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难硐室开口施工及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避难硐室开口施工及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8840避难硐室开口施工及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避难硐室开口施工及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编写事由:行人上山即将开口掘进,为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达到技术要求,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开口位置:现862运输石门口往862集中运输巷19.55m位置开口,开口施工时按251°的方位掘进。

二、施工顺序:行人上山开口处架设抬棚→行人上山开口掘进。

三、行人上山开口位置巷道现状:原巷道采用29U--3300型直腿拱形棚和喷浆支护,其规格为下宽×中高=3.3m×2.8m。

棚距为800mm。

现支护完好。

四、支护材料及规格:1)抬棚:先将抬棚处位置打锚网将巷道固定好,其间排距0.8×0.8。

2)抬棚:抬棚支架采用直腿拱形棚,其规格为下宽×中高=3.4m×2.8m,共4架,穿花梁采用6棵长4.8m的11#工字钢。

3)掘进巷道支护:29U--3200型直腿拱形棚,其规格为下宽×中高=3.2m×2.6m,棚距为:800m五、安全技术措施一)架设抬棚1.待862运输石门口往862集中运输巷19.55m位置架设抬棚时,抬棚支架使用直腿拱形棚顶部平行于巷道顶部的位置架设,(如巷道高度不够必须进行挑顶,巷道过高必须将抬棚用小板背紧背实)穿花梁采用6棵4.8m的11#工字钢,抬棚支架棚梁上使用6棵穿花梁分3组均匀布置。

2.架设抬棚支架时,按抬棚跨度和行人上山开口中心进行架设,及行人上山开口中心前后2.2m处各架一架抬棚支架。

3.待2架抬棚支架架好后,将6棵穿花梁沿着行人上山方向从抬棚位置任何一端逐棵将其上到抬棚支架上,上穿花梁时,必须6人配合,3人抬穿花梁,2人扶着沿巷道方向穿到抬棚支架上,待6棵穿花梁全部上到抬棚支架上后,6人配合,6人站于2架抬棚支架之内,逐棵将穿花梁顺沿抬棚支架滑移到穿花梁安设位置后,中间4人手扶着穿花梁稳固于其安设位置,靠近抬棚支架的2人采用3分及以上的钢丝绳将穿花梁栓捆于抬棚支架后,所捆绑的钢丝绳必须采用相对应的绳卡进行卡紧,钢丝绳的每个接头不得少于2个绳卡,绳卡之间的距离为100mm。

按同样的方法进行第2、第3、第4、第5、第6棵的顺序安设。

4.上穿花梁时,其穿花梁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为0.8m,穿花梁与原棚梁之间空隙的地方采用木楔加紧。

5.抬棚支架架好后,再紧挨抬棚支架两侧各架一架同规格的抬棚支架。

6.架设抬棚时,施工处严禁行人通过,待架设完好无安全隐患后,行人方可通过。

二)开口掘进:1.支护规格及支架间距:采用直腿拱形棚,下宽×中高=3.2m×2.6m,棚距0.8m。

2.开口位置及方位由生产技术科现场给定。

3.开口前,必须将各种工具和物料备齐、备足,整齐码放在不影响行人、运输及通风的地点待用。

材料不足不齐严禁开工。

4.开口前,必须对施工点附近5.0m范围内的电器设备及电缆、水管使用特殊加工的槽钢、破木、旧皮带等物料进行保护,严禁损坏。

5.开口前2个循环采用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落煤掘进(每眼装药量≤2卷,每次起爆炮眼≤8个,眼深1000mm。

)6.每次响炮前后必须对迎头往后5m范围的支架进行检查加固,失稳的直腿拱形棚支架必须及时打设托板或中柱加固,有空帮漏顶现象必须及时插背,撕网处必须重新联网或补网。

7.每次放炮前,带班队长必须亲自安排专人站岗截人(站岗截人位置图附后),每个站岗截人点指派2人,将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到警戒区外,一人留下站岗,另一人原路返回向带班队长汇报截人情况,带班队长只有得到传信人员汇报警戒区内无人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

带班队长必须在炮工放炮处站岗截人。

放炮地点设在主井100以外的躲避硐室内,且放炮时,所有人员必须警戒区外。

8.没有得到现场带班队长的撤岗命令,站岗人员严禁擅自撤岗、脱岗。

炮工必须最后离开迎头。

9.炮后必须及时进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工作。

找掉时,找掉人员必须使用1.5m以上的长柄工具站在有支护完整的安全地点,按由外往里和先顶后帮的顺序进行找掉,找掉点正下方严禁有人,且必须设专人观山。

10.掘进3m后,必须使用好前探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11.掘进3m后,请生产技术科及时给上中腰线,掘进队必须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12.必须按要求使用同一种规格的梁腿架设支架,卡缆必须配套。

13.梁腿搭接长度为400mm,棚子严禁出现迈步不均、前倾后仰、左右歪扭等现象。

14.架棚时,梁腿搭接必须合缝,卡缆螺丝必须用带加力杆的套筒拧紧,严禁松动,然后将帮顶插背好,严禁空帮空顶。

15.开口点,必须紧挨抬棚支架架一架锁口棚,并用钢丝绳将开口处支架与抬棚支架栓固在一起。

对于顶部必须采用1.2 m 长的2寸废旧铁管或小板等进行封帮接顶。

16.该巷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各种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杜绝失爆。

三)、爆破管理1.打眼操作的安全措施打眼前,必须先检查迎头及往外10m范围内的煤(岩)壁和支护情况,若发现棚梁支护失效,必须由外往里逐棵进行进行补打。

打眼前,先检查迎头支架与煤壁的间隙,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若间隙超过0.1m时,必须立即进行支护,打眼必须在完好的永久支护或前探支护的掩护下进行,否则不准打眼。

打眼前,必须认真再次检查迎头煤(岩)壁内是否有拒爆和残爆,若有必须先处理,在处理拒(残)爆时严格按如下规定执行: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可重新连线起爆;除此以外在距拒爆炮眼300m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严禁用风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或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或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在处理拒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带班队长的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若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亲自向下一班爆破工交待清楚。

打眼工必须熟悉掌握该工作面规定的炮眼布置和放炮说明书,并严格按炮眼布置图和中(腰)线结合迎头实际情况标定眼位打好眼,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准用手直接扶、托钻杆或用手掏眼口的煤、岩粉。

打眼必须在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0.8%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严禁进行打眼工作。

打眼时,钻杆钻进要成直线匀速钻进,以保证钻杆钻进方向和打眼质量,钻杆下方不得站人,以免钻杆折断伤人。

在打眼过程中,打眼工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进行打眼并随时注意迎头煤(岩)壁情况,若发现有片帮、漏顶及顶、夹、卡钻现象和瓦斯异常时,必须停止打眼、切断电源、撤除人员、汇报区、矿调度,待采取措施处理好后方准继续打眼。

若迎头有淋水,必须用油布遮盖好电钻,避免电钻因淋水漏电伤人。

在工作面移动电钻时,要一手提电钻手把,一手提电缆,严禁用电缆拖拉电钻或手拿电钻硬拉电缆。

打完眼后,切断电源,应从电钻上拨下钻杆,并将电缆、钻杆和电钻撤至距迎头20m以外无淋水和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并将电缆盘放好。

整个打眼过程应设专人观山。

煤电钻综保必须灵敏可靠,且每班试跳一次,并填写好试跳记录。

煤电钻必须完好,杜绝失爆。

2. 装药、联线、放炮操作的安全措施1)放炮工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专职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

2)爆破母线不准出现明接头,放炮完毕应及时将爆破母线从发爆器上取下并扭结成短路。

3)爆破母线与电缆、信号线、电线应分别吊挂在巷道两侧,若挂在同一侧时,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下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4)炸药、雷管要分装分运,电雷管要装在坚硬的非金属容器内,并上锁;爆破材料运到施工地点后,放炮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炸药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药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器设备的地点,药箱必须放在放炮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5)电雷管必须由放炮工亲自运送,炸药应在放炮工监护下由熟悉炸药性能的其他人员运送。

6)爆炸材料必须装在耐压和抗撞冲、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电雷管和炸药严禁装在同一容器内,严禁将爆炸材料装在衣袋内。

领到爆炸材料后,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

7)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同时必须将其脚线末端扭结成短路。

8)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器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在迎头装配引药或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

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电雷管必须由药卷顶部正中装入,用木质或竹质小棍扎眼,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

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装配起爆药卷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数量为限。

9)必须采用正向装药爆破,严禁反向装药爆破。

炸药采用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雷管使用1--4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

10)放炮前、爆破母线与连接线、电雷管脚线与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与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结并悬空且用绝缘胶布包好,不得同皮带管架、风水管、金属网、刮板输送机、铁棚等导电体相接触。

11)爆破前,瓦斯检查工必须严格检查迎头往后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只有爆破地点附近20米范围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准放炮。

且爆破前迎头往后20米必须洒水灭尘。

班组长必须检查迎头往后10m内的支护情况,爆破前必须加固好失稳支架。

相关主题