ,累计上调0.7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 5.81% 提高到 6.56% ,累计上调0.75 个百分点。

适时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了积作用,对于巩固房地产调控效果、优化资金配置、居民财富保值等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背景,回答以下问题:(1)您认为上述材料表现出来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央行经常使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哪些?(2)上述材料中,中国人民银行分别采用了哪些货币政策,请分别分析每一项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可从整个社会、商业银行、企业、个人等角度出发思考。

(第五章)P169答:(1)货币政策。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2)第一,“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9210 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3600 亿元。

”可以属于公开市场业务,发行央行票据是属于收拢资金,而进行正回购操作是向商业银行放出资金。

这主要是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额度。

第二,“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也是属于控制了存款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额度。

属于信用收缩,可能使得企业贷款更加困难,但同时可也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系数。

第三,上调存款基准利率,能够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存款,这也是属于收拢社会资金,对减少社会流动性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对抑制通货膨胀可能会有一定的正作用。

第四,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属于信用收缩,使得企业贷款成本提高。

7.计算(综合多章内容)假设货币需求为:L=Y-100R,货币供给量为:M=2000,价格水平P=4,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函数为:I=500-20R,税收T=100,政府购买支出G=100。

(1)IS曲线表达式。

P117 (2)LM曲线表达式。

P132(3)计算均衡利率、国民收入水平和均衡投资水平。

(4)计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5)使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计算,当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到120时,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将增加多少?解: (1)IS方程:Y=AD =C+I+G =100+0.8Yd+500-20R+100 =100+0.8(Y-100)+500-20R+100 =620+0.8Y-20R 0.2Y=620-20R Y=3100-100R (2)LM方程:L=M/P Y-100R=2000/4 Y=500+100R (3)联立IS和LM方程,即可得,500+100R=3100-100R 即:200R=2600 R=13 I=500-20R=240 Y=500+100R=1800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c)=1/(1-0.8)=5 (5)增加的Y=增加的G*kg =20*5=1008.计算(第三章)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TA=250(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固定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需要多少数额?解::(1)Y=C+I+G =100+0.8Yd+50+200 =100+0.8(Y-250+62.5)+250 0.2Y=200 Y=1000 (2)投资乘数=1/(1-c)=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c)=5 固定税收乘数=-c/(1-c)=-4 转移支付乘数=c/(1-c)=4 (3)增加的国民收入为1200-1000=200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5,因此需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200/5=409.计算(第二章)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2009和2010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2009 2009 2010 2010产量价格产量价格书本1000 15 1500 20面包5000 3 6000 4菜豆6000 1 6500 2(1)分别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名义GDP。

(2)以2009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为多少?(3)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

(4)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2010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

解:(1) 2009年的名义GDP=15*1000+3*5000+1*6000=36000 2010年的名义GDP= 20*1500+4*6000+2*6500=67000 (2) 2010年的实际GDP=15*1500+3*6000+1*6500=47000 (3) 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2010年的名义GDP/2010实际GDP)*100 =(67000/47000)*100=142.55 2010年的CPI=[(20*1000+4*5000+2*6000)/( 15*1000+3*5000+1*6000)]*100 =(52000/36000)*100 =144.4410.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第九章)答:水平效应是指改变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但并不影响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的人均产量的增长率。

增长效应是指不仅改变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并且影响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人均产量的增长率。

11.什么是适应性预期(第八章)答: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

或者回答: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

12.什么是实际粘性(第七章)答:实际粘性是指一种工资对另一种工资保持相对不变,或者一种价格对另一种价格保持相对不变。

13.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第七章)答:菲利普斯曲线的纵轴代表通货膨胀,横轴代表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体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14.什么是自动稳定器(第五章)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设立之后无须改变就可以自动发挥作用,调节收入波动的幅度,税收制度以及转移支付制度都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或者回答:自动稳定器,亦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5.简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三大命题。

(第四章)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三大命题如下:命题1:在LM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IS曲线越平坦(综合了t↓和b↑两种情况),货币政策的效力就越大。

命题2: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下降(k↓)导致的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力就越大。

命题3: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上升(h↑)导致的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力就越小。

1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及其流动偏好陷阱。

(第四章)凯恩斯认为,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交易动机用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

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因此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

预防动机是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对付不能预料的收入延期和支出增加。

这两者可以统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转换资产组合以获得最大收益的动机。

流动性陷阱是指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对持有货币有很强的偏好,政府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或者回答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对于一条水平的LM曲线,不论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同步增加的,不可能通过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因而此时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17.什么是IS曲线。

(第四章)答:IS曲线是一条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 = S时,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关系的曲线。

18.试述固定税制下收入增加的传导路径。

(第三章)答:固定税制下,第一轮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导致了总需求的增加,因而导致第二轮收入的增加。

同样的,会引起第三轮、第四轮等收入的增加。

决定收入增加传导大小的是消费边际倾向。

消费边际倾向越大,传导的收入增加幅度也越大。

19.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第四章)答: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个边际量,指每增加1单位投资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或者回答:凯恩斯首先使用的一个经济学术语。

根据凯恩斯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或折扣率,这种贴现率或折扣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成本或供给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的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