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榆树的病害1、榆溃疡病识别特征: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颜色较暗,皮层组织变软,呈深灰色。
发病后期病部树皮组织坏死,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斑。
当病斑环绕一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树木干枯死亡。
小树、苗木当年死亡,大树则数年后枯死。
防治办法:①严格禁止使用带病苗木。
一经发现病株就地烧毁。
②及时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防治。
2、榆枯枝病识别特征: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皮层开始腐烂时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叶片萎蔫,叶形甚小,剥皮可见腐烂病状。
此后病皮失水干缩,并产生朱红色小疣。
若病皮绕树枝、干一周,则导致枯枝、枯干。
防治方法:①注意防治害虫,预防霜冻及日灼。
②及时修枝、清理病虫枝和病虫木及枯立木。
③城市绿化观赏树修剪不宜过度。
同时清除枯枝、枯树及病树。
3、榆树炭疽病识别特征: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浅黄色或灰白色,发病后期病斑上生产黑色或黑褐色粒状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
发病严重时,树叶变黄,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剪除病叶、病枝,清除落叶,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落叶后,喷施1:3:100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锰锌500倍液。
4、榆树黑斑病识别特征:病害发生在叶上,生长季节内均有发生。
发病初期,感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
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
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分生孢子堆。
10~11月间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斑呈疮痂状,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
防治方法:①减少侵染来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
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1次。
喷23次。
二、榆树害虫1、榆毒蛾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2mm左右,翅展25mm左右。
体和翅白色,足的胫节和跗节橙黄色。
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体淡黄色。
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
蛹长15mm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薄茧越冬。
翌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
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或建筑物缝处化蛹,蛹期15天至20天。
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
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
2、绿尾大蚕蛾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2mm左右。
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呈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mm。
卵球形稍扁,长2mm,灰褐色。
幼虫体长80mm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
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50mm,赤褐色。
额区有1块浅色斑。
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
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
卵期10天至15天。
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
幼虫共5龄,历期365~44天。
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
蛹历期15至20天。
3、榆凤蛾识别特征,成虫体翅黑色,体长22mm,翅展55~91mm,触角栉齿状,前翅褐色稍带黄褐色。
反翅后角有尾状突起,外缘有2列不规则红斑。
翅基片黑色各有1个红色斑点。
腹部背面黑色,体节间;红色(雌性)或橙黄色(雄性)。
卵圆球形,黄色,有光泽。
幼虫头黑色,全体被较厚白色蜡粉。
老熟幼虫体长44~58mm,淡绿色,全身刚毛淡黄色,各节末端有1个黑色圆点。
背浅黄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为褐色斑组成。
气门黄色,围气门黑色。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蛹在树冠落叶间、表土层越冬。
次年5月初至6月羽化。
5月中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中、下旬为害最烈;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下树作茧化蛹。
第2代成虫于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4~8天后产卵,幼虫期30至38天,共历5~6龄,成虫产卵聚生平铺,产叶反面,每块30~109粒,每个雌成虫一生产卵80~302粒。
三、榆树害虫的综合防治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榆树炭疽病防治炭疽病为害白榆、榔榆的叶片及的叶柄和枝。
症状夏初在叶面上现黄褐色近圆形的斑点,扩展后大小为3—8mm,斑中常有黑色小粒点,略成轮纹状,雨后溢出的分生孢子角呈黄丝状;秋末病斑中部出现一圈圆形凸起,即病菌的子座和闭囊壳,造成早期落叶。
病原Gnomoniaulmea(Sacc.)Thum.称榆日规壳和Nishik.etMa tsum.称小原日规壳两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前者无子座,子囊壳埋生在榆树组织内,球形至扁球形,具长喙,孔口生在子囊壳中间。
子囊纺锤形。
子囊孢子长圆形,无色,大小8—×3—(μm)。
无性态为G10e osporiumulmeμmMiles.称榆盘长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盘圆盘状,黑褐色,大小288—410×81—138(μm)。
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0一49×1—(μm)。
小原日规壳外露的子囊壳孔口多偏于一侧,子囊孢子倒卵形,双胞,无色,上端细胞较下端细胞大,大小11—15×—(μm)。
无性态为Asteromaulmi(K10tz.)Cke。
称榆射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2—3(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一般在晚秋叶片将要脱落时才发生,对榆树损失较小。
防治方法(1)秋季收集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在叶片长到一半大小时,喷洒65%代森锌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2天1次,防治2—3次即可。
榆树常见的病虫害1常见的虫害紫榆叶甲在早春,榆树尚未发芽时,就可见到一种成虫体长10~1l mm,紫红色与金绿色相间,具光泽,尤以鞘翅最为显着。
前胸背板梯形,两侧扁凹。
背板、鞘翅上密被刻点。
后翅膜质,鲜红色。
爬到枝条上,取食榆树芽苞。
当榆叶稍长时,又蚕食叶子,是榆树重要食叶害虫。
该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取食榆树叶片,单食性即只吃榆树的叶子,严重时将整株叶片吃光,致使树木死亡。
幼虫体长,黄绿色。
头部有4个黑斑,前胸背板有 2个黑斑,背线灰色,卵麦穗状。
榆三节叶蜂成虫长,雄虫较小。
体具金属光泽。
头部蓝黑色;触角黑色,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1~26mm,淡黄绿色,头部黑褐色,虫体各节具有 3横列的褐色肉瘤,体两侧近基部各具1个大的褐色肉瘤。
初孵幼虫取食嫩叶,食量较小。
随着虫龄增大,老叶或嫩叶皆取食。
幼虫昼夜在榆叶上危害,下部叶片食光后再转移到中、上部,以早晨和傍晚危害最重。
严重时几天即可把叶全部吃光。
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即落地。
榆毒蛾又名榆黄足毒蛾该成虫体长 1 2cm左右,体和翅白色。
足的末端几节橙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淡黄色。
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
腹部第 1 — 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
初龄幼虫只食叶肉。
残留表皮和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榆四脉棉蚜又名榆瘿蚜、秋四脉棉蚜、高梁根蚜等。
在榆树的叶上初期会长出直立、长圆形的“疱”。
初期呈绿色,以后会变成红色。
将疱’撕开,会见到里面有许多小的虫体即棉蚜。
蚜虫在里面继续发育,直到6月下旬虫瘿开裂,蚜虫飞出,有的虫瘿有柄,叶片畸形,即影响生长。
又影响绿化树种的美观。
榆绿天蛾又名云纹天蛾、榆天蛾。
主要以幼虫食害榆树、柳树、杨树等园林植物的叶片。
成虫体长 3 2cm左右,胸背部深绿色,侧面有浅绿色三角形斑。
腹背部绿色,每腹节有条黄白色线纹。
翅面粉绿色,有云纹斑。
前翅前缘顶角有个三角形深绿色大斑,后缘中部有块褐色斑。
后翅红色,后缘角有墨绿色斑,外缘浅绿色。
幼虫绿色型老熟幼虫体长约8 0mm,鲜绿色。
头部有散生小白点,背中线赤褐色,两侧有白线。
腹部两侧有白色斜线纹。
白斜线纹两侧为赤褐色细线纹。
尾角赤褐色,有白色颗粒。
另一种为赤褐色型,体赤褐色,其他特征似同绿色型。
春尺蠖别名沙枣尺蠖、杨尺蠖、榆尺蠖。
可为害沙枣、杨、柳、榆、槐、苹果、梨、沙柳等多种植物。
幼虫五龄,以初孵幼虫取食幼芽为害,稍大后食量大增,取食叶片,被害叶片残缺不全,发生严重时,整株 ( 枝 ) 叶片全部食光。
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据观察该虫喜食榆树,除危害阔叶树外还危害落叶松.在扎兰屯风景区等地曾连续三年大发生,吃光榆树的叶片,严重影响美观和树木的生长。
成虫体灰褐色,雌成虫体长 9~16mm,无翅,触角丝状,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
雄成虫体长10~14 m m。
翅展28 -37 mm,触角羽状。
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 3条褐色波状横纹。
中间1条不明显。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40mm,灰褐色。
腹部第二节两侧各有1瘤状突起,腹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
四点象天牛成虫体长8~15 mm,宽 3 ~ 6 mm,黑色,被灰色短绒毛,杂有金黄色毛斑,前胸背板有小颗粒及刻点,中央后方及两则有瘤状突起,中具 4个略呈方形排列的丝绒状黑斑。
每斑镶金黄色绒毛边。
鞘翅上有许多不规则形黄色斑和近圆形黑斑点,基部1/4区具颗粒;翅中段色较淡,在此淡色区的上、下缘中央,各有一较大的不规则形黑斑。
小盾征片中部金黄色。
幼虫体长25 mm,淡黄白色,头黄褐色,口器黑褐色,胴部l 3节,前胸显着粗大,前胸盾矩形黄褐色。
成虫取食枝干嫩皮;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喜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隧道不规则,内有粪屑,致树势削弱或枯死。
2 0 1 0年春内蒙古扎兰屯等地有大量的垂榆枯死。
随后四点象天牛开始在树干上产卵危害。
2 榆树常见的病害榆叶炭疽病榆叶炭疽病是为害榆叶的一种病害。
识别特点是在发病初期,染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浅黄色或灰白色,至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或黑褐色粒状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
发病严重时,树叶变黄。
提前脱落。
榆叶黑斑病榆叶黑斑病在生长季节内于榆叶上均有可能发生。
发病初期,染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
边缘不整齐。
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
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物体,为病原菌繁殖体。
后期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
病斑呈疮痂状,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
榆溃疡病榆溃疡病为害榆树的枝干.是一种危险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